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2019年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学习流程图:学案课前课外预习内容:学生独立自主学习P2~P3页中的例题和所有练习题,把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习任务:1、弄懂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以及计算的原理。
2、初步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表述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能用完整而优美的格式书写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4、谈谈计算的小窍门。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或求几分之几的几倍是多少?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3、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教案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
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
(6分钟)○1举手组员多的组优先发言。
○2发言时各组尽量观点不同,相同观点的可以补充别组不完善的地方。
○3若哪一组所有观点均与别组全部相同,则不用发言。
○4别组发言时,提倡提出有质疑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若对方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提出质疑的小组加双倍的分。
○5提倡有创意的想法。
○6只要发言的小组均加分,有创意想法的加双倍的分数。
课堂反思:学生在展示6×152的计算时,一个学生提问:“为什么只能是6和15进行约分,而6不能和2约分呢?”。
还有一个学生问“如果是6×93,那9应该是和3约分,还是和6约分呢,还是6和3一起与9约分?”,学生的提问太精彩了,我在教学前的预设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些。
这说明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学生的思维放的比较开,打开了学生思考的门!所以还要继续把交流和展示及提问质疑的权利交给学生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
分数乘法(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习过程独立尝试4、小组活动1:由立体到平面。
活动提要:(1)请同学们在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做上记号;(2)用剪刀沿着棱将长方体(或正方体)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完成由立体到平面的操作过程;2、小组活动2:学生剪好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观察,交流,由立体到平面的过程中相对的面的对应关系。
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3、由平面到立体。
利用附页1,附页2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
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刚好能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试一试。
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1试一试。
布置课前预习22—24页。
学习过程学案导案点拨自学1、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剪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
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
教师评价。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交流解惑在以上有困惑的题目后面标上★,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组内交流组际解疑老师点拨合作考试练习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2题。
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
、练一练1、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说出与1号、2号、3号面对面的各是几号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2中的图2试一试。
2、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找出相对的两个面,并分别做1、先独立答题2、组内交流3、师生交流上记号。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育才二小五年级下册导学案五年()班姓名: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时数:1课时上课时间:学案教案自学导航活动一:理解长方体展开是6各面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么特点?学生举手。
(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活动二:理解长方体表面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单元倒数课 型:新 授 课时数:1课时上课时间:分数除法(一)分数除法(二)分数除法(三)粉刷墙壁折叠第四单元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方体的体积(实验探究课)学习流程图:学案:学习任务: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2、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习难点:怎样把求小正方体的个数的计算方法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1、观察课本63页“想一想”中的图(上下为一组),想一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分别用三句话概括这三组图说明了什么?(课前预习)2、课本63页中“做一做”(小组完成)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的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小组合作完成: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表达陈述3、汇总、补充、完善长方体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用字母来表示体积公式。
(全班交流)4、独立练习,完成课本64页试一试1题、2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宽、高相等的时候,约长,体积越大。
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5、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a3教案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
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
(6分钟)备注:○1举手组员多的组优先发言。
○2发言时各组尽量观点不同,相同观点的可以补充别组不完善的地方。
○3若哪一组所有观点均与别组全部相同,则不用发言。
○4别组发言时,提倡提出有质疑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若对方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提出质疑的小组加双倍的分。
○5提倡有创意的想法。
○6只要发言的小组均加分,有创意想法的加双倍的分数。
体积单位的换算有趣的测量第五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一)学习流程图:学习内容:课本78页~80页中应用题学习任务:1、找出每道应用题的关键句子及等量关系。
2、画线段图表示等量关系,写出解题流程图。
3、至少会用两种方法解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1、 先找应用题的关键句子: 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2、 理解题意,分析关键句子:“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51”,就是指“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部分占八月的51”, 3、 画线段图示:先画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即第一天的,再画相对量的即第二天的量第一天成交量:第二天成交量:4、 写出解题思路图。
方法一: 第一天的成交量×51第一天的成交量 + 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成交量第二天的成交量方法二:1 + 51第一天成交量 × 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第二天成交量5、 列式解答。
方法一: 65+65×51方法三:65×(1+51) 方法四:65×51×6 方法五:65÷5×6教案: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 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独立完成课本第79~80页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
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4A 、4B 号、2号检查3号,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
(6分钟)分数混合运算(二)学习流程图:学习内容:课本81页~83页中应用题学习任务:4、找出每道应用题的关键句子及等量关系。
5、画线段图表示等量关系,写出解题流程图。
6、至少会用两种方法解题。
本节课知识点:(应知应会,老师把握)6、 先找应用题的关键句子: 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51 7、 理解题意,分析关键句子:“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51”,就是指“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部分占八月的51”, 8、 画线段图示:先画标准量即单位“1”的量,即第一天的,再画相对量的即第二天的量第一天成交量:第二天成交量:9、 写出解题思路图。
方法一: 第一天的成交量×51第一天的成交量 + 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的成交量第二天的成交量方法二:1 + 51第一天成交量 × 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第二天成交量10、 列式解答。
方法一: 65+65×51方法三:65×(1+51) 方法四:65×51×6 方法五:65÷5×6教案:课堂中展示交流过程:(三个模块) 1、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课堂!整理回顾自己的预习作业,记住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准备在交流展示环节提问(1分钟)2、展示自我,交流汇报同进步! ○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组展示汇报预习学习情况,别的小组补充完善,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
3、 练习运用,独立完成我能行!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练一练的1、2、3题,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全班展示、点评。
完成后按照1号检查6号、2号检查5号,3号检查4号的顺序进行组内批改及帮助,各组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
(6分钟)分数混合运算(三)学案流程:学习内容:课本84页~85页学习任务:7、找出每道应用题的关键句子及等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