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产妇系统管理1

孕产妇系统管理1


服务内容
Biblioteka 3、孕晚期按产前检查项目详细记录先露情况, 纠正胎位,预测分娩方式,发现异常情况如妊 娠合并症、胎位不正等及时处理,培训孕妇产 前做好自我监护,预防早产、过期妊娠。 4、分娩期严密观察产程,科学接生,提高接 产质量,指导孕妇配合产褥期加强护理及新生 儿访视,指导母乳喂养,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 康检查,杜绝产褥感染。
孕产期保健

(四)孕期卫生指导的内容 1.生育时间的选择 2.孕产妇合理营养 3.孕产妇心理卫生 4.孕产妇自我监护知识 5.孕期需及时就诊的危险症状 6.分娩前准备及分娩配合 7.母乳喂养 8.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知识
孕产期保健



二、 分娩期保健 1.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护及产程处理。 2.避免:发生新生儿破伤风、子宫破 裂、产褥感染。 3.严格:观察产程、无菌操作、掌握 阴道检查指征、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4.预防: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 防出血、防窒息。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第二产程 1、产程观察 (1)每5~10分钟听胎心一次; (2)严密观察胎头下降程度; (3)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以加强产力; (4)若出现第二产程延长倾向,或胎儿窘迫,应及时查找原 因,尽快结束分娩。 (5)初产妇第二产程达2小时,无分娩征象者,应在观察胎 心情况下转诊或请上级帮助。 2、接产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产妇进入产房。 3、接产 4.新生儿处理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二)产程分期 总产程从规律宫缩开始到胎儿胎盘娩出 为止。全程分为三个产程及产后2小时的观察。 1.第—产程(宫颈扩张期) 从出现规律宫缩开 始到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 6—8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 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约需1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从胎儿娩出到胎盘 娩出,约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4.产后观察期 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5.血压 (1)每隔4~6小时测量一次; (2)有血压异常者,应增加测量次数; (3)血压150/100mmHg,无立即分娩征象者应护送上转。 6.破膜 (1)注意胎膜自然破裂时间,并记录; (2)破膜后立即听胎心,至少1分钟。注意宫缩后立即听胎心有无 减速; (3)观察羊水性状、颜色、量,羊水若为淡黄色为Ⅰ°度污染;深黄 色或绿色为Ⅱ°度污染;黄绿色,粘稠混浊为Ⅲ°度污染。无论羊水污 染或胎心异常,均应立即吸氧,并查原因,注意有无脐带脱垂; (4)羊水清亮而胎头浮,需卧床休息,以防脐带脱垂; (5)破膜超过12小时尚未分娩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6)破膜24小时未临产者,取卧位护送上转。
孕产期保健



(二)孕中期保健(妊娠13周~不满28周) 1.每隔4周产前检查一次,有异常者增加复诊次数。 2.询问孕妇健康情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 3.测体重、血压、检查有无水肿或血压升高趋势,孕20 周时复查尿蛋白。 4.测量宫底高度、腹围、听胎心,28周起绘妊娠图(图1), 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5.有条件者,孕18~24周做超声产前诊断。 6.提供营养及心理保健指导,纠正贫血,补铁补钙。 7.孕26周左右筛查血糖,无条件者可检查尿糖。 8.此期胎儿感觉神经细胞发育,用药不当可造成耳聋等, 应当注意避免听力损伤。 9.发现高危孕妇转上级医院诊治。
管理程序



3、孕妇持《手册》住院分娩,并将手册交分 娩单位填写分娩及产后母婴情况,手册由产妇 带回休养地交村保健员预约产后访视日期。 4、产后42天健康检查后,由检查单位收回手 册交乡镇卫生院。 5、乡镇卫生院进行统计、分析,定期上报县 妇幼保健院,由县妇幼保健院汇总有关资料, 逐级上报。
服务内容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3、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1)通过肛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和判断胎先露下降程度,整个产程 肛查次数不宜超过10次。 (2)宫口开大3cm以前,每4小时查一次;宫口开大4cm以后,每2小 时查一次;经产妇及宫缩频繁者,应缩短检查间隔;宫口开大至10cm为 宫口开全; (3)胎头颅骨最低点在坐骨棘水平,以“0”表示;在坐骨棘平面以 上,以“-1”表示;在坐骨棘平面以—下,以“+1”表示,依次类推; (4)产程进展缓慢,肛查不清楚者,应在消毒下作阴道检查; (5)宫口开大情况和胎先露下降程度应作记录,并应记录在产程图 上; (6)产程进展不顺利,宫口扩张或胎先露下降缓慢或停滞应护送上 转。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一)原则上乡级卫生院应负责正常产处理; (二)产科应24小时值班接诊; (三)乡级卫生院应尽量为孕产妇和家属提供良 好的待产条件; (四)对所有的住院分娩均应有接产记录和登记; (五)由于许多危险情况是突然发生的,所以对 每次接生均应做好母婴急重症的抢救及转诊准备; (六)对孕产妇及其家庭人员进行住院分娩的健 康教育。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4.胎心 (1)宫口开大3cm以前,每隔1—2小时听 胎心一次;宫口开大3cm至开全,每15—30分 钟听胎心一次。 (2)在宫缩间歇时听胎心,每次听胎心1 分钟,听胎心后应记录。 (3)正常胎心率为120—160次/分,规 律。 (4)出现胎儿窘迫无立即分娩征象者, 应护送上转。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四、产程观察与处理 (—)原则 以孕产妇及胎婴儿为中心,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服务。 1.必须要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 书》,能处理正常分娩,能识别异常情况的医生处理产程。 2.医务人员应热情、和蔼,友好服务每一位产妇。 3.在产程中产妇处在体力消耗、精神紧张状态,应给予精神、 体力及心理的全面支持。 4.产程中母婴处在应激状态,许多危险因素可加重或突然发生, 因此观察要仔细、严密,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恰当处理,避免医源性危 险因素发生。 5.原则上乡卫生院处理正常分娩,产程中出现异常者,应及时 转上级医院或请上级医院医生协助处理。 6.每次接生前应做好转运的准备,如人员、交通工具、转运 用 的器械及药品等。 7.孕期应对孕产妇及家属进行住院分娩的健康教育。
服务内容

系统保健服务:包括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孕 产期危险因素筛查及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 视等内容。早孕建卡(孕12周内建卡),产前 检查(不少于5次),产后访视(不少于3次)。
孕产期保健



一、 孕期保健 (一)孕早期保健(妊娠12周内) 1.对孕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早建立孕产 妇保健册(卡)。 2.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量身高、测体重 及基础血压。对有合并症的孕妇应请上级医院会诊,对不宜妊娠 者应及早转诊。 3.进行盆腔检查,确定孕周,了解内外生殖器有无影响 妊娠、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 4.常规化验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 型、尿常规、尿糖、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有条件者可进行白 带滴虫、霉菌等的检查。 5.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对高危孕妇实施管理,专册登记, 无条件治疗时,应及早转送上级单位诊治。
孕产期保健







(三)孕晚期保健(孕28周以后) 1.孕28周后,每隔2周产前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有异常者增加产 前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治疗。 2.询问孕妇有无头痛、眼花、水肿、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了解胎动情况。 3.测量体重、血压、计算平均动脉检查有无水肿,每次查尿蛋白,有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危险因素者,积极进行预防。 4.查胎位,发现胎位异常及时纠正。 5.听胎心,如有异常及时转诊。 6.指导孕妇自行监测胎动。 7.测量宫底高度、腹围、注意羊水量、胎儿大小、绘妊娠图。 8.复查血红蛋白,积极纠正贫血。 9.孕28周行骨盆测量。 10.孕34周左右行B型超声检查胎儿发育,胎盘脐带有无异常,羊水情况。 11.孕38周后检查胎先露人盆情况,了解头盆关系,并根据全面情况预测分娩 方式,决定分娩地点,提出产时注意事项并做好分娩准备工作。 12.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介绍临产症状及去医院时机。
孕产妇系统管理
维西县妇幼保健院
孕产妇系统管理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从确诊妊娠开 始,到产后42天之内,以母子共同为监 护对象,按照各期所规定的一些必检必 查项目,进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 导,并及时发现高危情况,及时转诊治 疗和住院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的系统管理。
管理程序


1、村保健员、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 怀孕妇女,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 行早孕检查和宣传,并对妊娠妇女进行高危 筛查。 2、将《手册》交孕妇本人,告知在指 定的村保健员、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 进行产前检查,并详细填写检查结果。在产 前检查中发现有高危因素产妇,及时进行高 危评分,高危孕妇重点登记管理,并在《手 册》右上角划红色“△”为记。
正常分娩助产技术



三、临产识别 (一)临产先兆 出现临产先兆症状预示孕妇不久 将临产,主要为: 1.不规则子宫收缩 在真正临产前可出现宫缩 间隔不规则、收缩时间较短的不规则宫缩,这种宫缩 不伴有宫颈管消失和宫口开大。 2.见红 真正临产前1—2天可出现阴道有少量 血性粘液排出,这是分娩即将开始的象征。 (二)临产诊断 临产开始的主要标志为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 并逐渐增强,持续30秒以上,间隔5—6分钟。同时伴 有进行性的宫颈管消失、宫口开大和胎先露下降。


1、孕早期对怀孕妇女做到早发现、早检查、 早确诊,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检查孕期 合并症,进行优生优育,预防先天畸形,孕期 保健指导,测体重、身高、基础血压,查尿常 规、血型、血色素、肝功,计算预产期。 2、孕中期测宫高、腹围、骨盆,听胎心,辅 助B超检查,注意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指导孕 期卫生及孕妇饮食,筛出高危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