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四) 需要向原中标人采购工程、 货物或者服务,否则将影响施工或者 功能配套要求;
(五) 国家规定的其他特殊情形。
招投标法解读PPT(1)
链接
《招投标法》第六十六条 涉及国家
安全、国家秘密、抢险救灾或属于利 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使用 农民工等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招标 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 行招标。
作人员有渎职、滥用职权行为如何处罚作出 规定。
7 附则 主要对《实施条例》与其他法律法规冲突时 (3条) 的解决办法与施行日期做出规定。
招投标法解读PPT(1)
第三部分
《实施条例》亮点解读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一、 招 标 环 节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七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需 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依法必须 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范围、招标组 织形式应当报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审批、 核准。 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应当及时将审 批、核准确定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 招标组织形式通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五) 限定或者指定特定的专利、 商标、品牌、原产地或者供应商; (六)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 非法限定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的所有制形式或者组织形式;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七) 以其他不合理条件限制、 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解读
该条款是针对虚假招标的规定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审查的,应当发布 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资格预 审公告和招标公告,应当在国务院发 展改革部门依法指定的媒介发布。
在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项目 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 应当一致。
招投标法解读PPT(1)
解读
《条例》规定资格预审公告及招标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对比
《招投标法》第九条 招投标项目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手续的,应当先 履行审批手续,取得批准。
《条例》较《招投标法》对需审批前置
的招投标项目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明确了审批前置项目的“招标范围、招 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应当报审批部 门批准。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对比
《条例》较《招投标法》补充规定
了可以不进行招标的5种法定情形,除 此之外,都应当进行招标,进一步明 确了应当招标的范围,可有效防止 “规避招标”的行为发生。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十五条 公开招标的项目, 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
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规
定有效防止上述“明招暗定”行为 的发生,有利于所有投标人有效参 与竞争,保证招投标的公开、公平、 公正。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二十六条 招标人在招标文
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的,投 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 单位,以现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 保证金应当从其基本账户转出。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三、出台的意义
制定出台《实施条例》,是落实中央部 署、推动工程建设领域反腐败长效机制建设 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招标投标领域突出 问题、促进公平竞争、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一 项重要举措。
招投标法解读PPT(1)
第二部分
《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
公告必须在指定媒体发布,有助于杜绝 招标人为达到排挤特定投标人的目的, 故意在当地媒体或者发行范围小的媒体 发布信息的行为。有效的将招标信息广 泛公布,使更多的投标人知晓、参与投 标活动,开展广泛竞争,进而有利于行 业良性发展。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十六条 招标人应当按
照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投标 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发售资格预 审文件或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或 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5日。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三十九条 禁止投
标人相互串通投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投标
人相互串通投标: (一) 投标人之间协商投标报
价等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二) 投标人之间约定中标人; (三) 投标人之间约定部分投标 人放弃投标或者中标; (四) 属于同一集团、协会、商 会等组织成员的投标人按照该组织 要求协同投标;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九条 除招投标法第六十六
条规定的可以不进行招标的特殊情况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进行招标:
(一) 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 专有技术;
(二) 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 产或者提供;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三) 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 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 生产或者提供;
招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以 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或 者投标人: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一) 就同一招标项目向潜在投 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有差别的项目 信息; (二) 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 条件与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 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三)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 以特定行政区域或者特定行业的业 绩、奖励作为加分条件或者中标条 件; (四) 对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 采取不同的资格审查或者评标标准;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十七条 招标人应当合
理确定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 间。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提交 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资格 预审文件停止发售之日起不得少于5 日。
招投标法解读PPT(1)
解读
实践中招标人为了排挤外地投 标人,故意将招标文件的发售时 间缩短,使外地投标者来不及前 往购买招标文件。
招投标法解读PPT(1)
2020/11/20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一、《实施条例》的立法背景 二、《实施条例》的主要内容 三、《实施条例》亮点解读
招投标法解读PPT(1)
第一部分
《实施条例》的立法背景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一、我国招投标制度的发展历程 首次提出 ➢ 1980年,国务院在《关于开展和 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中首 次提出,为改革现行经济管理体制, 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竞争,“对一些 适宜于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 目,可以试行招投标方法”。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四)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 载明的项目管理成员为同一人;
(五)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文件 相互混装;
(六) 不同投标人的投标保证 金从同一单位或者个人的账户转 出。
招投标法解读PPT(1)
解读
《招投标法》只是对“投标人不
得相互串通投标报价”做出原则性 的规定;
《条例》较《招投标法》列举出
解读
《条例》较“办法”进行了更改:
“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但 不限制最高数额。
这可能会使投标保证金的数额增多, 巨额的投标保证金,将使投标人的违约 成本显著增加,继而会敦促投标人诚信、 规范操作。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三十二条 招标人不得以 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 或者投标人。
招标人不得挪用投标保证金。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对比
《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招标投标办法》 第二十七条 投标保证金一般不得超
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百分之二,但最高 不得超过八十万元人民币。
(该《办法》原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 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中国民航总局联合下发)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十一条属于和视为串通投标的行为, 在禁止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方面作 出了更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
招投标法解读PPT(1)
法条
《条例》第四十一条 禁止
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
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一) 招标人在开标前开启投标 文件并将有关信息泄漏给其他投 标人; (二) 招标人直接或者间接向投 标人泄露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 等信息; (三) 招标人明示或者暗示投标 人压低或者抬高投标报价;
招投标法解读PPT(1)
解读
该条款是针对实践中,招标人 对本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却以 法律规定不明确为借口规避公开 招标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应当 公开招标的项目范围 。
招投标法解读PPT(1)
凡属国有资金占控股或者主导地 位的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除因技术 复杂、有特殊要求或者只有少数潜在 投标人可供选择等特殊情形不适宜公 开招标的以外,都应当公开招标;
招投标法解读PPT(1)
二、出台背景(必要性)
v 认真总结招标投标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制定出 台配套行政法规,将法律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增强 可操作性;
v 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充实完善有关规定,进一步 筑牢工程建设和其他公共采购领域预防和惩治腐败 的制度屏障,维护招标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
(摘自)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负责人就《实施条例》 的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为什么要制定《条例》”
序号 各章名称
内容
1 总则 主要为进一步明确招投标法的适用范围、 (6条) 对中央和地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协调和 监督部门作出明确规定。
2 招标 主要对需审批前置的招标项目、可以邀请 (25条) 招标的情形、可以不招标的情形、招标代 理机构的资格和招标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 作出细化规定。
3 投标 主要对投标人的权利义务、投标人相互串 (11条) 通投标情形、招标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情 形、弄虚作假投标情形等做出细化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