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集体备课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集体备课

潘以明:教学例5时,可以先呈现教材中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主动想到跑100米所需要的时间不足1分引出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自主发现分和秒之间的进率。秒针走60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了1小格,得出1分=60秒。还可以利用电子钟显示到秒的特点,引导学生看着钟面上显示数字的变化,体验1秒的持续时间,强化1秒的特点。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认识几时几分:
1.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
2.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思路
详记
孙建如:本单元教材划分为:认识整时;认识时和分,知道1时=60分;认、读、写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读、写接近整时的时间;认识秒,知道1分=60秒。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探索并发现1时=60分、1分=60秒,学会判断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初步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相邻时间单位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2.使学生联系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项活动,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使学生初在认识时、分、秒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能主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每课
教学
目标
认识时、分:
2.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事情,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也能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单元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相邻时间单位的进率,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正确说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每课
教学
胡守春:认识几时几分是本单元的难点,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逐步掌握读、写钟面上表示时间的方法。例3通过7时15分、7时30分、7时45分三个钟面,引导学生学会看钟面上几时几分的方法。对于容易看错的、接近整时的时间,专门安排了例4来突破。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经历“大约几时——比几时多或少——是几时几分”的探索过程,以突破认识上的难点。
陈学荣:必要的学习反思和总结,有助于让学生养成学后思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把所学的新知及时存储和纳入相应的知识结构中去。
解决

问题
1.本单元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老师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或用学生身边的实例),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获得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机会。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刘红涛:例1主要教学认识整时。教材呈现了学生在上学前看钟面的画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以8时的钟面为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认钟表的经验,通过交流认识整时,以及整时的读写。例2主要教学时间单位时、分。教材安排了两个层次观察钟面的活动:第一层次是认识钟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数出钟面上有几大格,每大格有几小格,一共多少小格进而认识钟面结构。第二层次是认识1时和1分的含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钟面的动态画面,了解“时针走1大格时1小时”和分针走1小格是1分。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了60小格发现“1时=60分”的结论。
重点
难点
认识时、分: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认识几时几分:
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
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认识秒:
通过观察秒针走60个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之间的进率:1分=60秒
练习二:
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用时、分、秒描述具体事情,准确填上时、分、秒。
研究
过程
陈胜利:为学生提供必需的练习内容。练习二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认、读和表示钟面上时间的方法,进一步体会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朱海成:本单元教学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中亲历知识的行成过程。从猜谜语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互动。通过感受1分钟有多长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多种具体的活动,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认一认等让学生直观的认识钟面,亲身感受时、分、秒的意义。
纪敏:“时、分、秒”内容编排有以下一些特点: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地都会接触到一些与时间有关的问题,已经积累了一些认钟表的生活经验。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对于钟面上有几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小格,钟面上共有多少小格等问题,教材呈现了一个钟面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在交流中主动发现钟面上大格与小格的个数,以及大格与小格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体验并建立时间观念。4.由易到难,重点突破,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判断 钟面上的时间的方法。
认识秒: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练习二:
1.进一步理解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4月20日
地点
办公室(二)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参加人
二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主持人
纪敏
中心发言人
孙建如
备课
内容
第二单元《时、分、秒》
单元
课时
划分
1.认识时、分。
2.认识几时几分。
3.认识秒。
4.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二。
单元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是、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