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贸易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协议》
LOGO
正文 . 第二章
2003年10月,印度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决定在2011 年内建成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 继中国和印度之后,日本与东盟正式决定建立日本 -东盟自由贸易区,并确定了在2012年建成该自 由贸易区的目标。 2004年11月,韩国与东盟领导人确定在2009年建 成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 2004年11月,各国同意加快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行 动计划。 201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规模 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应运而生。 2011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被提出, 预计于2015年底完成谈判。
第5 页
概念
1.3 形式
自由贸易区 LOGO
正文 . 第二章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第6 页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章
进程
东南亚、东北亚、亚太
LOGO
第7 页
进程
东盟最早启动了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从1993年起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1997年,东盟10+3(中日韩诞生)
2.1.1 东盟进程
2003年10月,在第9次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各国
同意在2020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了《中国与东盟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003年6月18日,中泰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与泰王国政府关于<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 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
LOGO
正文 . 第四章 第 12 页
进程
2.3.2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评价
关于美国: 通过TPP全面介入 亚太区域经济整合 进程 开创并主导21世纪 贸易协议的新标准
对于中国: 日本加入的优势劣势: 保持警惕、谨慎; 有助于经济的复苏重建, 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更有助于日美关系的进 进程; 一步修好; 制定应对劳工标准和绿色 标准的预案; 在产业层面上做好准备; 与美国进行新兴战略性产 业合作,
安全环境欠佳
自由贸易区进程减慢
地区货币欠稳定
洲货币一体化
LOGO
正文 . 第二章
第 16 页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四章
看法
LOGO
第 17 页
看法
1.开放的区域主义,错综的双边贸易
是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特色
2.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杂糅,利益关 系错综复杂
LOGO
正文 . 第四章
第 18 页
LOGO
正文 . 第一章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主要原因: 1 .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 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2.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 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 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4.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 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 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 13 页
LOGO
正文 . 第一章
进程
LOGO
正文 . 第四章
第 14 页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三章
问题
多样性突出、内部动力不足……
LOGO
第 15 页
问题 多样性突出 内部动力不足 核心国家缺乏 1.强势硬通货的认同与 接受问题 2.亚洲的民族主义根深 蒂固 3.重商主义经济阻碍亚
THANKS!
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
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
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
LOGO
正文 . 第一章 第4 页
概念
动因: 一、经济原因: 1.当前全球范围内日益加深的市场化趋向改革, 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 2.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近年 传播主体政治价值理念。 来多边贸易谈判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刺激了区 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政治原因: 1.谋求政治修好,缓解矛盾冲突,稳定地区局势。 2.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 3.寻求区域层面的政治保护以抗衡其他区域集团。 4.传播主体政治价值理念。
LOGO
正文 . 第一章
第9 页
进程
提出:2002年 2010年上半年—2012年:政府—企业—学界联合研究 2012年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2014年3月4日进行了第四 轮的自贸区谈判。 谈判: 中日韩FTA面临边缘化,中韩自贸区同时进行; 农产品等敏感问题使谈判一度触礁 韩继日后也想搭上TPP末班车,FTA或不是最大利益交汇点 TPP谈判同样因农产品及其他关税问题受阻
国际贸易——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LOGO
第1 页
目录
1 概念
2
进程
3
问题
4
看法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章
概念
定义、原因、形式
概念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 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 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
第8 页
进程
2.1.2 东盟未来发展
对于东盟而言: 意图保持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有利于促成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 将东盟与亚洲各国及各国之间的双 边贸易协定整合在同一框架下,避免操 作过乱,提高合作质量; 应对美国主导的TPP及中日韩自贸 区的压力。
传播主体政治价值理念。
美国态度: 在东盟—美国经贸部长会议上, 美国代表称“亚太区有足够空 间让TPP和RCEP这两个协定并 存,我们认为它们是互补的, 不一定是竞争的”,美国希望 与东盟展开更加全面的合作。
2.2.1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进程
中日韩联合会推进亚洲经济一体化,稳定的政治关系是重要
保障
LOGO
正文 . 第二章 第 10 页
进程
2.2.2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评价
中日韩自贸区本可以成为东亚一体化的发动机,但现在每个国家 都与地区之外的国家进行多边或双边的自贸区谈判与建设,这种 现象也值得更深入的反思。历史遗产、民族情感、利益纠葛都可 以成为彼此不信任的根源,欧洲曾因此一次又一次陷入战火之中, 如今欧盟却一体化程度最高。有人说,东亚地区的困境在于,一 个个披着主权国家外衣的小帝国是很难进行合作的。虽然不中听, 却也一针见血。
传播主体政治价值理念。
LOGO
正文 . 第一章
第 11 页
进程
2.3.1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性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 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
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
进程:2005年5月28日,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 坡四国协议发起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主导着协议的发展; 2011年11月10日,日本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 而中国没有被邀请; 2013年9月10日,韩国宣布加入TPP谈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