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2清算与股权转让的税收筹划
第4章2清算与股权转让的税收筹划
19
2.新设好处 由于机器设备、厂房与员工, 都可通过清算转让给即将设立的新企业, 故企业持续经营不会受到影响。
20
3.实际情况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中
-很多是针对新办企业的,
如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优惠等。
老企业为享受这些优惠,
纷纷清算后设立新的企业。
通过各种渠道将老企业经营利润
7
4.企业清算中税收筹划主要为:
一是通过推迟或提前清算开始日期, 合理调整清算所得和正常经营所得, 降低企业整体税收负担;
二是将原有减免税到期的企业消灭后, 重新设立新的企业继续享受优惠。
8
一、调整清算所得与正常经营所得 1.清算所得 纳税人清算时的全部资产或财产扣除 -清算费用、损失、负债、公益金和公积金
15
案例点评: 1.筹划的关键: 1-8月份有大量利润需要纳税, 而清算期有大量费用得不到弥补。
16
2.筹划的前提: 把清算期的部分费用提前, 就可以在不提高清算期税负前提下, 降低清算期之前税负。 本案例全部清算费用仍在9月份支出, 而清算所得全部推迟至10月份之后。
17
3.筹划的其他方案:
57
【案例4-7】: B公司的股本共2000万元, 其中A公司某年1月1日用300万元投资, 购买了B公司15%的股份, 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两个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率均为25%。
35
(2)增值税: ②不符合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条件时 -应税货物的转让, 要缴纳增值税。
36
(3)企业所得税: 区分整体资产转让和非整体资产转让。 <1> 在整体资产转让时, ①如接受企业支付的交换额中, 非股权支付额不高于所付股权面值20%的, 转让企业可暂不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 损失。
28
3、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 股权转让: 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 股权转让的主体是企业股东, 客体是企业股份或权益;
29
资产转让: 企业是资产的所有者, 资产转让的主体是企业, 客体是企业的资产。
30
(1)转让股权时,
涉及三个主体:
被转让企业的股东(转让方);
被转让企业(客体);
充分利用亏损弥补,
如本例中只需将100万元的
-清算费用调整到9月份发生,
其余60万元费用仍在清算期发生,
其筹划效果是一样的。
18
二、设立新企业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1.基本原理 因企业所得税制中许多定期减免税优惠, 可在企业享受一定年限减或免征优惠后, 适时将该企业解散,进行清算, 另注册一个新企业继续享受优惠。
(2)增值税:免缴。 此行为属于非增值税征税范围。
26
(3)企业所得税:
转让方按股权转让收益的原则纳税。
国税发[2000]118号:
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税。
27
(4)土地增值税和契税: 不缴土地增值税,不属于转让不动产。 依据财税[2003]184号,不缴契税。
41
(一)企业股权投资所得的所得税处理 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 -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 除规定的定期减、免税优惠外, 其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
42
2.被投资企业分配给投资方企业
-的全部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支付的与本身经营无关的费用),
应全部视为被投资企业对
13
税收筹划前后纳税情况: ①清算开始日为9月1日时, 1-8月应纳所得税额 =100×25%=25万元 清算所得 =90-160=-70万元,不纳税。
14
②清算开始日为10月1日时, 1-9月亏损60万元(100-160), 本期不纳企业所得税。 清算所得为90万元, 先抵减上期亏损。 清算所得税额 =(90-60)×25%=7.5万元 两方案比较, 税收负担降低了17.5万元。
-清偿债务情况下进行的清算,
包括自愿解散和强制解散清算。
清算财产除用以清偿公司的全部债务外,
还要将剩余的财产分配给股东。
3
3.破产清算数据 1986年, 《中国企业破产法(试行)》颁布。 1991年,
在当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 -增加《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一章
4
中国企业破产情况: 中国破产企业立案数自1991年起, 连续6年每年超过此前历年总和; 从1994年到1996年, 共有6753家企业由法院宣布破产清算。 1997年到1999年有三年摇摆; 2001年达到历史最高点的8939件;
33
4.有关资产转让的税收规定: (1)营业税: ①国税函[2002]165号规定: 转让企业产权时涉及不动产
-和无形资产转让不缴纳营业税。
②非转让企业产权时涉及的销售 -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应纳营业税。
34
(2)增值税: ①国税函[2002]420号规定: 转让企业全部产权涉及应税货物转让, 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不征收增值税。
-投资方企业的分配支付额。
43
被投资企业向投资方分配非货币性资产, 在所得税处理上应视为以公允价值销售 -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分配两项经济业务, 并按规定计算财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44
3.除另有规定者外, 不论会计账务中对投资采取何方法核算, 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 -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时, (包括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 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
5
中国企业破产情况: 从2002年开始连续5年下跌, 2006年跌至2857件; 2007年破产企业比上年增加了12%, 达到3207件。 2008年全国破产案件立案数为2955件, 比2007年下降了8%。
6
中国企业破产情况: 2009年全国破产案件立案数为2434件, 比2008年下降了521件, 下降幅度为18%; 2010年全国破产案件立案数为1973件, 比2009年下降了461件, 下降幅度为19%;
47
投资回收: 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的分配支付额, 如果超过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 -累计盈余公积金而低于投资方投资成本的, 视为投资回收,应冲减投资成本;
48
股权转让所得: 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的分配支付额, 如果超过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 -累计盈余公积金而超过投资成本的部分, 视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 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税。
51
(三)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问题的补充
税总局2004《通知》补充:
1.企业在一般股权买卖中
-(包括转让股票或股份),
应按国税[2000]118号规定执行。
股权转让人应分享的被投资方
-累计未分配利润或累计盈余公积
-应确认为股权转让所得*缴税,
不得确认为股息性质的所得*补税。
52
2.企业进行清算或转让全资子公司
-企业未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
9
2.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 企业依法清算时, 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3.改变企业清算日期, 可以减少企业清算期间的应税所得数额, 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10
【案例4-7】: I公司董事会8月18日向股东会
-提交了公司解散申请书, 股东会8月20日通过决议, 决定公司于8月31日宣布解散, 9月1日开始正常清算。
49
2.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 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 投资方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 也不得确认投资损失。
50
3.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 -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 可以在税前扣除。 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 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 -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 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第四节 企业清算的税收筹划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龙朝晖 楔子
公司清算分为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
1
• 1.破产清算 • 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依法宣告破产时, • 由法院组成清算组对企业法人进行清理, • 并将破产财产公平地分配给债权人, • 并最终消灭公司法人资格的程序。
2
2.非破产清算
公司法人资产足以
22
2006年7月总局《通知》 又补充两个规定: 一是对新办企业利用转让定价等方法 -从关联企业转移来的利润, 不准其享受新办企业所得税优惠;
23
二是如新企业的业务和关键人员 -是从现有企业转移而来的, 则其全部所得均不得享受新办税收优惠。 筹划时应充分关注这些新政策的变化 -以及具体的实施细则。
37
②如非股权支付额高于 -所支付的股权面值20%的, 转让企业须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8
<2>企业以部分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应在投资交易发生时,
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
-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
-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
并计算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
-转移到新企业中,以逃避税收。
21
4.国家规定
财政部和税总局2006年1月《通知》 新企业优惠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须在工商办设立登记新注册。 二.新办企业的权益性出资人 -(股东或其他权益投资方)实际出资中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的累计 -出资额占新办企业注资的比例不得超过25%。
受让企业(购买方);
31
(2)转让资产仅涉及两个主体: 转让资产的企业(转让方); 受让资产的企业(购买方)。 与转让资产的企业股东没有直接关系。
32
(3)股权转让时
被转让企业(转让的客体)
-有独立法人资格,
转让资产的行为。
-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业时,
应按国税[1998]97号规定执行。
投资方应分享的被投资方
-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应确认为投资方股息性质的所得。
53
规定: 为避免对税后利润重复征税, 影响企业改组活动, 在计算投资方的股权转让所得时, 允许减除上述股息性质的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