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经典

博弈论经典

承包方偷工减料,违反承包合同。
管理层不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布 虚假公告,用股东的钱谋取私利。
公务员就职时,誓言为公众利益服务, 但却违法乱纪、以权谋私。
恋爱中百依百顺、隐恶扬善,结婚后 真相毕露,“从奴隶到将军”。
3、委托—代理问题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委托一代理问题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处于信息劣 势的委托人难以观察、了解代理人的全部和真实 行为,代理人则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凭借信息 优势实施违背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一农户在杀鸡前的晚上喂鸡,不经意地说:快 吃吧,这是你最后一顿.
第二日见鸡已躺倒并留遗书:爷已吃老鼠药, 你们别想吃爷了,爷他妈也不是好惹的。
点评: 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 己最有利的决定。——纳什均衡理论
所以保密、信息安全很重要
教学内容:信息经济学 教学重点:博弈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
创始人: 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 (Von. Neumann), 经济学家摩根斯坦 (Morgenstern)。
年仅22岁发博弈论学术 论文‘被人称为“一个天 才”。
纳什被精神病医生诊断
为“妄想性精神分裂”, 饱受精神病折磨40余年。
博弈论的发展
(1)1994年三位博弈论专家因“博弈论及其在经济 学中的应用研究”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数学家纳 什(Nash),经济学家海萨尼(Harsanyi),泽 尔滕(Selten) (2)1996年,两位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应用于不对 称信息下机制设计”,而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莫里斯(Mirrlees)和维克里(Vickrey)
第七章 信息经济学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7.2、博弈在生活中的应用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信息经济学 information ECONOMICS
一、什么是信息经济学?
研究信息不对称的理论的经济学。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不完全、 不对称的。
1、信息不完全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完全信息 complete information : 市场参与者对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即消费者与厂商在任何时点都能了解市场各种 商品的供求状态。
代理人的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 (1)偷懒:经营者的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 (2)机会主义:经营者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
而不是所有者的付出利益,其努力是负方向的。
解决办法:激励机制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委托人使代理人从自身效用最大化出发,自愿 或不得不选择与委托人目标和标准相一致的行 动的机制。
有能力造反的和没有能力造反的。 而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本身就意味着他们是风险
爱好者,若不然谁会去“提着脑袋干革命”呢?
假如你是忠臣,如何揭开这个千古情结?
交出兵权? 信号显示:王翦
功臣们丧失发动政变的能力,皇帝们可安枕无忧。 经典案例:“杯酒释兵权” 。
可韩信,汉朝初被废为淮阴侯,兵权尽无,最后也 被灭三族。因其还有威望、才干、人际关系和势力 集团这些无形资产
包拯未必懂得信号甄别,但他却诱使罪犯基于自 身利益显示了其私人信息。
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后果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会妨碍市场的 有效运转,影响资源优化配置:
➢ 1、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 2、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 3、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 Agent problem)
3.移动位置方案
其一,移位并减少食物投放量。大猪小猪都会拼 命去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但 还是吃不饱。 其二,移位并增加食物投放量。大猪小猪都会去 踩踏板,小猪会长大,大猪会出栏,效益会增加。 不过需要把握成本增加的度。 其三,移位但不改变食物投放量。大猪小猪都会 争着去踩踏板,竞争就会吃饱。这是最好的方案, 成本不高,收获最大。
智猪博弈
小猪

等待
按 5,1
4,4
大猪 等待 9,-1
0,0
对策探讨? 应 用?
“智猪博弈”的核心指标有两个: 食物数量、按钮与食槽之间的距离。 1.减量方案。食物只有原来的一半分量(5个 单位),这种情况下大猪小猪都不会去按按钮。 这个制度设计是失败的。 2.增量方案。食物是原来的两倍分量(20个 单位),结果大猪小猪都会抢着去按按钮,谁想 吃谁就会去按。对于制度设计者而言,成本提高 了一倍,但没有竞争性,激励作用明显不足。
李世民
屠杀功臣是任何帝王一个走不出的死结。
哈哈哈!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案例讨论
宋思明的用人策略
博弈论的发展
博弈论(game theory) :1944年创立的带有方 法论性质的学科。
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谍报 经济学家摩根斯坦(Morgenstern) 合著《博弈论和经济行为》 标志着现代博弈论作为一种系统理论的创立。
原来如此!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案例讨论
皇帝为什么诛杀 功臣?
举例
皇帝为什么要杀功臣——信息经济学分析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 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不是某个皇帝个人素 质问题,而是理性选择的必然。
宋太宗有一段名言,大意是国家要么有外患,
要么有内忧。外患是有形的,而内忧则无法察觉
纳什(Nash)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美 丽心灵》,该影片获得了2002年奥斯卡金像奖 的四项大奖
博弈: 1944年创立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个人或组织(主体为两个或以上 (老顽童除外))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与既定规则下,(机制设计) 同时或先后,(静态或动态) 一次或多次地选择策略并实施(一次或循环博弈), 从而得到某种结果的过程(payoff function)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2)、信息劣势方:信息搜寻和信息甄别
信息搜寻:指的是人们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渠道去
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信息搜寻要花费一定的搜寻成本, 如时间、精力和交 通费用,有时还要加上其它有关的 费用。
信息甄别:信息劣势方首先以某种方式使得信息优势
方不得不发出表明自身特征、品质、类型等的信号, 以供信息劣势方辨别、解读,从而改变自己在市场交 易中所处信息劣势地位的行为。
产生委托—代理问题的条件有三个: 1、委托人与代理人追求的目标不一致。 2、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代理人的业绩不仅取决于其活动和努力程度, 还取决于一些其他的不可预测、不可抗拒的因素。
委托-代理问题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委托-代理: 代理人以委托人的名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委托人出钱请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行事。
不完全信息 incomplete information
现实经济中,信息常常是不完全的。即由于知 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任何情况。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2、信息不对称 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不同经济主体拥有的信息量 存在差异,不相等或不平衡。至少有一个 当事人的信息不完全。
皇帝为什么诛杀功臣?
任何一个皇帝都想确保江山万代,功臣们造不造 反是皇帝们绞尽脑汁来解决的问题。
皇帝是委托人,大臣是代理人 不知道大臣是否忠臣(不造反)是否勤奋
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大臣们知道自己造不造反,
皇帝却了解大臣是什么类型:是奸臣或忠臣
皇帝为什么诛杀功臣?
在不能辨别忠奸时,皇帝们选择了实际上也只能是 这样一个标准:
(原文是奸邪无状)
“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毛泽东在庐山会议时曾对秘书林克说: 朱德是个右派,但他组织不起人马。 真是一语道破千古玄机!或许我们可以明白为何
朱德能安然过文革,彭德怀却受尽折磨而死。 余英时等人总说毛泽东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其实
他们这些新儒家学到的只不过是皮毛,毛才掌握 了中国文化的精随。
(4)2007年三位经济学家因“机制设计 理论” 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莱昂尼德·赫维奇(Leonid Hurwicz)、埃 里克·马斯金(Roger B. Myerson)和罗 杰·迈尔森(Eric S. Maskin)。
博弈要素
1. 参与人:选择行动以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决策主体 2. Payoff function:博弈中获得的效用水平 3. 策略:是参与人选择的行动 4. 均衡:所有参与人的最优行动的组合 5.信息:参与人有关其他参与人特征和行动的知识 6.机制设计
信息优势方:信号显示 信息劣势方:信息搜寻,信号甄别
7.1、信息经济学概念
(1)信息优势方:信号显示
信息优势方通过某种方式向信息劣势方发出市 场信号,以表明自己的物品或自身属于优良或较好
等级的行为。如何吆喝?
红薯红薯,栗子味儿的红薯, 栗子栗子,红薯味儿和栗子? 广告播得好好的,突然播了集电视剧。广告的目的?
囚徒困境 公共资源 大智若愚
博弈经典案例
智猪博弈
二、智猪博弈:对诸多经济现象的解释
1.பைடு நூலகம்智猪博弈
猪圈中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在猪圈的 一端设有一个按钮,每按一下,位于猪圈另一端 的食槽中就会有10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每按一 下按钮会耗去相当于2单位猪食的成本。 小猪按:大猪吃到9单位,小猪吃到1单位 大猪按:大猪吃6单位,小猪吃4单位。 两猪按,大猪吃7单位,小猪吃3单位
机制设计:
设计一套博弈的规则,令不同类型的 人作出不同的选择,尽管每个人的类型 可能是隐藏的,别人观察不到,但他们 所作出的不同选择却是可以观察到的。
一 搭便车------智猪博弈 二 信号显示与甄别---甲女丁男 三 零和博弈----囚徒困境 二四 公共资源-----谁来修路
谁是红帽 甲女丁男 智猪博弈
交易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但在签约后一方对另一方的某些信息不完全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