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九、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
1.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后的营养代谢特点
2.肠内营养
(1)适应证、禁忌证
(2)肠内营养的途径
(3)护理措施
3.肠外营养
(1)适应证(2)营养素及制剂
(3)输注方法(4)并发症
(5)护理措施
第一节手术、创伤、严重感染后的营养代谢特点
(一)营养基质的代谢
人体营养基质分为三类:
糖类和脂肪——供应能量;
蛋白质——人体构成的主要成分,生命的物质基础;
电解质、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人体的能量来自于三大营养要素,包括糖原、脂肪、蛋白质。
1.糖原——储备有限,在饥饿状态下只可供能12小时。
2.蛋白质——构成体内组织、器官,没有储备,一旦消耗必定损伤其结构和影响功能。
3.脂肪——饥饿时的主要能源。
(二)人体在手术、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下的营养代谢特点——分解加强、合成减少。
1.糖代谢
在应激早期,人体葡萄糖消耗维持在120g/d,肝糖原分解增强,合成并没有增加,同时胰岛素水平没有提高,呈现高血糖,其变化水平与应激程度呈正相关。
2.蛋白质代谢
在应激状态下,体内贮备糖原耗尽后,肌肉蛋白分解糖原异生增强,供给能量,大量氮自尿中排出,——氮负平衡。
3.脂肪代谢
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机体大部分组织利用脂肪分解的增强来增加能量的供给,尤其在应激状态下,体内脂肪分解增强,此时即使供给外源性脂肪,也难以控制体内脂肪的分解。
中等以下的手术、损伤、感染——能耐受分解代谢期,短期即可恢复。
但对于较大的手术、多发性损伤、严重感染的病人,难以承受高分解代谢——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必须给予营养疗法。
第二节肠内营养
一、肠内营养的途径
1.经口摄入。
2.经鼻胃管或胃造瘘。
3.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
优点:更符合营养物消化吸收的解剖生理、给药方便、相对安全、价格低廉、充分利用胃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胃肠有一定功能的,需要营养疗法的病人。
2.禁忌证
肠道梗阻、胃肠道有活动性出血、严重肠道炎症、腹泻及休克病人。
三、护理措施
1.配制好的营养液应放置于4℃以下的冰箱内暂时存放,并于24小时内用完。
2.预防误吸
(1)保持胃管位置:对胃排空迟缓、由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取半卧位,防止反流而误吸。
(2)测量胃内残余液量:在输注营养液过程中,每4小时抽吸1次胃内残余量,如大于150ml应暂停输注。
(3)一旦出现呛咳、咳出营养液样物,发憋或呼吸急促,即可确定为误吸——处理:鼓励病人咳嗽,咳出,必要时经气管镜清除吸入物。
3.防止胃肠道并发症
(1)置管并发症:
鼻咽及食管黏膜损伤——由管质过硬、操作不当或置管时间过长所致;
管道堵塞——由管腔过细、营养液过稠、不匀、凝块以及流速过慢所致。
(2)胃肠道并发症: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
输入营养液的温度、速度、浓度以及由此引起渗透压的不适宜;
营养液污染引起肠道感染;
药物引起腹痛和腹泻。
预防方法:
1)从低浓度开始,由12%开始逐渐增至25%,能量从2.09kJ/ml起,递增至4.18kJ/ml。
2)控制液量及输注速度:液量从少量开始,初起量为250~500ml/d,1周内逐渐达到全量。
输注速度从20ml/h开始,逐渐增加到120ml/h。
3)控制营养液的温度:在38℃左右。
(3)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
由置管不当或移位、胃排空迟缓或营养液反流、药物或神经精神障碍引起反射能力低下所致。
(4)代谢性并发症:
高血糖、低血糖及电解质紊乱,由于营养液不匀或组件配方不当引起。
4.导管护理
(1)妥善固定;
(2)防止扭曲、折叠、受压;
(3)保持清洁无菌;
(4)定时冲洗。
第三节肠外营养
一、适应证
1.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2.腹泻呕吐严重的;
3.因疾病或治疗需要胃肠道休息的;
4.高代谢状态,胃肠营养不能满足的;
5.癌瘤放化疗时期。
二、营养素及制剂
1.葡萄糖——成年人对葡萄糖的代谢是4~5g/(kg·d)。
如供给过多过快,将有部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沉积于肝脏。
为促进合成及葡萄糖的利用可加胰岛素。
2.脂肪——脂肪乳剂由植物油、乳化剂和等渗剂组成,成年人1~2g/kg。
3.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每日氨基酸用量为1~1.5g/kg。
4.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生物素,体内无储备。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和K,体内有一定储备,短期禁食不致缺乏。
在感染、损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时,机体对部分水溶性维生素需要量增加,因此要增加维生素C、B6的供给。
三、输注方法
1.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AIO)。
2.单瓶输注——各营养素非同时输注,易造成营养素的浪费、引起并发症及操作烦琐。
四、输注途径
1.周围静脉
操作简单、相对安全,但不能超过2周。
2.中心静脉——上腔静脉
可以较长时间使用,但并发症较多而严重。
五、并发症
气胸、水胸、血胸、空气栓塞、导管移位及渗漏、血栓性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导管败血症、肠源性感染、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高血脂、肝胆系统损害等。
六、护理措施
1.保证营养液及输注器具无菌
营养液要在无菌环境下配制,放置于4℃以下的冰箱内暂存,并于24小时内用完。
2.营养液中严禁添加其他治疗用药。
3.控制输注速度——葡萄糖控制在5mg/(kg·min)以下;输注20%的脂肪乳剂250ml需4~5小时。
4.高热——原因可能是:营养液产热、对营养物过敏或是导管感染。
5.导管护理——如有感染应通知医师并拔管,同时做导管尖端细菌培养。
6.保持导管通畅——输注结束时用肝素稀释液封管,防止血栓形成。
【实战演习】
肠外营养病人的葡萄糖输注速度最多不超过每分钟
A.2mg/kg
B.3mg/kg
C.4mg/kg
D.5mg/kg
E.6mg/kg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成年人对葡萄糖的代谢是4~5g/(kg·d)。
如供给过多过快,将有部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沉积于肝脏。
肠内营养制剂中可用于防治肝性脑病的特殊配方制剂是
A.必需氨基酸配方
B.高糖配方
C.低蛋白配方
D.高支链氨基酸配方
E.高维生素配方
『正确答案』D,补充——芳香族氨基酸导致肝性脑病,支链平衡。
长期胃肠外营养的病人置管的部位是
A.手部静脉
B.足部静脉
C.股静脉
D.上腔静脉
E.下腔静脉
『正确答案』D
经鼻饲管灌注要素饮食时病人最好取
A.半卧位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垫枕平卧位
E.去枕平卧位
『正确答案』A
无菌环境下配制的要素饮食,其有效时间应小于
A.4h
B.8h
C.12h
D.24h
E.36h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