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生物学04 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性
动物生物学04 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性
按国际规定,总科(-oidea);
科 (-idae);
亚科(-inae)等均有固定词尾。
(二)分类学的方法和特征
最早的生物分类学家是公元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BC.384-332)。
18世纪最杰出的分类学家是林奈Linnaeus (1707-1778). 19世纪是达尔文(1809-1882)时期。 19世纪后为新分类学和现代分类学时期。 动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人类认识动物的历史,
2. 种的命名
国际动物法规委员会规定: 为了国际交流、联系,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国际
通用的的名字——学名(Science Name); 根椐国际命名法规的规定,用由瑞典的分类学家
林奈创立的双名制命名; 学名用的语言为拉丁文(文字存在,语言不存
在),或拉丁化的文字。
双名法Binomial name :如:
(2)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的 群体;
(3)同种能交配,具有遗传特征,一般异种之间不能交配, 交配也不能产生有繁殖能力的后代;
例:骡<— 公驴×母马,
具杂种优势:抗病耐劳,挽力持久,寿命长于亲代。
(4)同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品种:一般指人工栽培的植物或饲养的动物, 在人为条件下产生某些变异,经过人工选择 和培养,成为具有某些经济性状的类型。
C. 大量真核生物出现 在8-10亿年前的元古宙晚期;
D. 多细胞生物出现在约6.5亿年前的元古宙末至显 生宙前期。最早出现时间尚有争议。但明确的多细 胞植物、动物化石发现大约在6亿年前;
E. 约在5.7亿年前出现了多门类的有体腔的后生动物; 5.2-5.3亿年前各种不同门类的动物和原生动物中矿 化骨骼出现,在寒武纪动物多样性大增,并直到现 在哺乳类时代,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物种以及人类。
动物生物学04 动物的类群及其多样 性
现在约有174万种动物已被命名、分类, 而一般认为还有30倍于该数目的动物种类存
在于地球上。 目前,每年大约有15000个新种被命名和
描述。 动物界的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
根据构成动物机体的细胞数目、分化情况划分:
原生动物(Protozoa)——绝大多数种类的
奇虾
抚
仙
湖 虫
怪诞虫生 物 进 化 树来自二、 动物体的基本结构
(一)对称类型 1.不对称 Asymmetrical
无法切割得到相似的两部分
2.辐射对称 Radial symmetry (multiple planes)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切割都可得到相似的两部分。
3.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 (one plane) 只有正中矢状切面能得到相似的部分。
例如:人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哺乳动物纲 灵长目 人科 人属 人种
共7个基本分类等级。
为了更准确地表明动物之间的相似程度,
尚可再分为更细的等级。
如亚门、亚纲、总目、亚目、亚科及亚属等。
这些更细等级的表示是在一个基本阶元前加前缀;
super-:总或超,高于该阶元;
sub-或infra-,亚或下,低于这个阶元。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3.真体腔动物
由中胚层包围的空腔。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所有脊索动物。
意义:由于消化道的壁具有肌肉,又有体腔——肠可自主 蠕动,而不依身体的运动——大大加强了动物的消化能力;
(二) 体腔类型
1.无体腔动物 扁形动物:涡虫
2.假体腔动物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胚胎发育中囊胚腔遗留到成 体形成的——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道之间的 腔——即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组成体 壁,而肠壁的形成没有中胚层的参与,仍然由内胚 层形成的。
假体腔内充满液体或具有间充质细胞 (mesenchyma cell)的胶状物;
这种认识首先表现在概念上的逐步转变和理论上的逐步发 展、提高,并导致分类方法的改变和提高。
(1)数值分类学方法 (2)进化分类学方法 (3)分子系统学方法 (4)支序系统学方法
(三)动物的系统发生
A. 地球上的生命出现在38亿年前的太古宙期, 现已基本取得共识;
B. 原核的蓝菌出现在35亿年前的元古宙中期, 并在长达10亿年间占主导地位;
德国:海克尔(E.Haeckel)1866
动物、植物、原生生物界
(三)五界系统
惠特克(R.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
动物界:吞噬营养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
植物界:光合自养
真菌界:腐生生活
原生生物界:真核生物单C无组织分化的单C群体生物
(四)六界系统
我国生物学家陈世骧:
无细胞生物界:病毒
Plesiophthalmus michitakai Masumoto, 1990
属名
种名
定名人 时间
第一字母大写 全部小写 第一字母大写
须用斜体
须用斜体 非斜体 非斜体
主格、单数名词 名词
形容词
三名法:+ 亚种名
不确定种: Plesiophthalmus sp. 表示邻烁甲属的一种;
Plesiophthalmus spp. 表示邻烁甲属几个种
紫绿邻烁甲
3. 分类Classfication
动物界的分类阶元是一个等级制,具有不同层次。 首先,把动物分到种,相近的种归并为属,相近
的属归并为科,相近的科归并为目等。 反映了物种在这一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及与其他种
之间的关系 。
界kingdom 门phylum 纲 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原核生物总界:细菌、蓝藻
真核生物总界:动物、植物、真菌
(一)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 1.物种(species):
物种是动物界存在的基本单元,也是动物 分类的基本单元。
定义:种是交互繁殖的自然群体,与其他群 体在生殖上相互隔离,并在自然界占据一个 特殊的生态位。
(1) 是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身体是由一个细胞构成并独立完 成各项生活机能;
后生动物(Metazoa)——多细胞动物,机
体的细胞之间出现了构造和机能分化,生活能力 逐步提高。
原核 生物界
一、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生:生物分界
(一)二界系统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动物、植物两界;
林奈:以生物能否运动,分为动、植物两界
(二)三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