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料】我们国内统计体育人口是用这几种方式,或也叫由这几个部分构成

【资料】我们国内统计体育人口是用这几种方式,或也叫由这几个部分构成

我们国内统计体育人口是用这几种方式,或也叫由这几个部分构成。

1、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生,2、是对城市和农村进行抽样调查。

以每周是否参加2—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决定标准。

那么就存在下面几个很令人不解的问题:大中小学生每周有二到三节体育课,这无可争议能算是体育人口。

但城市和农村就不一样,城市参加运动健身的绝大部分是退休人员,或因为身体不好才去锻炼,身体好的不去锻炼。

农村问题就更大,农民们有目的性的生产劳作一天下来,体力消耗较大,他们根本不再需要另外的体育运动,而他们就不是体育人口。

现在各国都把体育人口百分比来衡量本国是否为体育强国的指标之一。

在我国,虽然当前统计到体育人口为33.93%,但这是些什么人的数据啊,一大半是学生,另一大部分是老年人,还有一部分是病人。

真正具有实际意义上的体育人口微乎其微!难道就是用这些人来评价该国的体育开展情况或体育强国吗?还有人们对体育的认识远远不够,是不是我真的应该说一句中国无体育人口啊我国应该结合时代发展制定出弹性并且以人为本的体育人口标准。

有些成年人无法达到一周3次的标准,而往往集中锻炼2-3个小时,而且强度较大,这种效果可能比3次中强度的锻炼还要好一些。

还须运动人体科学专家制定出标准来。

体育人口的概念: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的、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

当然体育人口:由于学校体育、武装力量体育和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参与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稳定性,这些体育人口的群体与相应的总群体区别不大,可视为当然体育人口。

体育人口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各种研究中,都有意无意的使用了这个概念。

如在各位毕业论文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就是隐性的对人群进行了区分。

更有两个人群需要注意和研究: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的不直接参加体育活动,但十分热衷高水平竞技体育比赛表演的观赏者和体育传媒的视听者。

这一人群与体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数量相当大,他们是体育市场的主要消费者群体之一,也是体育社会实践的重要支配群体之一,他们与体育的亲和程度很高,具有从非实质性体育人口向实质性体育人口转化的基本条件,做好他们向实质性体育人口的转化工作,是社会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研究体育人口时不能忽略和排斥他们的存在。

下棋、打牌、钓鱼等类活动中,被采用的体育手段不多,身体活动性不明显,增强体质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因此在本研究中暂不将仅以这类活动作为体育参与的人列为实质性体育人口。

国际上判定体育人口的标准差异较大,中国的标准:* 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

日本称为"运动习惯者"根据"健康日本21"第2-8页所载每周 2次,一次30分钟以上,持续1年以上的人,称为"运动习惯者"。

生活方式是一种可评比性文化,它可以分为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不文明的生活方式。

而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人类将更加注重健康和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因此,能够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文明的生活方式。

体育锻炼:有助于满足人类健康需要的文明生活方式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健康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

”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作用恰恰就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第一、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对于这一点,只要是上过学的人都已经在体育课上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和有了全面的了解。

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也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二、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三,即:1、人格完整,表现为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有自知之明。

2、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保持适度的焦虑。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对于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作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曾在其《体育颂》中这样写道:“啊!体育,你就是乐趣。

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

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第三,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就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民的幸福做贡献。

对此,日本的体育社会学家久松荣一郎认为,“体育运动所得良好的结果是勇气、忠实、正直、公平、忍耐和协力等。

”第四,体育锻炼有助于使人社会适应良好。

所谓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个体的社会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而参加体育锻炼必须要学会和人打交道,在体育锻炼中,不分职业、社会地位等的区别,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贫民与伟人也会有共同语言,也可能会成为朋友。

中国的“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之间的对立关系,体育锻炼更会使陌生人成为朋友。

*生活方式疾病:呼唤构建文明体育的确体育锻炼生活方式人的健康与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

不良的、失去平衡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我创造的危险性”。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告诫人们,大约在2015年,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有:1、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疾病。

例如,在美国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3项就占死亡总数的70%,其致病因素主要来自饮食过量、脂肪消耗过多,以及缺少运动、吸烟、饮酒和紧张。

德国环保局做了具体计算,德国人每天只需160克肉的消费量,而目前每天却为250克。

奶和蛋的消费量也是如此。

在我国,死亡病因同发达国家正趋于一致。

国家统计部门对35个大中城市的抽样调查表明,城市居民荤菜与蔬菜的消费量比例为21,精粮与粗粮之比为10.07。

这种饮食结构带来的恶果是,由于摄入的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过剩导致血脂代谢异常,使心脑血管病成为城市人死亡的最大疾病。

同时,由于摄入的热量和胆固醇过多,食物中的某些成分不足,如食物纤维、维生素A等,又成为患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有人把这些原因引起的癌病称之为“生活方式癌”。

2、现代“时尚病”。

这主要是由一些现代电子设备、追求时髦消费和娱乐方式不当引起的疾病。

比如,彩电、游戏机屏幕放射出的阿尔法和伽马射线会杀死人体白细胞,致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使眼睛患上弱视、斜视、散光等疾病;豪华的室内装修又会带来化学物质污染等。

3、精神疾病。

据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精神健康问题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占8.1%。

精神疾病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呈增加趋势,其中尤以青少年为盛。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愈演愈烈的竞争环境,导致人们的心理失调,出现诸如焦虑、抑郁、狂躁、自卑和妄想狂等症。

出现和诱发多种身心疾病。

如:偏头痛、便秘、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妇女月经失调、男性阳痿、糖尿病、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过敏、精神分裂、狂躁、忧郁等。

4、重复性工作压力并发症。

这将是21世纪的一种时髦病。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机械式重复性工作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如今占所有职业伤害的65%;按最新的数据显示,重复性工作压力并发症的受害人一年高达33万人以上。

手腕部重复工作压力并发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重复性工作压力职业伤害。

整日与电脑为伍的工作人员就是最常见的受害者。

一般说来,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如在工厂做包装工作或是在生产线上做某种一再重复之装配工作的工人,最易受到重复性工作压力的伤害。

但是从80年代以来,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阶层,受这种伤害的却增加了7倍。

据研究结果显示,这是由于电脑普及的缘故。

坐在键盘前工作,看似轻松,实则肌肉所受到的压力超乎一般所理解的程度。

此种姿势有碍于血液的流通,如果姿势不正,则肩颈的工作就更为辛苦,日积月累会造成肩颈肌肉因长期紧张而出毛病。

5、吸毒。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4000万人成为吸毒瘾君子,平均每120人中就有一名吸毒者。

受毒最深的是发达国家,美国嗜毒者每年花费在毒品上的金钱达100亿美元,仅1985年就因吸毒过量死亡1876人。

据美国滥用毒品问题研究所调查,在全国2.4亿人口中,试用过毒品和滥用药物的有1亿人。

从1976年到1980年,原西德的吸毒人数增加4倍。

除此之外,在英、法、意、澳大利亚等国家吸毒问题也很严重。

吸毒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尊严构成极大威胁,仍将成为21世纪的一大公害。

6、运动不足。

在低机械化时代,人们的体力支出与脑力支出之比为91,到中等机械化时代,就转变为64,在全盘自动化时代就倒置为19。

可以说,在人与自然疏远的过程中,人们得到了许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但也丧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其损失最大的是人体的运动。

7、机能退化。

人吃的是经过多道工序精加工的食品,于是人们的牙齿越来越不坚固;喝的是经过化学加工的水,于是人们肠胃功能严重下降;空调使人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大自然的本来温度,人的适应能力越来越下降。

英国伦敦大学遗传学教授斯蒂夫·琼斯认为,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已经停止发展,人类已经用不着在体貌上再进化。

除上述危险以外,性病、艾滋病、流行性病毒、工业性污染致病、生活危险等都将构成对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对此,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健康系的布莱斯诺博士提出了以下健康生活方式:(1)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2)有规律的早餐;(3)不吸烟;(4)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5)少吃多餐;(6)控制体重(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0%,不高于标准体重的20%);(7)有规律的体育锻炼;(8)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身体。

我国的专家教授,如洪昭光、齐国力等也都提出了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

社区名称:______ 您的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_ 职业:_______不喜欢不好说喜欢 1. 您喜欢体育运动吗?从不参加不经常经常 2. 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吗?否是 3. 您是否接受过专业的体育训练?减肥工作需要增加交往层面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消磨时间强身健体 4. 您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什么?跑步或散步其他______瑜伽普拉提类健身气功类太极类舞蹈类健身操跑步或散步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登山游泳 5. 您经常从事什么体育项目?有空闲时间的时候傍晚下午上午清晨 6. 您的运动时间请具体说明运动时间段____________您每天锻炼的总时间约为_______小时其他_________收费体育场专业的健身俱乐部附近学校操场或单位操场社区内的免费健身场地公园广场街头巷尾家中7. 您大多在哪进行体育运动?8. 您的家庭住址距离运动场所的时间约为_________其他_________缺乏指导者工资收入个人心情因素缺乏空闲时间身体状况场地设施天气9. 制约您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什么?10. 您觉得在体育锻炼中投入多少资金比较合适?____________其他____________购买各种体育赛事门票体育报刊杂志运动损伤的医疗各种俱乐部的会费等运动服装健身器材您的资金主要用于不好一般很好11. 您觉得户外运动场地的卫生情况怎么样?这是否会影响到您参与体育运动的心情?_________否是12. 您是否曾因锻炼不当造成伤害?否是13. 你所在的社区健身设施是否完好?效果不明显没有有14. 您认为社区内的免费健身设施对您的身体有帮助吗?普通锻炼者指导者组织者15. 您在本社区体育锻炼者之中的地位是什么?16. 您对社区体首先想谈谈举国体制对乒乓球发展运动有利的一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