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直接加氢液化解读
液固分离出来的残渣占原料煤的30%左右,处理方法有干馏、锅 炉燃烧以及气化等,其中气化制氢是最方便的利用方法。
2200220/03//33/3
16
7.5煤直接液化新技术的开发
为了进一步提高煤液化工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的竞争能力,国内 外进行了新技术开发,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⑴ 超临界溶剂抽提(Supercritical Solvent Extraction Process,SCE)
1.煤直接液化的意义
直接液化:将煤在较高温度(400℃以上)、和压力(10Mpa 以上),下与氢反应使其降解和加氢,从而转化为液体油 类的工艺,故又称加氢液化。
2200220/03//33/3
3
2.煤直接液化的发展状况
1913年,德国柏吉斯(Bergins)首先研究了煤的高压 加氢,从而为煤加氢液化技术奠定了基础。
煤的转化率低,产品主要是沥青,各种油的产率随氢耗量增加而增加, 同时气体的产率也有所增加。
要降低气态烃的产率,措施有:①缩短糊相加氢的反应时间,例 如SRC-I工艺中,若停留时间从40min缩短到4min,气体产率由8.2%降 为1.3%,氢耗量从2.9%降为1.6%;②适当降低煤的转化率,例如转 化率达80%后,再提高不仅费时而且耗氢多;③选用高活性催化剂; ④采用后文介绍的分段加氢法。
10
1.德国煤直接液化工艺
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的煤直接液化工厂
⑵工艺流程过程分两段: 第一段为糊相加氢: 将煤转化为粗汽油和中油; 第二段为气相加氢: 将上述产物加工成商品油。
2200220/03//33/3
11
(3)此工艺的特点:
①液固分离采用闪蒸塔,生产能力大,效率高; ②循环油不含固体,还基本上排除了沥青烯; ③煤糊相加氢和油的加氢精制,使油收率增加,质量提高
2200220/03//33/3
15
⑵ 液固分离
•
液化反应后总有固体残渣(包括原煤灰分,未转化的煤和外加催 化剂),因此需要液固分离,早期的工艺采用过滤法,现在广泛采用 真空闪蒸方法,前述四种液化工艺都采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简化, 处理量剧增,蒸馏油用作循环油,煤浆粘度降低。缺点是收率有所降 低。
⑴煤的热解 当温度升至300℃以上时,煤受热分解,即煤的大分子结
构中较弱的桥键开始断裂,打碎了煤的分子结构,从而产生大 量的以结构单元为基体的自由基碎片,自由基的相对分子质量 在数百范围。
⑵对自由基“碎片”的供氢 煤热解自由基“碎片”的加氢:
2200220/03//33/3
5
4.加氢液化的产物
2200220/03//33/3
1927年在德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煤直接液化工厂,以 后又建11套装置,在1944年总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吨/年, 为德国提供了发动战争用油。
50年代中东廉价石油的大量开发,使煤液化失去竞争 力。
1973年石油价格暴涨之后,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开发又 活跃起来。
2200220/03//33/3
4
3.煤加氢液化中的主反应
2200220/03//33/3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主要工艺条件和产品收率
①催化剂 糊相加氢:
拜尔赤泥(炼铝工业的废弃物含Fe2O3)、硫酸亚铁和硫化钠。 气相加氢:
白土为载体的硫化钨。 ②温度和压力 热交换器:
煤糊预热至300~350℃; 预热器:
比预定反应温度低20~60 ℃;
2200220/03//33/3
对煤进行溶剂抽提时,溶剂密度越高对煤的溶解度越大,但因粘 度高,液固分离困难,当溶剂处于气态时,粘度小密度也小,对溶解 不利,当处于超临界状态下,溶剂兼有液体的高密度和气体的低粘度 的特点。抽提温度一般在410℃左右,不超过440℃,压力一般10MPa, 不超过20MPa。
腐泥煤与褐煤是比较合适的原料煤,油产率为30%~50%。
13
2.德国直接液化新工艺(NewIG)
•
德国鲁尔煤矿公司和威巴石油公司合作,把战前的IG
老工艺发展为IG新工艺,在1981年在德国Bottrop建立了
200吨/日工业试验装置,试验于1987年结束,共用煤16万
吨
2200220/03//33/3
14
7.4 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因素
•
⑴ 氢耗量 • 氢耗量的大小与煤的转化率和产品分布密切相关。氢耗量低时,
6
5、工艺特点
(1)液化油收率高 (2)煤消耗量小 (3)馏份油以汽、柴油为主,目标产品的选择性相对较高; (4)油煤浆进料,设备体积小,投资低,运行费用低;
2200220/03//33/3
7
6.煤加氢液化的反应历程
2200220/03//33/3
8
§ 7.2 煤加氢液化机理
1.煤与石油的比较 ①石油的H/C比高于煤, ②石油的主体是低分子化合物,而煤的主体是高分子聚合物; ③煤中有较多的矿物质。
看来煤油共炼技术将是未来首选的煤直接液化技术。中国有丰 富的煤炭资源,特别在某些地区,交通困难,而煤资源丰富,发展 煤液化并非遥远的事,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为煤液化的工业化作 好必要的准备。
煤炭直接加氢液化
2200220/03//33/3
1
§ 7、煤的直接液化
§7.1 煤直接液化的意义和发展概况 §7.2 煤加氢液化机理 §7.3 几种煤加氢液化工艺介绍
§7.4 煤加氢液化的影响因素 §7.5煤直接液化新技术的开发 §7.6直接液化的发展前景
2200220/03//33/3
2
§ 7.1 煤直接液化的意义和发展概况
2200220/03//33/3
17
7.6煤直接液化的发展前景
煤直接液化的发展前景涉及到众多问题,如本身的工艺技术水 平和经济成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的供应形势和价格。
国外曾对日产十万桶粗馏分油的两段催化液化(CTSL),煤油 共炼(HRI·Cop)和石油渣油深加工的H-Oil法三种工艺建厂进行评 价,三种工艺的粗馏分油折算成原油价格,分别相当于32.9美元/桶, 28.24美元/桶和26.27美元/桶。所以当油价上升到高于30美元/桶时, HRI煤油共炼工艺将有经济上建厂条件。
因此要把煤转化为油,需加氢,裂解和脱灰
2200220/03//33/3
9
§ 7.3 几种煤加氢液化工艺介绍
德国煤直接液化工艺 美国开发了溶剂精制煤法(SRC),供氢溶剂法(EDS)、氢煤 法(H-Coal)和催化两段液化工艺(CTSL)。 日本NEDOL工艺 中国神华美直接液化工艺
2200220/0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