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


2.组织因素:政府部门科层制的管理体系

科层制对规章制度过度崇拜,由于过分强调照 章办事,所以使组织成员的行动长期受到规则的限 制,久而久之变得墨守陈规,缺乏了解外部信息的 主动性。科层制有利于每个岗位的官员各司其职, 但也会造成彼此协作上的欠缺,出现“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现象,同级、同事之间缺乏主动共享、 共用信息的动力。
公共政策运行中的信 息不对称
导入:信息不对称案例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抓一服药要挂7个号
事件:抓一服药,跑两趟腿,费三番唇舌,最后挂了七次号才如愿以偿。如此怪事竟发生在市儿童医院。 上周四上午,市民黄女士10岁的儿子要注射一种标价为2100多元的进口药物,谁知医生说,医院为控制医生开高价 药,每单挂号不能超过330元,如要开此药,必须用七张挂号单。 记者跑腿:据了解,10岁的小舟是性早熟患者,每月必须到儿童医院注射一针叫做抑那通的药物,由于是日本进口 药物,标价亦十分昂贵,标为2100元左右。但让母亲黄女士叫苦连连的并非昂贵的医药费,而是上周四上午上上下 下的折腾。 类似事情不只一例 因为不能耽误小舟上课,还不到儿童医院8时的开门时间,黄女士就带着儿子早早候到了门口。和以前一样,内 分泌科的医生检查完病情便开始开药,有些不寻常的是,一贯用的抑那通这次竟然开不了。据黄女士称,医生当时 说儿童医院控制医生开高价药,每单挂号不能超过330元,如果实在要开,必须用七张挂号单叠加。 因为不愿换别的药,黄女士不得不重返一楼挂号处,此时约莫8时30分,挂号处已排起长龙,几番折腾,小舟还是 没赶上上午的头三节课。而让黄女士始终想不通的是,既然医院的初衷是减轻病人的负担,但挂号费是7元钱一张 单,多开6张单相当于增加支出42元,为何减负的结果最后变成了增加支出? 无独有偶,南都记者在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撞见有同样境遇的普先生。普先生的女儿同样是性早熟患者,不同的是使 用的是一种叫达菲林的注射剂,标价为1800元左右,而医生同样以控制开高价药为由,让坚持不换药的普先生挂了 6次号。据了解,该医生与给黄女士女儿开药的为同一名医生。对于收入不菲的普先生而言,这笔支出虽然只是毛 毛雨,但总有被讹的感觉,遂向医院方面提出投诉。 医院:医生私人行为 结果:接到投诉后,医院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钟小姐迅速介入。她透露,院方近期确实在控制医生开高价药,目 的是为减轻病人的负担。去年8月1日,广东省物价局与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布文件《关于推 进我省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圳作为6个试点城市之一,试水降低医药销售药品收入在医院总 收入中的比例。“所以每个医生年度开药费用的总计会进入该医生的年度考核,或影响医生的评级或者奖金”,钟 小姐说,但她否认了每单挂号不能超过330元的说法,表示纯属医生的误读。 儿童医院副院长文先生向南都记者表示,该院从未限制挂号单开药金额,此举乃医生私人行为,目前已经对涉 事医生进行了重罚,希望能引以为戒。同时已经通知黄女士和普先生,多付挂号费将迅速退还,对给市民造成的困 扰表示歉意。

一、信息不对称的有关理论

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组织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按内容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生性不对称信息,即由个体从事的工 作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禀赋、内涵、性质特征等决定的,而不 是由个体的主观意识造成的;另一类是内生性不对称信息, 是个体利用管理者对其行为事前无法预测、事中无法观察和 监督、事后无法验证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在我国当前的公 共政策运行过程中,外生性信息不对称和内生性信息不对称 都普遍存在,但后者表现得更加突出,特别是作为普通市民 群众的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无法对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具体 政策行为进行有效的事前预测、事中观察和事后监督。这两 种形式的信息不对称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并且 可以对政策实践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4.成本因素:信息交易的成本约束

公共政策的有效运行必然需要一定的人力、物 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与消耗,即存在一定的交易 成本。公共事务相当复杂,要从公共事务中搜集有 用的信息进行决策,需要付出相当巨大的成本,这 一成本往往是普通公众无法承担的,只有政府能够 支付这一成本。正是因为信息交易的成本约束,所 以公共政策制定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往往难以及时 流通与获取,导致公共政策制定中信息不对称现象 的长期存在。
二、信息不对称的成在公共政策或集体决策中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 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各种特殊利益之间的 “缔约”过程。由于城市公共政策的各个公共参与 主体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政策主体的自 利性导致政策主体获取、识别、利用政策信息及其 效果会存在差异性,直接导致信息拥有的不对称性。


引言:

我国公共政策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 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 政府自利性、科层制的局限性、信息传递通 道不畅以及信息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对城市 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终结 等有着重要的消极影响,可能导致政策失效。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相关的视频:
专家称: 信息不对称,个体菜农要有组织

此外,在科层制组织体系中,上级为了维护自 己的权威,常常采取垄断信息的手段,拒绝信息的 向下共享,从而保持权力的神秘性和排他性;而下 级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避免额外的工作,保 持工作的稳定,对在工作中获得的一些非常态的信 息也竭力避免向上传递。因此,上级垄断信息,各 部门、个人之间信息不畅是科层制的显著特点之一, 也因此形成了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3.技术因素:信息传递渠道的僵化和不畅

在我国,公民与政府沟通的正式渠道少而且效 率低下,同时大众传媒也更多地是扮演政府宣传工 具的角色,而不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这样, 政策信息难以通过多种渠道在政策主体与目标群体 之间进行交流,政策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失真, 信息损失严重,政策沟通不畅通,加剧了我国政府 与市民间的政策信息不对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