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
摘要: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产业得到了长足进步,但在这过程中,建筑耗能也随之增多。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能源比较匮乏,大
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产业发展与能耗增加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当前建筑
行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已实际应用到绿色建筑中的可再
生能源技术,以供同类工程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技术;绿色建筑;应用
1 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技术
现代绿色建筑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理念,最早由英国建筑学院提出。
紧
随其后,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公布了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出台了绿色建筑规范与标准。
自此,绿色建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至20世纪末,现代绿色建筑理念开始在我国传播,国外
绿色建筑成果被大量引入我国。
但其实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传统房屋、景观园林建造,甚至
风水堪舆学说中也是一直存在的。
我国把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
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
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节能与能源利用” 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第一个组成
板块,也可以说是绿色建筑的出发点和重要的落脚点。
可再生能源来自于自然环境、是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周边。
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代表。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
能源比较匮乏,二十世纪能源危机爆发和环境污染的日渐加重,引发了全社会关于人与环境
和谐共生的深切思考和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迫切需求与高度关注。
2011年,我国财政部和住
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以及在党的十九
大提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断强化资源总量管
理和全面节约制度,持续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文件的出台,为可再生能源在
建筑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逐渐扩大应用范围,最终实现建筑产
业的新增可再生能源远远超过新增建筑耗能。
2 常见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2.1 太阳能及其利用技术
太阳能是地球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主要利用方式
有建筑照明、取暖等。
国际建筑和照明界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提出了不少充分利用
太阳光、节约照明用电的采光方法和设想,如光导纤维法、导光管法、利用阳光的采光设计
和采光窗的多样化等。
而常见的太阳能取暖设备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地板采暖、太阳房等。
其中,太阳能热水器经过多年发展已相当成熟,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优势。
太阳能地
板采暖适用于四合院类的中小型建筑,其机理是利用集热器把太阳辐射的能量收集起来为地
板供暖。
不过在非采暖季节可能还需要电加热系统来辅助加热。
太阳房是能借助太阳辐射采
暖的建筑,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
主动式太阳房需要配置集热器、输送管道等设备,才
能完成太阳能采集、转化、存储等工作,满足建筑的暖热需求。
被动式太阳房对设备没有太
多需求,而对建筑外部造型和内部构造的要求较高,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在材料选择和建造方
法选用上下足功夫。
2.2 风能及其利用技术
当前,我国建筑风能利用以风力发电为主。
风能资源深受地形和环境影响,风力发电也
经常要受到风速不稳等因素的干扰。
相较能源丰富、煤电运输便利的平原地区,沿海岛屿、
草原、山区的风力发电前景与范围更广。
风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风速和空气的密度,如在人
迹罕至的西北高原,许多地方的生产生活用电都来自于风力发电。
绿色建筑通过优秀的建筑
设计方案,可以依靠风压和热压来驱动空气,在建筑内部形成穿堂风,进而增加空气对流,
使蒸发加快,确保建筑物夏季通风效果良好。
而二十世纪病态建筑综合症的出现,更是促使
人们从更深层次去思考风能的创新利用。
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带新风系统的新型节能清洁
空调系统应运而生,并逐步得到推广普及。
2.3 地热及其利用技术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高效节能环保的地热利用技术,它通过与地下浅层(通
常小于400m深)地能的交换,满足建筑供热、制冷等需求。
在冬季,把土壤中的热量“取”
出来,提高温度后用于室内采暖;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土壤中去。
地表浅
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与其他能源相比,其温度相对稳定,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
调冷源。
地源热泵系统分为三种,分别是以土壤作为冷热源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以地下水为
冷热源的地下水热泵系统,以地表水为冷热源的地表水热泵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大都由室外
地源换热系统、地源热泵主机系统和室内末端系统三部分组成。
地源热泵技术运行灵活,经
久耐用,基本全年都能满足建筑温度要求。
3 绿色建筑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策略
3.1 因地制宜进行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
在未来社会,可再生能源将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能源,也是不可取代的主要能源,可再生
能源技术应用将会是关系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开
发和利用,受到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我们在绿色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能源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去开发
可再生能源。
这同时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可再生技术法律、法规,规范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行为,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和利用提供法律保障,以低影响理念
开发可再生能源,防止造成浪费和破坏。
3.2 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进步对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采用先进的能源开发、转换、存储、运
输技术和设备,能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有关部门建立有效可行的能源
新技术研发与供给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
各行业积极研发、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具体到建筑产业,要
立足于严格的能效标准,坚持不懈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以实现降低能
耗与建造成本的目的。
例如,在绿色建筑太阳能技术运用中,建设单位可选用新的储能系统,以确保太阳能电力的稳定性;在建筑供热中使用的空气源热泵产品,能吸收空气中热能作为
能源,具有节能经济、环保安全等特性,加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东风,必将受到商用和民
用领域的欢迎。
3.3 将可再生能源技术结合起来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但是,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独某项技术就能支
撑起来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优先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还要将可
再生能源技术与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形成能源互补、衔接利用模式,构建安全
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通过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整合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改善单一能源使用
效率低下、优势不明显等缺陷,以获得更加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绿色建筑中大力推
广使用环保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创新思考与不懈探索可再生能源复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
被赋予的时代使命和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常慧.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3,04:39~41.
[2]叶凌,程志军,王清勤,何涛,王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现状[J].太阳能,2012,03:42~45.
[3]杨昊伟,刘启波.新能源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