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管理规定第一章适用范围一、为规范对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及其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管理规定》(以下称《管理规定》)。
二、《管理规定》适用于对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审核和审核管理的各级机构和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以下称审核员)。
三、《管理规定》明确了对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审核和审核管理的各级机构以及受审单位、审核组和审核员的相互关系。
四、《管理规定》明确了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引用文件《管理规定》引用《办法》有关内容构成其条款。
当《办法》被修订时,《管理规定》将引用《办法》的最新版本。
第三章术语与定义除下列定义外,《管理规定》的专用术语与定义同《办法》及其所引用的术语与定义相一致。
观察项:系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有违《办法》的现象或问题,其性质或其原因难以确定,但如任其发展将会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受审单位应对其予以特别关注,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
第四章审核依据和目的一、审核依据:(一)《办法》;(二)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三)适用的我国船检法律、法规及有效文件。
二、审核目的:(一)确定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情况是否符合《办法》,以及适用的我国船检法律、法规和有效文件所规定的要求:(二)为受审单位提供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信息;(三)确定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有效性、充分性和持续性,为受审单位提供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四)第二方审核作为强制手段,为确定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否被认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以下称《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及该证书是否持续有效,提供作出结论的依据。
第五章审核机构及审核员一、审核机构(一)审核机构的组织形式主管机关统一管理全国的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具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检验处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大连、天津、上海、广州、武汉船舶检验管理处是执行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机构(以下称审核执行机构)。
(二)主管机关的职责:1.全面负责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制定和修改该项工作的有关规定;2.对审核员资格进行认可和业绩评价;3.负责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初次审核报告和换证审核报告的审批;4.签发《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5.受理对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的投诉。
6.终裁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纠纷;7.组织对审核员的培训工作。
(三)审核执行机构的职责:1.受理船检机构的审核申请;2.受主管机关的委托,组成审核组、指定审核组长并安排审核组实施审核的有关事宜;3.复核、报送、分发审核组提交的审核报告;4.对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年度审核合格后,对其《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进行年度签注:5.负责本辖区内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审核员的日常管理工作;6.发送《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7.完成主管机关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审核员:(一)审核员资格:1.熟悉有关船舶检验及其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等文件资料;2.熟悉《办法》、《管理规定》和2000版ISO9000族标准等;3.具有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的学历,具有相关专业工程师或验船师及以上资格;4.从事船舶检验、船舶检验管理或主管机关认可的相关专业经历不少于5年;5.通过主管机关组织的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6.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7.具有ISO、ISM和STCW审核员资格者予以优先考虑。
符合上述条件者,可向审核执行机构递交《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申请和资格审定表》(见附件9格式MSAQR09)。
(二)审核员资格的取得和保持:凡满足第五章二(一)条要求,并参加两次以上的审核见习(包括文件审查、现场审核和报告审核结果),经审核执行机构审查合格,并报主管机关批准后,发给有效期为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证书》。
审核员取得资格后,每年至少参加2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否则应重新参加主管机关组织的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培训。
每次审核后,应对审核组的每位成员的审核工作进行评价,并填写《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评价表》(见附件10格式MSAQR10)。
其中,对审核员的评价由审核组长进行,对审核组长的评价由审核执行机构进行。
审核员每年年底应对当年参加的审核工作进行小结,填入《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年度考核表》(见附件11格式MSAQR11),由审核执行机构对审核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并报主管机关审批,以确定是否继续保持其资格或予以晋升。
有关记录由相关审核执行机构和主管机关保存。
主管机关于每年年初公布去年通过年度考核的审核员名单。
(三)审核员的职责:1.按照《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见附件2格式MSAQR02)分配的审核任务,编制审核内容、进行审核(包括审查受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认真做好审核记录,将其填入《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表》(见附件6格式MSAQR06);2.收集并分析与被审核的质量体系有关的、足以对其下结论的证据;3.对于证据中能够影响到审核结果和可能需要进行更广泛审核的迹象保持警觉;4.根据审核的具体情况开具《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见附件7格式MSAQR07);5.在审核组长的主持下,与整个审核组协调地开展审核工作:6.在审核组内部会议上就审核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7.完成审核组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审核组长(一)审核组长的选择:1.应从合格的审核员中选择,至少参加三次对质量管理体系完整的外部审核,且这些质量管理体系是按照《规则》或主管机关认可的其它标准建立的;2.审核组长应具备一定程度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经验。
(二)审核组长的职责1.负责受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查,将审查结果填入《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查记录表》(见附件3,格式MSASQR03),并通知受审单位;2.负责制定审核计划,并与受审单位取得联系,就审核安排取得一致意见;3.全面负责审核工作,主持首、末次会议和审议组内部会议,负责与受审单位领导层的沟通;4.审批审核员开具的不合格报告,并根据受审单位提交的证明材料验证纠正措施;5.编制《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见附件8,格式MSASQR08),并负责向审核执行机构递交审核报告。
四、审核组的组成审核组至少由2名审核员组成,并确定一名审核组长,以全面负责审核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审核组可包括见习审核员,但需经审核执行机构和审核组长的认可。
为了使每次审核任务所需的技术都得到适当的保证,审核执行机构在为每次具体的审核工作选择审核员和审核组长时,应考虑下列因素:(一)根据受审单位的规模确定审核组的人数;(二)受审单位的特点和可能包含的项目垂直审核所需的专业技能或技术专家;(三)审核组成员专业结构的搭配,以有效发挥审核组成员的技术特长;(四)审核组的成员与受审单位没有任何现实或潜在的利害关系;第六章审核和发证一、审核的种类对受审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分为:初次审核,年度审核、换证审核、项目垂直审核、附加审核。
初次审核包括文件审查和现场审核。
二、初次审核初次审核是指审核组对按照《办法》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船检机构进行的第一次审核。
如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原《质量管理体系合格证书》失效,则重新申请的审核按初次审核对待。
(一)审核申请凡具备下述条件的船检机构的船检机构均可申请初次审核:1.船检机构系按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成立;2.已按照《办法》的规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且运行了不少于三个月,其间应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和一次管理评审。
(二)申报材料申请初次审核的船检机构应填写《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申请表》(见附件1格式MSAQR01),并提交下述文件与材料一式两份:1.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文件清单;2.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报告;3.组织结构概况(包括体系所覆盖的下属机构);4.人员、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情况介绍。
其中3、4、两项的内容也可包括在质量手册中。
(三)申请受理审核执行机构自收到申请后,应对受审单位的申请材料进行核对,并在5个工作日之内确定其是否符合申请条件以及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核实申请单位的资格和提交的材料符合要求后,审核执行机构应以就近为原则,从主管机关公布的审核员名册中拟定审核组成员,报主管机关审批;如受审单位的资格或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审核执行机构应退回申请,并指出不符合的所在,由受审单位改正后重新提交申请。
(四)文件审查如受审单位的申请材料满足要求,经审核执行机构批准后,审核组成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查,并填写《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查记录表》,以评估船检机构提交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适宜性,作为制订审核计划的依据。
经审查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本符合《办法》要求,则审核组应通知被审单位对文件的不合格项进行修改。
根据不合格项的多少,修改后或由审核组在现场审核时验证;或在现场审核前提交审核组确认。
如审查认为受审单位编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符合《办法》要求,应提出修改意见,通知受审单位对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整改后,重新提交审查。
文件重审通常由原审核组实施。
(五)现场审核1.审核计划经审核组审查,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本满足《办法》要求,审核组长代表审核执行机构编制《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并就审核日程安排等相关事宜与受审单位进行协商,取得一致。
2.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首次会议的议程一般是:(1)向受审单位介绍审核组成员,并由管理者代表向审核组介绍受审单位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2)明确审核的目的、依据和范围;(3)确认审核计划;(4)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取的方法和程序;(5)介绍审核结果及结论的形式;(6)确定受审单位的审核陪同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在审核组和受审单位之间建立正式联系渠道;(7)审核组作出审核公正性和保密性的承诺;(8)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应在《首次会议签到表》(见附件4格式MSAQR04)上签到。
审核组应做好会议记录,并保持《首次会议记录表》(见附件5格式MSAQR05)3.抽样检查现场审核应包含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全部范围。
审核员在审核相关部门时,应通过面谈、提问、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和现状、抽样检查质量记录等方式来收集其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办法》要求的证据;抽样应具有随机性、代表性,并确定抽样比例;如果发现重大的可能导致不合格的线索,即使其不在《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记录表》所列审核内容之列,也应予以记录并进行调查,或扩大抽样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