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4、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5、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的历史观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D.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1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1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7、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为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
A、价值波动B、生产价格波动C、生产成本波动D、垄断价格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表习18、资本主义银行利润应()平均利润。
A、高于B、低于C、相当于D、无关于平均利润。
19、在世界发展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是()。
A、18世纪中叶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21、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的实现。
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2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的实现。
A、参与制B、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23、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24、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内容B、作用C、作用形式D、作用力度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表明()。
A、私有制已经被公有制所代替B、社会主义制度很快就要建立C、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最完备的物质准备26、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企业加工订货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属于( )。
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D、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7、能反映商品市场上最主要的指标( ) 是。
A、物价水平B、利息率C、失业率D、汇率2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与调节代表着 ( )的利益。
A、大垄断资本家B、中小资本家C、垄断资产阶级整体D、全体劳动人民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可以完全克服B、不可能克服C、有可能克服D、可以克服大部分30、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
A、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B、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C、实现充分就业D、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3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A、资本输出B、商品输出C、对外经济援助D、技术输出32、1993年初,()取代欧共体正式成立。
A、世界贸易组织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3、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共同体等都属于( )的形式。
A、国际经济组织B、西方七国首脑会议C、地区经济集团化D、部门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非洲经济3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世界件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3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3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3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3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40、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 分,共20 分)1.“白马非马"的命题()是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A.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B. 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C. 必须通过实践D.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3.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A.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C.不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D.局部服从整体4、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D、不变资本的节约状况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生产价格和市场价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B、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生产价格波动C、社会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D、每一部门的价值总额等于生产价格总额6、马克思对生产成本或成本价格的分析揭示出,生产成本()。
A、表明生产的实际耗费B、表明生产的资本耗费C、是资本家盈亏的标志D、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源泉E、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7、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剩余价值率的高低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C、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D、不变资本的节约状况8. 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B.它可以克服“过"与“不及"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或右的错误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9、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 )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具体性10、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各5分,共20分)1、简述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基石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2、西部建设对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