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 (4)3.1地形地貌 (4)3.2气候、气象条件 (5)3.3地质构造 (6)3.4水文地质 (6)四、施工准备工作 (8)4.1、技术准备 (8)4.2、现场准备 (8)4.3、主要劳动力配置 (10)4.4、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11)4.5、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1)4.6、施工进度计划: (12)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3)5.1、本工程主要施工工序 (13)平整场地、测量定位→抗浮锚杆施工。
(13)5.2、定位 (13)5.3、成孔 (13)5.4、清孔 (14)5.5、锚杆制作 (15)5.6、下锚 (15)5.7、注浆 (16)5.8、锚杆施工要求 (16)六、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17)6.1、质量保证体系 (17)6.2、质量保证措施 (20)(7)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和技术难点,将有针对性地对重点施工工序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20)6.3、建立检查及验收制度 (21)6.4、保证材料质量、物资供应、设备管理的措施 (22)6.5、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22)6.6、确保竣工验收和质量保修措施 (23)七、施工组织计划 (24)7.1、项目管理模式 (24)八、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保证措施 (25)8.1、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25)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 (26)8.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7)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9)9.1、施工作业场区管理 (29)9.2、环境、环保、卫生管理 (30)9.3、生活区管理 (31)十、工期保证措施 (32)一、编制依据1、《贵安新区马场科技商业综合体施工二标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2、《贵安新区马场科技商业综合体施工二标南、北地块底板结构平面图》,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3、相关技术规范及参考文献:(1)《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CECS22:9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地处贵安新区直管区南部核心区域,距贵阳市15KM,东邻城市主干道百马大道,南侧为黔中路,是进出贵安新区的重要门户和地标性城市综合体。
总建设用地面积84264㎡,总建筑面积:184856㎡。
项目分南、北两个地块,中间用现代式商业走廊相连。
南地块地下2层(-10m),地上裙楼4层,两栋塔楼各19层(73.75m),建筑面积:147746㎡;北地块地下2层(-10m),地上裙楼2层,1栋塔楼13层(66.8m),建筑面积:36388㎡。
1、本工程采用 4φ25抗浮锚杆加固。
共需布置施工抗浮锚杆南区149根+北区289根,共438根。
2、锚杆成孔直径为150mm,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Rat=360kN,锚杆钢筋布置详大样;3、锚杆入中风化白云岩深度不小于 4.5m,当探明锚杆穿过其他性状岩层时,可将该岩层厚度折算为中风化岩深度;4、固定用镀锌钢管φ30×3,长80mm,间距1.5米。
对中支架,4φ12,与纵筋焊接,间距不大于6米,且不少于3个。
三、地形、地质、水文及气象条件3.1地形地貌①地形、地貌场地是比较典型的岩溶谷底,整体地势较为平坦,构造以平缓向斜为主,残丘及少量峰林分布于岩溶谷底中,属低中山地貌。
勘察前场地标高1258-1281.641m。
相对高差达23.641m。
勘察期间,场地已开挖至设计标高,坑底基岩暴露。
北区:设计±0.00标高为1272.10m,-2F地下室地板设计标高为1262.10m;南区:设计±0.00标高为1271.00m,-2F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为1261.50m,-1F地下室底板设计标高为1265.40m。
②工程环境北区综合体南面与横三路相邻,北面与拟建综合体(一期)建筑相邻,东面与拟建综合体(一期)建筑相邻,西面与高端人才公寓相邻。
场地无地上与地下管网。
基岩出露,场地空旷。
南区综合体南面与横一路相邻,北面与横三路相邻,东面与拟建综合体(一期)建筑相邻,西面与拟建B组团建筑相邻。
场地无地上与地下管网。
基岩出露,场地空旷。
3.2气候、气象条件根据贵州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贵州省建筑气象标准》(黔DBJ22-01-89),拟建场区所处平坝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气温13℃~14℃;1月平均气温4℃,极端最低气温—10.7℃;7月平均气温22.4℃,极端最高气温34.1℃。
日均气温持续5℃以上的持续期262~285天,个别低热河谷地区可达300天,年平均无霜期273天,日均气温0℃以上的平均持续时间331~354天。
年平均降水量1298mm,最多年降水量1651.7mm,最少降水量为920.4mm。
灾害性气候主要为旱灾、涝灾、冰雹、倒春寒、春季绵雨。
场区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
场区内溪沟水及三岔河水为常年地表径流,山间冲沟属季节性雨源山区溪流,主要特点是:雨季突发性强,枯水季节断流或很小,流量变化大。
3.3地质构造①地质构造场地位于平坝复杂构造变形区内,在构造体系上属于川黔经向构造带的南部,地质构造以南北向构造为主。
场地位于马场向斜东翼,岩层产状为290°∠10°。
②节理发育节理主要有四组,①290°∠68°;②254°∠90°;延伸长度大于20m,张开大于3.0mm,铁质浸染,线密度大于3条/m;③7°∠80°;④117°∠90°。
延伸长度大于10m,张开大于3mm,具溶蚀痕迹,线密度大于3条/m。
表面平直光滑,铁质浸染,节理面呈铁锈色。
③地震及区域地壳稳定性据地震资料记载,贵阳市从1681年至1955年的两百多年间发生了十次有感地震,惠水、长顺、平坝、清镇县各发生一次至四次。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400万),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Ⅳ度,属于区域地壳较稳定区。
3.4水文地质1、置业正舟水泥搅拌站在南区泉水(SJ1井)附近打供水孔,第一口井为干孔,第二口井48.00m有水,但半天抽干。
对泉水(SJ1井)无影响。
2、场地西侧高端人才公寓315#钻孔处打抽水孔,孔径∮110孔深13.60m,∮90孔深10m,孔深23.60m。
即抽即干,主要为基岩裂隙水。
3、钻探过程中部分钻孔漏水,钻探施工结束24小时后对钻孔孔内水位观测,北区实测基坑水静水位标高1261.50m,南区实测基坑水静水位标高1260.27m。
4、南区ZK593号钻孔为原始地面上见溶洞(RD1),溶洞中的静水位水位标高为1259.524m。
采用2台R180清水泵抽水(供B组团钻探用水),103-106L/mine/台,连续4小时抽水,2台供抽水量206-212L/mine,水位降深4.50m。
综上所述:南、北区地下水具以下水文地质基本特征①补给条件: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场地白云岩为岩溶、裂隙水含水层,地表水岩石节理、裂隙渗入,形成滞水和潜水、局部具有承压性质。
②径流与排泄条件:场地南面基坑静水位标高1260.27m,北面基坑静水位标高1261.50m,高差0.82m。
南区岩溶水由南向北径流,补给南区基坑。
在南区基坑中多处泉水出现,其中QSD2号泉水流量较大,村民通过沿出水点开挖找到溶洞(RD1)。
③RD1溶洞中的静水位水位标高为1259.524m(平整场地已回填)。
现基坑静水位标高为1260.27m,静水位高程比2013年实测水位高0.74m。
究其原因是2013年以来,东面修筑了南北向的百马大道(道路宽70m),场地地势较低洼,地表水、地下水排泄不畅。
④场地基坑地下水多呈条带状管道流形式径流,地下水总体自东向西径流,场地地下水呈条带状管道流形式径流,无统一水位。
四、施工准备工作4.1、技术准备1)项目部人员会同甲方、监理、设计等各方有关人员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2)项目部有关人员编制好施工预算。
3)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4)制定出各种施工机具计划,主要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4.2、现场准备4.2.1钢筋加工机械本项目地下结构在现场设置4个钢筋加工厂,共配备12台GQ40型钢筋切断机、12台GW40型钢筋弯曲机、4台GT4/10型钢筋调直机,另外现场配备的30台电焊机和12台型号为YD-40C直螺纹套丝机,用于结构施工阶段钢筋的加工和焊接。
(1)GQ40型钢筋切断机,可加工钢筋直径范围为6-40mm,满足本项目需要。
(2)GW40型钢筋弯曲机,可加工钢筋直径范围为6-40mm,满足本项目需要。
(3)GT4/14型钢筋调直机,可加工钢筋直径范围为4-14mm,满足本项目需要。
(4)钢筋焊接机械,主要选择直流焊机和交流焊机,型号为AXI-500和BX2-500,用于现场钢筋的焊接加工。
(5)钢筋直螺纹套丝机,型号为YD-40C,本项目对于粗直径(直径≥20mm时)的钢筋进行剥肋直螺纹连接,主要采用套丝机对钢筋端头进行加工。
4.2.2生产、生活用水现场总水源由业主提供,南区水源位于现场南侧,北区水源位于现场南侧。
水源围绕项目场地一圈敷设,主管道为DN100,南北区现场共有2处水井。
主要用水区域:主要分布在现场加工区附近。
4.2.3电力供应南区施工以及项目办公用电取自施工现场东南角原一台400KVA 箱式变压器,北区施工用电取自施工现场东南角原一台630KVA箱式变压器。
项目生活区用电采用已有生活用电。
4.2.4临时用地项目无临时用地。
4.2.5施工现场准备1)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摸清工程场区的地质水文情况,查明并清除施工区域的地下障碍物,以及钻孔、排水、排浆对邻近建筑物、管线、道路的影响。
2)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做好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布置,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铺设临时施工的水、电线路。
3)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在施工现场准备好各种材料堆场。
4)现场安设好搅拌桩机、电焊机、切割机、搅浆桶、注浆机、钻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并调试正常。
4.3、主要劳动力配置劳动力组织在开工前三天必须准备好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相关工人,并对其进行班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主要劳动力配置计划(见配置表)劳动力配置表4.4、主要施工机械配置为了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考虑投入充足的施工机具,配备的主要机具有搅拌桩机2台、CYX-8地质钻机2台、注浆泵2台、搅拌桶2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