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1.(3分)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 2.(3分)在2、0.3、227-、38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3分)下列各组数不是勾股数的是( )A .3,4,5B .6,8,10C .4,6,8D .5,12,134.(3分)已知点(1,3)P m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B .1m >-C .1m -D .1m -5.(3分)如图,已知ABC ∆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是(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乙和丙D .只有乙6.(3分)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一次函数y kx b =+与正比例函数(y kbx k =,b 为常数,且0)kb ≠的图象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7.(3分)4的平方根是 . 8.(3分)3.145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是 .9.(3分)(1,3)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的坐标是 .10.(3分)已知一次函数(1)2y k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1.(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 12.(3分)已知一次函数3y kx =+与2y x b =+的图象交点坐标为(1,2)-,则方程组32y kx y x b =+⎧⎨=+⎩的解为 . 13.(3分)如图,ABC ∆中,5BC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则AEG ∆周长为 .14.(3分)如图,函数3y x =-和4y ax =+的图象相交于点(,3)A m ,则不等式34x ax ->+的解集为 .15.(3分)若点(2,25)P a 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16.(3分)如图,长方形OABC 中,8OA =,6AB =,点D 在边BC 上,且3CD DB =,点E 是边OA 上一点,连接DE ,将四边形ABDE 沿DE 折叠,若点A 的对称点A '恰好落在边OC 上,则OE 的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计102分)17.(10分)(1)计算:02|13|(2019)(2)π-+-+-(2)解方程:2416x =18.(8分)已知y 与2x -成正比例,且当1x =时,2y =-.(1)求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2)当12x -<<时,求y 的取值范围.19.(8分)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在网格中画出△111A B C ,使它与ABC ∆关于y 轴对称;(2)点A 的对称点1A 的坐标为 ;(3)求△111A B C 的面积.20.(8分)如图,ABC ∆中,B C ∠=∠,点D 、E 在边BC 上,且AD AE =,求证:BE CD =.21.(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5AC =,4AB =,12CD =,13AD =,90B ∠=︒.(1)求BC 边的长;(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2.(10分)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为直线l .(1)若直线l 与正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平行,且过点(0,2)-,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2)若直线l 过点(3,0),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3,求b 的值.23.(10分)如图,某斜拉桥的主梁AD 垂直于桥面MN 于点D ,主梁上两根拉索AB 、AC 长分别为13米、20米.(1)若拉索AB AC ⊥,求固定点B 、C 之间的距离;(2)若固定点B 、C 之间的距离为21米,求主梁AD 的高度.24.(12分)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图中的折线表示小明行驶的路程()s km 与所用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试根据函数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途中停留了 h ,小明在停留之前的速度为 /km h ;(2)求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3)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华也从甲地沿相同路径匀速向乙地骑行,6t h =时,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求t 为何值时,两人在途中相遇.25.(12分)已知ABC∆.(1)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B∠的平分线和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点D、E分别是边BC和AB上的点,且CD BE=,连接OD,OE 求证:OD OE=;(3)如图,在(1)的条件下,点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BEF∆的周长等于BC 边的长,试探究AB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与EOF26.(14分)如图,一次函数4(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y kx k k且经过点(2,)C m.(1)当92m=时;①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②BD平分ABO∠交x轴于点D,求点D的坐标;(2)若AOC∆为等腰三角形,求k的值;(3)若直线42y px p=-+也经过点C,且24p<,求k的取值范围.2019-2020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计18分)1.(3分)下列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32、0.3、227-38()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0.3是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227-382,是整数,属于有理数.2共1个.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3.(3分)下列各组数不是勾股数的是( )A .3,4,5B .6,8,10C .4,6,8D .5,12,13【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解答】解:A 、222345+=,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B 、2226810+=,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C 、222468+≠,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是勾股数;D 、22251213+=,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及勾股数,解答此题掌握勾股数的定义,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ABC ∆的三边满足222a b c +=,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4.(3分)已知点(1,3)P m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B .1m >-C .1m -D .1m -【分析】根据第二象限点的坐标的特点,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解可得答案.【解答】解:点(1,3)P m +在第二象限,则10m +<,解可得1m <-.故选:A .【点评】此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各个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列出关于m 的不等式;进而求解.5.(3分)如图,已知ABC ∆的三条边和三个角,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 ∆全等的是(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乙和丙D .只有乙【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SAS 可以判定甲与ABC ∆全等,根据ASA 可以判定丙与ABC ∆全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3分)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一次函数y kx b =+与正比例函数(y kbx k =,b 为常数,且0)kb ≠的图象的是( )A .B .C .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由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分析可得k 、b 的符号,进而可得k b 的符号,从而判断y kbx =的图象是否正确,进而比较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可得:A 、由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可知0k <,0b >,0kb <;正比例函数y kbx =的图象可知0kb <,故此选项正确;B 、由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可知0k >,0b >;即0kb >,与正比例函数y kbx =的图象可知0kb <,矛盾,故此选项错误;C 、由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可知0k <,0b >;即0kb <,与正比例函数y kbx =的图象可知0kb >,矛盾,故此选项错误;D 、由一次函数y kx b =+图象可知0k >,0b <;即0kb <,与正比例函数y kbx =的图象可知0kb >,矛盾,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注意: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有四种情况: ①当0k >,0b >,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0k >,0b <,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0k <,0b >时,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0k <,0b <时,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7.(3分)4的平方根是 2±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 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 ,使得2x a =,则x 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2(2)4±=,4∴的平方根是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8.(3分)3.145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是 3.15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四舍五入法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3.145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是3.15,故答案为:3.15.【点评】本题考查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本题.9.(3分)(1,3)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的坐标是 (1,3)-- .【分析】坐标平面内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P 关于x 轴对称,可得出点Q 的坐标.【解答】解:根据坐标平面内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特点,得出点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Q 的坐标为(1,3)--,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平面内两个点关于x 轴对称的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难度适中.10.(3分)已知一次函数(1)2y k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1k < .【分析】一次函数y kx b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列不等式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1)2y k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0k ∴-<,解得1k <,故答案为:1k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y kx b =+,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0k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1.(3分)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50 ︒.【分析】利用两底角相等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求得底角.【解答】解:设底角为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80180x x ++=,解得50x =,所以一个底角为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底角相等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关于底角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2.(3分)已知一次函数3y kx =+与2y x b =+的图象交点坐标为(1,2)-,则方程组32y kx y x b =+⎧⎨=+⎩的解为 12x y =-⎧⎨=⎩. 【分析】根据两函数交点即为两函数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从而求出答案.【解答】解:一次函数3y kx =+与2y x b =+的图象交点坐标为(1,2)-,∴方程组32y kx y x b =+⎧⎨=+⎩的解为12x y =-⎧⎨=⎩. 故答案为12x y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满足解析式的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在函数的图象上的点,就一定满足函数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13.(3分)如图,ABC ∆中,5BC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 、BC 于点F 、G ,则AEG ∆周长为 5 .【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 EB =,GA GC =,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EA EB ∴=,同理,GA GC =,AEG ∴∆周长5EA EG GA EB EG GC BC =++=++==,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4.(3分)如图,函数3y x =-和4y ax =+的图象相交于点(,3)A m ,则不等式34x ax ->+的解集为 1x <- .【分析】以交点为分界,结合图象写出不等式34x ax ->+的解集即可.【解答】解:函数3y x =-经过(,3)A m ,33m ∴=-,解得1m =-,∴点A 的坐标为(1,3)-,由图可知,不等式34x ax >+的解集为1x <-.故答案为1x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 kx 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 kx 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关键是求出A 点坐标以及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15.(3分)若点(2,25)P a a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 的值为 1-或7- .【分析】根据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即点的横纵坐标相等或互为相反数,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25a a -=+或2250a a -++=,解得:1a =-或7a =-,故答案为:1-或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当点的横纵坐标相同或互为相反数的时候,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注意不要漏解.16.(3分)如图,长方形OABC 中,8OA =,6AB =,点D 在边BC 上,且3CD DB =,点E 是边OA 上一点,连接DE ,将四边形ABDE 沿DE 折叠,若点A 的对称点A '恰好落在边OC 上,则OE 的长为 3 .【分析】连接A D ',AD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4BC OA ==,3OC AB ==,90C B O ∠=∠==︒,求得3CD =,1BD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 D AD '=,A E A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AC BD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连接A D ',AD ,四边形OABC 是矩形,8BC OA ∴==,6OC AB ==,90C B O ∠=∠=∠=︒,3CD DB =,6CD ∴=,2BD =,CD AB ∴=,将四边形ABDE 沿DE 折叠,若点A 的对称点A '恰好落在边OC 上,A D AD ∴'=,A E AE '=,在Rt △A CD '与Rt DBA ∆中,CD AB A D AD =⎧⎨'=⎩, Rt ∴△Rt DBA(HL)A CD '≅∆,2AC BD ∴'==,4AO ∴'=,222A O OE A E '+=',2224(8)OE OE ∴+=-,3OE =,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计102分)17.(10分)(1)计算:02|13(2019)(2)π+--(2)解方程:2416x =【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非0实数的0次幂以及非0实数的负整数次幂计算即可;(2)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3112++32=;(2)2416x =,24x =,解得12x =,22x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8分)已知y 与2x -成正比例,且当1x =时,2y =-.(1)求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2)当12x -<<时,求y 的取值范围.【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代入计算即可.(2)利用函数表达式,依据x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y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1)y 与(2)x -成正比例,∴设(2)y k x =-,0k ≠,由题意得,2(12)k -=-,解得,2k =,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为24y x =-;(2)当2x =时,2240y =⨯-=,当1x =-时,246y =--=-,∴当12x -<<时,y 的取值范围为:60y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9.(8分)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1)在网格中画出△111A B C ,使它与ABC ∆关于y 轴对称;(2)点A 的对称点1A 的坐标为 (3,5)- ;(3)求△111A B C 的面积.【分析】(1)依据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到△111A B C ,使它与ABC ∆关于y 轴对称;(2)依据点A 的对称点1A 的位置,即可得到坐标;(3)依据割补法进行计算,即可得出△111A B C 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111A B C 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A 的对称点1A 的坐标为(3,5)-;故答案为:(3,5)-;(3)由题可得,△111A B C 的面积为1114414242316243722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对称轴的性质.20.(8分)如图,ABC ∆中,B C ∠=∠,点D 、E 在边BC 上,且AD AE =,求证:BE CD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A CEA ∠=∠,进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出ABD ACE ∆≅∆,则结论可得出.【解答】证明:AD AE =,ADE AED ∴∠=∠,BDA CEA ∴∠=∠,在ABD ∆和ACE ∆中B C BDA CEA AD AE ∠=∠⎧⎪∠=∠⎨⎪=⎩,()ABD ACE AAS ∴∆≅∆.BD CE ∴=,BE 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1.(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5AC =,4AB =,12CD =,13AD =,90B ∠=︒.(1)求BC 边的长;(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析】(1)5AC =,4AB =,90B ∠=︒,由勾股定理可得3BC =;(2)由已知可得ACD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的面积11345123622=⨯⨯+⨯⨯=. 【解答】解:(1)5AC =,4AB =,90B ∠=︒,3BC ∴=; (2)12CD =,13AD =,ACD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 的面积11345123622=⨯⨯+⨯⨯=.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为直线l .(1)若直线l 与正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平行,且过点(0,2)-,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2)若直线l 过点(3,0),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3,求b 的值.【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k =,再把点(0,2)-代入求出b 即可;(2)先求出一次函数y kx by =+轴的交点,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关于b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 的值.【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2k =,2y x b ∴=+,把点(0,2)-代入得:2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y x =-;(2)令0x =,则y b =,函数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13||32b⨯⨯=,即||2b=,解得:2b=±.【点评】本题考查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一定的综合性.23.(10分)如图,某斜拉桥的主梁AD垂直于桥面MN于点D,主梁上两根拉索AB、AC 长分别为13米、20米.(1)若拉索AB AC⊥,求固定点B、C之间的距离;(2)若固定点B、C之间的距离为21米,求主梁AD的高度.【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AB AC⊥,90BAC∴∠=︒,AB、AC长分别为13米、20米,22221320569BC AB AC m∴=++,答:固定点B、C569m;(2)21BC=,21BD CD∴=-,AD BC⊥,2222AB BD AC CD∴-=-,22221320(21)BD BD∴-=--,5BD∴=,222213512AD AB B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小明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图中的折线表示小明行驶的路程()s km 与所用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试根据函数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途中停留了 2 h ,小明在停留之前的速度为 /km h ;(2)求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3)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华也从甲地沿相同路径匀速向乙地骑行,6t h =时,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求t 为何值时,两人在途中相遇.【分析】(1)由图象中的信息即可得到结论;(2)利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即可;(3)根据题意求出小华的速度,再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1)小明在途中停留了2h ,小明在停留之前的速度为10/km h ;故答案为:2;10;(2)设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s kt b =+,420535k b k b +=⎧⎨+=⎩, 解得1540k b =⎧⎨=-⎩, ∴线段BC 的函数表达式为1540s t =-;(3)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015(64)50+⨯-=(千米),小华的速度为:50(61)10(/)km h ÷-=,10(1)20t -=,解得3t =.答:t为3时,两人在途中相遇.【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能够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并能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25.(12分)已知ABC∆.(1)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B∠的平分线和BC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点D、E分别是边BC和AB上的点,且CD BE=,连接OD,OE 求证:OD OE=;(3)如图,在(1)的条件下,点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BEF∆的周长等于BC 边的长,试探究ABC∠与EO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利用尺规根据要求作出点O即可.(2)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即可.(3)结论:2180=.首先证明EOF ABC∠+∠=︒.在CB上取一点D,使得CD BE∆≅∆,推出EOF FODOFE OFD SSS()∠=∠,再证明四边形BEOD对角互补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点O即为所求.(2)如图1中,连接OC.=,OB OC∴∠=∠,OBC OCB∠=∠,EBO OBC∴∠=∠,EBO DCO=,=,BO COBE CD∴∆≅∆,()OBE OCD SAS∴=.OE OD(3)如图2中,结论:2180∠+∠=︒.EOF ABC理由:在CB上取一点D,使得CD BE=.由(2)可知:OE OD=,++==++,BE BF EF BC BF DF CD∴=,EF DF=,OF OF∴∆≅∆,()OFE OFD SSS∴∠=∠,EOF FOD∆≅∆,OBE OCDBEO ODC∴∠=∠,∠+∠=︒,180ODC BDOBEO BDO∴∠+∠=︒,180∴∠+∠=︒,EOD ABC180∴∠+∠=︒.EOF ABC2180【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6.(14分)如图,一次函数4(0)y kx k k=+≠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且经过点(2,)C m.(1)当92m=时;①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②BD平分ABO∠交x轴于点D,求点D的坐标;(2)若AOC∆为等腰三角形,求k的值;(3)若直线42y px p=-+也经过点C,且24p<,求k的取值范围.【分析】(1)①由待定系数法可求解析式;②如图1,过点D作DE AB⊥于E点,可证BED BOD∆≅∆,可得DE DO=,3BE BO==,由勾股定理可求解;(2)由两点距离公式可求解;(3)由两个解析式组成方程组可求m与p的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1)①当92m=时,∴点9 (2,)2 C,∴9242k k=+,34k∴=,∴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334y x=+,②如图1,过点D作DE AB⊥于E点,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 ∴点(0,3)B ,点(4,0)A -4AO ∴=,3BO =,221695AB AO BO ∴=+=+, BD 平分ABO ∠,ABD DBO ∴∠=∠,且BD BD =,90BED BOD ∠=∠=︒,()BED BOD AAS ∴∆≅∆DE DO ∴=,3BE BO ==,2AE ∴=,222AD DE AE =+,22(4)4DO DO ∴-=+,32DO ∴=, ∴点3(2D -,0); (2)一次函数4(0)y kx k k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04kx k ∴=+,4x ∴=-,∴点(4,0)A -4AO ∴=,AOC ∆为等腰三角形4AO CO ∴==,22(20)(0)16m ∴-+-=,m ∴=±∴点(2,C ±,24k k ∴±=+k ∴=; (3)直线42y px p =-+与一次函数4y kx k =+交于点C ,∴24242m k k m p p =+⎧⎨=-+⎩ 31p k ∴=-+,24p <,2314k ∴-+<, 113k ∴-<-. 【点评】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点距离公式,勾股定理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