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店如何选址

开店如何选址

开店如何选址这绝对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在详细解释这件有意思的事件之前列出一组有意思的数字:根据一次全球性调查的数据,2002年全世界最旺的商铺位于纽约第五大道,每平方米每年的租金是人民币8万元左右,也就是每天220元。

排名第二的铺王是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每平方米每天的租金是195元人民币。

香港地区铜锣湾上最犀利的铺王的租金是125元人民币左右。

这份调查没有列出上海的情况,上海的铺王在豫园商城,每平方米每天的租金是60元左右。

是香港的一半不到,巴黎的三分之一不到,纽约的四分之一强。

“铺王”的意义“铺王”不只是个数字,是个谈资,它的实际意义非常有价值。

很多人:“我想开一家小店,应该选址在什么地方?”这几乎是商业领域里的最高机密。

据江湖上的传言说,像家乐福这样的国际零售业巨头,都会有一个极端专业而高度秘密的高薪团队来负责新店选址规划。

比如到上海开拓市场,他们这个团队就会被“空投”到本地,经过步行、汽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测试,参照政府的规划布置,最终选出一个极其适合其营业的地点。

当然,普通的投资者绝对无法组织出这样一个团队,更没有那套科学的测量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并掌握的工具,无非是一些商业投资者的成功经验!其次,本文所调查的“铺王”不是整个上海的铺王(否则就不可能出现4家了)。

我们是在上海精选出4个商圈,再从这些商圈中寻找到其区域内的“铺王”。

这4个商圈的选择有其内在的逻辑,它们从时间上既有存在数十年的,也有刚刚兴起1年半的,在位置上也大致包括了上海南北西中四个区域,在经营业态上既有重合也有侧重。

这体现了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评选铺王而寻找铺王,而是为了找到几个具有“模型”意义的案例现身说法,告诉其他投资者商铺选址的要义。

成功者的选择精明的涂老板总结的理论很好记,金角银边草肚皮,一句围棋谚语,看似简单,但是实际运用起来简直是千变万化。

铺王一:五金城里电梯口最旺铺王发现地:北京路万国五金城北京路西藏路桥附近,是上海一个很“出老板”的地方。

因为附近既有外地客商云集的“温州街”,又有无数的专业市场。

本地普通消费者也许会对这个一点不时尚还有点“巴”的地方充满陌生,但在很多闯上海谋发展的人来说,这里是再好不过的起点。

市场主力:精明的江浙商人“两年来,进驻我们万国五金城的铺主仍然主要是传统的江浙商帮——以启东人为代表的苏北商人和以温州人为代表的浙江商人大约各占50%。

”万国五金城开盘时的第一期商铺主要是一二层和夹层的铺面,大部分是采用三年包租形式,投资回报率可达9%-10%,其中总价最高的一家商铺达480万元,由一启东人买下;还有五间一楼沿街铺面曾经在去年1月15日向社会公开拍卖,每间标的使用面积从22.7平方米到6.9平方米不等,起拍价在每平方米1.7万元到5.5万元之间,总价在24万元至272万元不等,但最后,竟然无人理睬。

虽然拍卖会不成功,但由于开盘前就已在温州、台州温岭等地的街头打出了“上海北京东路旺铺租售”的巨大广告横幅,所以第一期的所有铺位很快都找到了买家。

有人自己买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也有人将一个铺面分割成三四个小柜台转手给一些做五金材料的生意人。

总说江浙两地的商人能做生意,这两个地区商人的精明和能干在这万国城里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因为出售时要有独立的产权,所以铺面不可能非常小,但买了铺面的人在出租时时却恨不得一尺当两尺用,一般都是把一个铺面分割成两大部分,每个部分一般再分成三到四个柜台,很多人都只租用了其中一个柜台,在这小小的营业门面里做起生意来一样如鱼得水。

相比起一层各铺位的“迷你”来,二层的铺位就是“巨无霸”了。

诺大的二层一共只有上海远标、美国史丹利、上海比克四五家大公司的门面摆着。

市场明星:苏北老板的生意经在市场的一层又转了几圈,暗暗观察下来,沿街的几家铺面相对冷清些,反而是电梯周围的几家顾客更多,不断有顾客问这问那,或者拿了样品来比划对照,电话铃声也是此起彼伏。

处在市场中间靠近电梯口的A19铺位,由于本身面积较小只被分成了两个柜台。

一个来自江苏兴化的女老板的这一个小柜台是从别人那里租来的,每三个月续租一次,这样要是生意赔本或赚的很少就可以比较灵活地中止合同。

她介绍这个市场这样的柜台月租金在1200-3200元之间。

一般经营者都是赚,亏的柜台很少,好的可以每个月赚几万元,电梯附近的铺位是最好做生意的。

电梯南边A27号铺位,是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明根机电设备经营部”,他们几乎没有停歇的生意引起了记者的兴趣。

这家有三个柜台,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们旁边还有两个陈列架,架子上和柜台旁的地面上堆着一些五金工具、焊接材料、绝缘材料、电线、低压电器、配电箱、机械配件和工具箱等。

操着一口上海话的老板朱明根和妻子都是苏北人,在上海生活已经20几年了,最早是在别人厂里打工的,后来自己有了一个小五金厂。

问起怎么会选择这个位置做生意,朱老板给我们介绍,一楼门口虽是很多人进入商场的必经之路,但实际上买主来这里买东西总是要走进去比较比较的,而且在门口晴天太阳射得厉害,冬天风大天又冷,顾客很难有耐心呆下去的,所以中间的铺位反而生意更好做。

比如在商城的正门口像A1铺面那样的,他们分割成了六个柜台,每一个一米左右的柜台都有一个独立的老板,一张一米三宽的柜台每个月光租金就要3000多元,合同是一年一签。

而自己的铺位不仅靠在电梯边上,而且靠着万国五金城的后门通往内部的入口处,旁边就是沿街的A15,就等于它刚好处在市场三个入口的交叉处,可谓占尽了地利。

除了地理位置比较好,在这样一个产品同质化比率相当高的专业市场里,市场管理方为了保证整个商场的利润率,一般是会对进驻柜台的经营品种和经营者数量进行限制,比如一楼A3—A4的铺面都是经营阀门产品的,A4有半间店面现在正在进行换手,但管理方就不愿再招经营阀门的了。

但对个人老板而言,特别好的服务态度和产品有特色才是取胜的关键,尽量做到“人无我有”,才能获得更多的回头客。

“我是在这个商场开盘前知道这边要搞成五金市场后就买下了这个店铺,同时带过来一些老顾客,加上背后有自己的工厂,不少产品等于是直销,所以就能保证产品销售的利润。

而且有很多老朋友是生产五金工具的,可以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非标准化的产品订制,这样就能保证产品品种比较齐全。

”朱老板如是说。

采访过程中刚好来了三个俊杰公司的工人,他们是来买磁性材料的,朱老板和老板娘用熟练的上海话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微笑交谈过程中不仅做成了生意,而且一个工人又看上了一个工具箱,朱老板急忙拿出摆在柜台上的名片递给他们,请他们下一次要买什么材料再来光顾自己的店面。

“这两年的生意比前些年要难做,竞争太激烈,产品价格上不去,主要还得靠老顾客。

”朱老板笑着解释自己的行为。

走进店内,发现桌上不仅用玻璃板压着很多名片,而且还有四本名片册,老板在封皮上分别归类,有“顾客联系名册”,也有“主要批发商名册”,因为里面塞满了名片,册子已经显得鼓鼓的了,据说这是江浙一带老板的特色。

这家门面的水电费每个月要200~300元,这个铺位一天的价格是几百元。

他们前面有一个铺位,最靠近楼梯口的A20铺位的老板也是自己买下自己做生意的,面积比他们这个还小,大概不过六七平方米,一年是10万元。

至于营业收入,这个市场里的店大部分生意不是靠门面,因为门面的都是几十块钱最多一百多块钱的单笔小生意,主要还是靠一些批发业务和来样定做的业务。

铺王秘诀:好位置+好态度显然,我们推出的第一个铺王是个兼营批发和零售的机电材料老板,他的成功秘诀主要是占据好地段并且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作为一个以经营批发业务为主的铺子,占据地形的关键并非要门面大人流多。

而是要在大部门商场人流都经过的前提下让顾客尽量多地停在店里,多聊多介绍才能拉到大客户,能挡寒暑避风雨的电梯口自然成为好选择。

除了地理位置比较好,在这样一个产品同质化比率相当高的专业市场里,虽然市场管理方为了保证整个商场的利润率,一般会对进驻柜台的经营品种和经营者数量进行限制,但对个人老板而言,服务态度特别好才是取胜的关键。

而一批老客户的支撑实在是铺王的底气所在。

铺王二:地铁商城龙头最佳铺王发现地:徐家汇地铁商城可是,当我们决定寻觅一下这个区域里的铺王时,却发现一点方向都没有,家家店的生意看起来都这么好。

于是我们只好去求助于徐家汇地铁商城协会的杨会长。

杨会长的指点结果颇让我们意外:一个位置也不是很靠前、铺面也不大的店铺居然是铺王!这就是“2076号”的远栋流行线(又名理惠服饰)。

小小的玫红色的房间里,颜色鲜艳,造型别致的服装想当然唱着主角,略能抢去她们风头的,是右手边占小半面墙的小饰品柜台。

铺子再往里,是两小间面对面的更衣室,前面一点放着一张办公桌,漂亮的老板娘理惠通常就在那里“坐镇”。

铺王诞生记:多次转行的夫妻档远栋流行线是家夫妻档,老板是梅先生,理惠则是老板娘。

梅先生两口子都是江苏人,在地铁商城里“讨生活”的历史已经有8年了——在商城200多家店子里,比他们做得久的,也不过十几家。

远栋服饰的款式大多“介于少女装和休闲装之间”,所以光顾他们的顾客大多是中学生和大学生。

考虑到学生这种特殊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和消费层次,远栋的衣服大多是中挡的。

虽说2076离地铁站已经有了一段路,但凭借良好的服务和信誉以及独特的服饰,远栋还是很快就积累了一批人气。

不过据梅先生说,地铁商城里的各家店铺实际差得并不多,大家的生意都还算平均,虽说他要比一般的店铺生意要好,但也是“有限”。

据他介绍,每天远栋的客流量大约是一百二三十人,平均比一般的店铺要多出20、30人——这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来说,也算是相当大的差别了。

1995年,梅先生正式加盟徐家汇地铁商城,远栋流行线从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服装生意正式起步后,梅先生才发现这个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并不象他的几个朋友说得那么容易。

但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好。

梅先生没有说错,现在的远栋俨然已成为地铁商城里的一只鼎。

铺王生意经:三大法宝梅先生觉得,远栋的生意好,回头客多,首先要仰赖服装的款式好,上货快。

远栋的货源大多是从杭州和广州拿来的,梅先生说这是因为那边的款式确实不错,再者还可以避免和其他店铺拿到一样的货物。

远栋一般一个星期左右上一次货,几年合作下来,梅先生和供货商已经非常熟了,配合也就更默契了。

更让梅先生开心的是,如果远栋进的某种款式不受青睐,成了滞销货,供货商还会将其回收。

这样,“远栋”拿货的胆子就更大了。

另外,梅先生在远栋里还开了一个小饰品的柜台,他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吸引人气的方式。

做生意,梅先生最信奉的还是“顾客就是上帝”。

梅先生非常重视对进店顾客的服务。

最让顾客放心一点是,在远栋买衣服,完全可以三天内无条件退还商品,一星期内退换。

除了保证售后服务,远栋吸引人气的另一优势就是,顾客提出的要求,能满足的一定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