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然后将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为 45g,接着他将液体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
的体积为 20cm3,最后测出剩下液体和烧杯总质量为 23g.则液体的密度为( )
A.1.25kg/m3
B.2.25 g/cm3
C.1.25g/cm3
D.1.1g/cm3
14.(2 分)已知酒精的密度为 0.8×103kg/m3,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
使天平再次平衡,这时移动游码的作用其实相当于

(4)天平横梁重新平衡后,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
(5)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 10ml 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
体积为
cm3。
(6)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7)若考虑Βιβλιοθήκη 块吸水,所测得的密度第2页(共10页)
B.撑杆跳高是利用了撑杆的弹性好
C.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D.电线的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11.(2 分)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 3:2,体积之比为 3:1,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
A.1:2
B.2:1
C.9:2
D.2:9
12.(2 分)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
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
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
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
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第7页(共10页)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他最后觉得需要移动游码才能
2.(2 分)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 柳絮飘舞
荷花飘香 B.
C.
雪花飞扬 D.
落叶纷飞 3.(2 分)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是稍
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4.(2 分)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 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小块土豆的密度(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23.(3 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 M 与桌面的夹角 α,会观察到悬线 OA 的
方向
(变化/不变);
(2)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重力方向
,建筑工人经常使用的
就是该
原理的应用。

(3)一瓶矿泉水的体积大约为 600

(4)植物油的密度约为 0.9

17.(2 分)去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低温冻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的水箱经常被冻
裂,原因是水箱中的水结冰后体积
,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18.(3 分)用铁钉分别用相同的力在石蜡块和铝板上刻画,石蜡块上的刻痕比铝板上的深,
141g,已知其中铜的质量为 89g.如图所示,将工艺品浸没在装有 40ml 水的量筒中,则
工艺品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以算出玉石的密度为
g/cm3(铜的密度为
8.9g/cm3)。
三、解答题(本题共 7 小题,共 43 分) 26.(6 分)3D 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 ABS
它们的质量不相同”的结论。
(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由上述实验结论我们引入了密度的概念。可见,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填“无关”或“有关”)。
30.(7 分)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N,所测物体的重力为
N。
第4页(共10页)
22.(3 分)小明测量土豆块的密度,他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土豆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
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土豆块的质量为
g.他用量筒测量土豆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这块土豆的密度为
g/cm3.将土
豆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土豆的密度
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
力;将 50ml 的水和 50ml 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
水与酒精的总体积为 95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此时混合液的密度
(大于、小于、等于)水的密度。
20.(2 分)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盐水、酒精的三个相同容器,液面的高低如图所示,
则甲液体是
,乙液体是

21.(2 分)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偏大/偏小)。
31.(8 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
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
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
不同。于是他找来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将乙弹簧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甲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外力关系的图象。
第8页(共10页)
拉力 F/N
0
1
2
3
4
长度 l/cm
5
15
25
35
45
伸长的长度△
0
10
20
30
40
l/cm
(1)手拉弹簧,弹簧会伸长,弹簧的这种改变叫做

(2)请在坐标图中作出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和所受外力关系的图象;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正确.)
1.(2 分)小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 际的是( ) A.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 5kg 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 1min C.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550N D.课桌的高度约 2m
说明铝的
(填一种物理性质)比石蜡大。用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 A(带正电)分
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 B 和 C,发现 B 被排斥,C 被吸引,则
带正电;用塑
料梳子梳干燥头发时,头发常会随梳子“飘”起来,越梳越蓬松,这是
现象。
19.(3 分)舒婷同学实验时将两滴水银互相接近时,发现它们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
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乙所示。 (1)已知体积为 10 厘米 3ABS 塑料的质量为 10.5 克,求这种材料的密度 ρ; (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是 42 克,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 V。
27.(6 分)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kg/m3,小明很想知道自己每天喝的牛奶是不 是纯牛奶。他和几位同学从实验室借来器材,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 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 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 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 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 200ml。
第6页(共10页)
计算这块石碑的质量和重力。g=10N/kg。 29.(6 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
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如表记录的是实验
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物质
序号
体积(cm3) 质量(g)
质量/体积(g/cm3)
(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的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和它所受的外力的关系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ρ=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水)。
(5)小明针对(4)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认为小华设计的操作过程有不妥之处,
你认为该不妥之处是:

32.(4 分)小明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时伸长大小

l
5
9
1.80
2
10
18
1.80
3
15
27
1.80

4
5
4
0.80
5
10
8
0.80
6
15
12
0.80
(1)分析表中实验序号 1 与 2(2 与 3、l 与 3)或 4 与 5(5 与 6、4 与 6)的体积与质量的
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

(2)分析表中实验序号:

,可归纳得出:“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24.(3 分)如图所示,图象 a、b 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则组成甲物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