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1.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文字?
答:(1)文字起源于人类社会相当发达的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复杂的交际所提出来的要求。
(2)社会不断地发展,随着较大的氏族公社和部落公社的形成,社会生活渐渐复杂起来。
人们(特别是氏族或部落的领袖和长老们)需要记住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户口、财产、对外战争的情况、和其它氏族或部落订立的条约以及自己内部发生的大事,并且让后代子孙也知道自己祖先的历史;同时人们还要把命令或是某些事情告诉远方的人。
这样,只靠口说和心记就不行了,人们需要有一种方法把某些事情记下来(只是极简单、极粗略地记下来),帮助记忆,辅助口说的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3)古代人(或是现代落后的民族)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记事的方法——用实物记事和用图画记事。
再后来,由于社会再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更加丰富,社会交际的更加复杂,记事的实物和图画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们需要能代表语言、因而能把客观事物和思想精确而详细地记载下来的工具,也就是说需要真正的文字了。
2.文字同记事的实物和记事图画的关系怎样?
答:无论是记事的实物还是图画,都还不是文字。
它们虽然能够起一些辅助交际、帮助记忆的作用,但是不记录语言,不代表一定的词句。
利用实物来辅助交际太不方便。
不论如何加以改造,结绳、结珠或者讯木都不能记录语言中成千上万的词,并用以组成句子和文辞。
而记事图画所用的画的办法则比较好。
于是,古代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努力,把记事图画逐步
地加以简化、整理、充实,使它能代表具体的语言成分,有了读音。
这样,人们就创造了文字。
3.简单说明文字的发展过程?
答:(1)公元前一千多年,闪美特人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放弃了从词的意义入手(即描绘或用图形提示事物)来造字的方法,只去记录语言成分的读音;并把早期文字中的图形加以简化和整理。
拼音文字可以分为三种,即音节字母文字,辅音字母文字和音位字母文字。
(2)我们汉族的祖先,很早就意识到甲骨文中每个字是一个图画的缺点。
汉字发展到小篆,就已经开始把原来的图形改造成一定的笔划组成的形体,形成了一种过渡状态的东西。
而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的隶书,则已经摆脱了图形的束缚。
到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非拼音的汉字就显得更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汉字的非拼音状态终将结束,汉字必将改革成拼音文字。
(3)书写顺序的更动(过去一些自右向左书写或自上而下书写的文字,后来改为自左向右书写);字形日趋整齐、分明、美观;非拼音文字逐渐被整理成比较少的声符、意符,由它们构成整个的文字体系;拼音文字越来越便于连写等等。
(4)文字由图画式的变为非图画式的,由不是拼音的变为拼音的等等,是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4.汉字为什么必须改革?怎样改革?
答:(1)汉字必须改革的原因是:方块汉字还不是拼音文字,这是它的严重缺点。
方
块汉字记起来,写起来都很困难,这使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工作进行起来相当费事。
而且汉字在印刷、电报、打字、检字、索引等方面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汉字的非拼音状态终将结束,汉字必将改革成拼音文字。
(2)当前汉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普通话的普及是使用拼音文字的一个先决条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这三项任务的完成,不但有利于目前的文化建设,而且也将给汉字拼音化铺平道路。
5.简单说明来源于闪美特人字母的几种重要字母的情况。
答: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北方闪美特人的字母分成了三支。
其中迦南字母和希腊字母向西传播,阿拉马字母向东流传。
(1)迦南字母:采用这支字母的文字现在大多成了无人使用的古文字。
(2)希腊字母:希腊人接受了闪美特人的字母以后,经过了一番创造性的改革,制成了在文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希腊字母。
(3)阿拉马字母:阿拉马字母大约形成于公元前八世纪。
它的“后裔”很多,现在的分歧也相当大,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