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调查报告齐白石纪念馆一. 调查地点:湘潭市雨湖区大湖路2号白石公园齐白石纪念馆二.人物及遗迹简史:齐白石简介: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
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
湖南湘潭人。
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衰年变法,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其书工篆隶,取法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亦能诗文。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文化部于1953年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又荣获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墓位于海淀区海淀乡魏公村西南。
碑文李苦禅所书。
齐白石纪念馆简介:齐白石纪念馆是一座为纪念杰出的人民艺术家、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为主题的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大湖路2号白石公园内。
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始建于1983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在湘潭修建齐白石纪念馆,于1993年竣工,并于5月20日对外开放。
2004年重建。
该馆为两层楼仿木砖瓦庭院式建筑群,具典型的湖湘名居风格,馆址用地1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2000平方米。
馆内收藏齐白石国画作品和早期雕花作品数十件并收藏了近、当代名家书画作品数百件。
纪念馆周围风景秀丽,是湘潭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四.调查内容:1.馆内陈设:纪念馆大门额上沙孟海先生所题黑石镏金大字“齐白石纪念馆”熠熠生辉。
馆内陈列有白石老人大量极其珍贵的绘画、木雕、印章、诗文手札等原作及大量的当代名家作品;有白石老人使用过的绘画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有复制的白石老人居住过的星塘老屋及北京的跨车胡同故宅;还放映着白石老人当年接受国际和平奖的情景以及真实生活片段的录像。
通过这些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图版全方位地展示了白石老人漫长而丰富的艺术人生。
纪念馆左侧是白石公园,园中设齐白石系列雕像,其主像由白石琢成,白袍白髯,再映于白云之间,飘逸欲仙。
公园按艺术景观轴、环境景观轴、艺术人生轴三条轴线布局,以画之坊、篆之所、书之台、诗之亭突显齐白石先生画印书诗四绝之成就,以雕塑、园林交互渗透巧妙地构筑出先生人生历程的各个精彩断面,使山水之中有白石,白石之神归山水。
2.建筑结构:齐白石纪念馆建筑面积4130平方米,二层,回楼式江南民族风格。
陈列展览面积2600平方米,陈列内容分“齐白石艺术人生”、“馆藏齐白石木雕作品”、“馆藏齐白石书画作品展”、“馆藏齐白石彖刻作品展”、“齐白石后人、弟子、纪念馆专业画家作品展”等五个部分。
另设对外展览厅、学术报告厅、音像厅、创作室、文物库房。
馆内收藏齐白石文物千余件。
新齐白石纪念馆已成为齐白石艺术研究、展览中心和美术书法培训、创作、交流中心。
3.采访游客:问题一:请问您觉得在湘潭市建齐白石纪念馆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一位年纪较大的湘潭本地老爷爷)回答:文化艺术场馆具有艺术教育功能,具有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思想功能。
白石先生是湘潭人,他一生的成就可以作为湘潭人学习的榜样,湘潭人以他为骄傲。
修建纪念馆说明了政府对艺术教育方面的看重,它能够对一个地方文化教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值得发扬的一件好事啊。
问题二:请问你对在齐白石纪念馆这里同时有白石公园有什么看法?(湘潭大学一名大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齐白石纪念馆的主体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他是艺术建设的核心,但是单纯的纪念馆会让游客觉得有些无聊和简陋,有白石公园作为陪衬能够增加纪念馆的吸引力。
同时,公园作为一个娱乐休闲玩耍的场所,它的游客到这里玩耍和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感受到艺术的气息。
所以,我认为白石公园可以做到一举两得,这是设计得非常合理的。
问题三:您认为齐白石纪念馆免费开放的意义?(一位中年教师)回答:纪念馆免费开放,不仅仅在于降低了经济门槛,更重要的在于它是政府提供给市民的一种文化福利,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共享白石老人家的艺术成果。
但是,免费开放也有他的弊端,比如说设施维护,以及免费开放造成的馆内人口太多的问题。
所以,纪念馆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馆的管理和维护,同时游客应该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做文明的游客,毕竟和谐的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建设。
五.考察意义:老师特地让我们去考察中国近代史遗迹,并不只是让我们去了解某个遗迹的过去和现状,单纯学习那个遗迹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我认为,这次考察意义深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一件事情,这是在激发学生对近代史学习的热情和增加对近代史的关注。
第二,考察是一项社会实践,可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查缺补漏,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学习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开拓了视野,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后备军。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为成为专业型技术人才而不懈奋斗。
但是,我们别忘了一切都会归于生活,最终我们也要走入社会。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以其独特的身份接触社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认识社会,是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格,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能力、增长才干。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大学生活不应仅是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也应该是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准备和铺垫。
从大学生的思想特质来看,社会实践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正是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了解了真实的社会,并在实践中思考着现在与未来。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知行统一,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学习理论的目的贵在学以致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否则就很难使学生真正在“知”的基础上达到“信”,更难以保证“行”的问题。
知识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社会实践可以把理论运用于实际。
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发现社会需要,才能在未来把所学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有效运用到社会建设的事业中,利用知识服务社会,才能逐渐把社会的价值尺度内化为个人的价值尺度。
所以,我们的大学不仅是理论的积累,更要通过实践来不断的优化自我。
六.调查小结:本次调查活动使我加深了对齐白石老人家的了解,加深了我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激发了我对中国近代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忱。
对我们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近代史无疑是一门单纯作为摆设的课程,很多人觉得学了近代史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索性在课堂上懈怠。
这次考察,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齐白石老人身上的艺术气息,他的很多作品不是简单的作品,而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的,那种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很多有思想的人,我想这次接触让我感受到了历史带来的红利。
学习近代史,我们可以挖掘出许多潜藏的有意义的东西,以史为鉴我们可以规避很多错误,也可以学到很多哲理。
作为一名中国人,了解历史是一份责任,同时历史也是学习的一个平台。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喜欢上这门课程并好好探索其中的奥秘。
其次,这次考察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是我成长路上宝贵的经历,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反思。
考察这件事,对我们来说都还是陌生的,但是不懂的东西得自己去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网上查资料等方式了解了关于考察的事情,并且为考察写了一份计划书。
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一起去的同学有因为一点小小的决策而产生过分歧,但是经过大家后来的冷静思考和协调,想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较好的解决办法。
在路上,大家也相互照顾彼此,谁也不会落下谁。
正是这次活动,让我们学会了怎么去想出一个最佳出行方案,怎么把问题想得周全,怎么应对突发问题,怎么去和团队合作,而且,这种一起做事情的经历,使我们的友谊更加的深了。
要想把一次考察做得很完美,我们必须关注到考察对象的每一个细节,了解他的历史,现状及今后的发展。
所以,这次考察也是对我们细心的搜集资料的考验,分工明确的我们仔细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了齐白石纪念馆。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一些对我们冷眼相看甚至鄙视的人,有时候感觉很委屈都想放弃了,但是想到这些也是人之常情,我们还是忍着坚持采访下去了。
人生有太多的困难,这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只有习惯了面对困难,我们才会走得更远。
篇二:马甸公园考察报告马甸公园考察报告考察地点:海淀区马甸公园考察目的:通过对马甸公园的设计原则的了解,设计内容的考察,进而深刻分析马甸公园的空间构成形式,绿化形式。
将本次考察与课堂所学相结合,对本次考察结果进行分析。
考察分析:1.马甸公园大体介绍:马甸公园位于北京北三环马甸桥西北角,东临八达岭高速公路,西至冠城园小区,南接北三环中路,北望北土城西路。
规划用地南北长700m,东西宽80~160m,总用地面积为8.6公顷。
马甸公园是一个以运动为主题的休闲公园,由中心动感广场、亲水广场、欢乐谷、趣味活动区、场地活动区、器械活动区等多处活动场所组成,力求以人为本、以绿色为主,景观与活动空间结合,保留一处人与自然交融的场所,为周边居民提供运动、消闲、健身的绿色空间。
努力探索将景观性与功能性相融合,将“运动”融入“自然”,为群众创造“绿色、健康”的现代休闲空间。
马甸公园平面图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马甸公园周围居民众多、交通发达,所以决定了马甸公园的主旨是以人为本,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户外休憩娱乐的公共空间,并且也兼顾“绿色园地”的功能,景观与运动相结合,创造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环境优美的活动空间。
2.马甸公园设计原则:马甸公园的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以绿为主”,围绕“自然与运动和谐共处”的主题,结合广场、水体、园路、地形等景观要素,合理设置各种运动项目和消遣健身活动设施,为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的人群提供相应的活动空间。
不同活动空间与绿地自然相结合,相互渗透,在提供健身场地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景观环境,真正将“运动”融入“自然”之中。
3.马甸公园设计内容:按照不同的运动休闲内容,马甸公园共分为8个功能区,即中心动感广场、亲水广场、欢乐谷、趣味活动区、场地活动区、林荫跑道、健康步道、林间休憩区与器械活动区。
3.1.中心动感广场作为连接全园南北绿地的中心广场,其位置决定了景观和功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