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口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

人口统计图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1)读图名如各大洲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等,通过读图名明确统计图反映的内容和统计图的类型,回忆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征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基础知识。

(2)读坐标(或图例)坐标或者图例反映出统计数据的性质、种类和数值的大小(单位)。

通常横坐标表示时间序列或空间地域,纵坐标表示地理事物的量。

读图名与坐标(或图例)是判读统计图的基础。

(3)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如调研题中的户籍人口迁出率与迁入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4)分析数据读数据一要读全(数值和单位),二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够准确地从数据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特征。

(5)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

人口金字塔图(1)含义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

(2)人口金字塔图常见的三种类型①年轻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

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因此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该类型又叫增长型,如上面左图②成年型——除极老的年龄组外,各年龄组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急剧收缩。

这种类型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自然增长率在零左右。

因而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该类型又叫稳定型,如上面中图所示。

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老年型。

③老年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从发展态势来看,该类型又叫衰退型或者缩减型,如上面右图所示。

这三种人口金字塔图的基本形态都是稳定型,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人口生育和死亡水平的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和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图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形、葫芦形、圣诞树形等。

通过人口金字塔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技巧①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分别所占的比重。

②要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某一年龄段不同时期所占比重的变化。

假设该地区是封闭的,不存在人口外流也不考虑外来人口迁入的影响,某一年龄段的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到上一年龄段内,男女所占的比重会随着人口的死亡而逐渐减少。

③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某一时间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的含义。

如年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这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较高的结果,该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属于传统型。

这种类型的人口中育龄人群比重高,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就会不断扩张,将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再如老年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这种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属于现代型,其问题是育龄人群比重低。

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其未来的人口将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这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会带来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问题。

④在分析时要结合某地实际,充分考虑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

如发生大规模战争,会导致该时期青壮年男性人口比重减少;某地区轻工业迅速发展会吸引大量的年轻女性到此务工,导致该时期女性青壮年比重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

另外,某些环境因素也会导致男女出生率或死亡率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同一年龄组男女所占比重。

(2009年天津)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6~7题。

20 40 60 80 0 2 4 62 4 6 年龄男 女(%) a20 40 60 80 年龄男 女(%) b2040 60 80 0 2 4 62 4 6 年龄男 女(%) c2040 60 80 0 2 4 64 6 年龄男 女(%) d6.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 abcB. acdC. abdD. bcd 7. 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a B. b C. c D.d. 答案:6.C 7.B(2009年江苏)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6、图7回答12~13题。

答案:B D二维坐标统计图1.柱状图和水平条形图(2011·杭州模拟)读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图,回答(1)~(2)题。

(1)有关2000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逐渐上升B.逐渐下降C.“十一五”以来首次出现下降D.2009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19.45,比2008年下降1.11个百分点(2)有关人口性别比的说法正确的是()A.性别比越大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B.性别比越小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C.中国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D.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问题(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答案:A D(10年江苏卷地理第15-16题)图9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

读图回答l5~l6题。

15.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80年代C.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16.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商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2.圆形图(包括扇形图、饼状图等)(03全国卷一)41.(45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

(2)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读图6并分析:①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A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 从城市流向乡村C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D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②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后果。

3.折线图、曲线图(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4-5题)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4~5题。

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A.2019年,2066年B.2066年,2019年C.2001年,2019年D.2001年,2066年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D.年龄构成答案:A B(2009年四川卷)图2是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6.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2地与3地之间人口调密B.3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3地与5地之间森林广布D.5地以东夏高温少雨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

7.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4.散点图(2011年高考重庆卷)图2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读图2回答3-5题。

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A.收入水平高B.远离东部C.人口数量少D.经济落后4.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A.棉花B.甜菜C.橡胶D.青稞5.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C.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答案】D D C(2009年全国1卷)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1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A .西宁B .延安C .上海D .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A 三角坐标统计图(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上图的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直线。

(3)读出上述直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图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0~14岁约为27%、15~64岁约为55%、65岁及以上约为18%。

死亡率%图1出生率%(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15~16题。

表2图8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1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B B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D.鼓励人员出国答案:C、A变式坐标统计图在二维和三维坐标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变换可形成不同的变式坐标统计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