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产妇系统管理PPT医学课件

孕产妇系统管理PPT医学课件







二、接产准备 (一)产房应每周常规空气消毒一次(紫外线灯照射1 小时); (二)产包及有关器械应每周消毒一次(高压蒸汽灭 菌); (三)接生人员必须经过接生和基本急救的培训; (四)常规准备有关急救设备和药品; (五)接生前消毒产床,更换床单,检查产包日期; (六)保持室内温度22—26℃;





(一)原则上乡级卫生院应负责正常产处理; (二)产科应24小时值班接诊; (三)乡级卫生院应尽量为孕产妇和家属提供良好的 待产条件; (四)对所有的住院分娩均应有接产记录和登记; (五)由于许多危险情况是突然发生的,所以对每次 接生均应做好母婴急重症的抢救及转诊准备; (六)对孕产妇及其家庭人员进行住院分娩的健康教 育。

3、孕妇持《手册》住院分娩,并将手册交分 娩单位填写分娩及产后母婴情况,手册由产妇 带回休养地交村保健员预约产后访视日期。 4、产后42天健康检查后,由检查单位收回手 册交乡镇卫生院。 5、乡镇卫生院进行统计、分析,定期上报县 妇幼保健院,由县妇幼保健院汇总有关资料, 逐级上报。

1、孕早期对怀孕妇女做到早发现、早检查、 早确诊,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检查孕期 合并症,进行优生优育,预防先天畸形,孕期 保健指导,测体重、身高、基础血压,查尿常 规、血型、血色素、肝功,计算预产期。 2、孕中期测宫高、腹围、骨盆,听胎心,辅 助B超检查,注意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指导孕 期卫生及孕妇饮食,筛出高危因素。

3、孕晚期按产前检查项目详细记录先露情况, 纠正胎位,预测分娩方式,发现异常情况如妊 娠合并症、胎位不正等及时处理,培训孕妇产 前做好自我监护,预防早产、过期妊娠。 4、分娩期严密观察产程,科学接生,提高接 产质量,指导孕妇配合产褥期加强护理及新生 儿访视,指导母乳喂养,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 康检查,杜绝产褥感染。








(三)孕晚期保健(孕28周以后) 1.孕28周后,每隔2周产前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有异常者增加产 前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治疗。 2.询问孕妇有无头痛、眼花、水肿、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了解胎动情况。 3.测量体重、血压、计算平均动脉检查有无水肿,每次查尿蛋白,有妊娠期高 血压疾病危险因素者,积极进行预防。 4.查胎位,发现胎位异常及时纠正。 5.听胎心,如有异常及时转诊。 6.指导孕妇自行监测胎动。 7.测量宫底高度、腹围、注意羊水量、胎儿大小、绘妊娠图。 8.复查血红蛋白,积极纠正贫血。 9.孕28周行骨盆测量。 10.孕34周左右行B型超声检查胎儿发育,胎盘脐带有无异常,羊水情况。 11.孕38周后检查胎先露人盆情况,了解头盆关系,并根据全面情况预测分娩 方式,决定分娩地点,提出产时注意事项并做好分娩准备工作。 12.帮助孕妇做好母乳喂养的身心准备,介绍临产症状及去医院时机。


系统保健服务:包括早孕建卡、产前检查、孕 产期危险因素筛查及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 视等内容。早孕建卡(孕12周内建卡),产前 检查(不少于5次),产后访视(不少于3次)。





一、 孕期保健 (一)孕早期保健(妊娠12周内) 1.对孕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确诊、早建立孕产妇保 健册(卡)。 2.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体格检查、量身高、测体重及基 础血压。对有合并症的孕妇应请上级医院会诊,对不宜妊娠者应及早 转诊。 3.进行盆腔检查,确定孕周,了解内外生殖器有无影响妊娠、 分娩的疾病并给予适当处理。 4.常规化验包括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型、 尿常规、尿糖、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有条件者可进行白带滴虫、 霉菌等的检查。 5.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对高危孕妇实施管理,专册登记,无 条件治疗时,应及早转送上级单位诊治。

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从确诊妊娠开始, 到产后42天之内,以母子共同为监护对象, 按照各期所规定的一些必检必查项目,进 行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并及时发 现高危情况,及时转诊治疗和住院分娩, 以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的系统管理。
1、村保健员、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 怀孕妇女,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 行早孕检查和宣传,并对妊娠妇女进行高危 筛查。 2、将《手册》交孕妇本人,告知在指 定的村保健员、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 进行产前检查,并详细填写检查结果。在产 前检查中发现有高危因素产妇,及时进行高 危评分,高危孕妇重点登记管理,并在《手 册》右上角划红色“△”为记。





(四)孕期卫生指导的内容 1.生育时间的选择 2.孕产妇合理营养 3.孕产妇心理卫生 4.孕产妇自我监护知识 5.孕期需及时就诊的危险症状 6.分娩前准备及分娩配合 7.母乳喂养 8.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知识



二、 分娩期保健 1.加强:高危孕产妇监护及产程处理。 2.避免:发生新生儿破伤风、子宫破裂、 产褥感染。 3.严格:观察产程、无菌操作、掌握阴道 检查指征、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4.预防:防滞产、防感染、防产伤、防出 血、防窒息。






三、临产识别 (一)临产先兆 出现临产先兆症状预示孕妇不久将临 产,主要为: 1.不规则子宫收缩 在真正临产前可出现宫缩间隔 不规则、收缩时间较短的不规则宫缩,这种宫缩不伴有宫 颈管消失和宫口开大。 2.见红 真正临产前1—2天可出现阴道有少量血 性粘液排出,这是分娩即将开始的象征。 (二)临产诊断 临产开始的主要标志为出现有规律的子宫收缩,并逐 渐增强,持续30秒以上,间隔5—6分钟。同时伴有进行 性的宫颈管消失、宫口孕中期保健(妊娠13周~不满28周) 1.每隔4周产前检查一次,有异常者增加复诊次数。 2.询问孕妇健康情况,了解胎动出现时间。 3.测体重、血压、检查有无水肿或血压升高趋势,孕20周时 复查尿蛋白。 4.测量宫底高度、腹围、听胎心,28周起绘妊娠图(图1),观 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5.有条件者,孕18~24周做超声产前诊断。 6.提供营养及心理保健指导,纠正贫血,补铁补钙。 7.孕26周左右筛查血糖,无条件者可检查尿糖。 8.此期胎儿感觉神经细胞发育,用药不当可造成耳聋等,应 当注意避免听力损伤。 9.发现高危孕妇转上级医院诊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