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编辑试题二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信息的价值判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用性等方面。
2. 从结构上分,标题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 一条新闻通常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
4. 稿件的修改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Internet
2.位图图像
3.网络频道
4.网络时评
5.超文本标记语言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要叙述网络编辑的特点。
2.请简要叙述网络信息筛选的原则。
3.请简要叙述对网络信息的差错防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请简要叙述网络稿件标题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详细阐述对频道服务对象的把握。
2.请详细阐述网络社区的基本功能。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网络舆论的兴起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曾说:“互联网的崛起,是媒体格局中最为深刻的变化。
目前,我国报纸和期刊不到1.2万家,而网站则有320万家,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凸现。
”
2009年12月27日上午,曹操墓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据悉,曹操墓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
至此,曹操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破解。
历史上关于曹操墓总说纷纭,七十二疑冢、许昌城外、漳河水底、铜雀台下,一千多年来,曹操墓到底在哪里,谜团重重。
从当日起,截至1月15日,国内纸媒关于曹操墓被发现的报道约1 838篇,其中1月1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确认“曹操墓”后,纸媒报道增加42篇。
但网友帖文数量更为惊人,仅新浪博客就有相关博文495 573篇,其中考古所论坛确认后一夜之间又增加12.7万篇。
新浪网关于曹操墓博文报道的局部截图如图10-1所示。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试题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真实性权威性实效性趣味性
2.主题引题副题
3.导语主体
4. 绝对性修改相对性修改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Internet:中文译为互联网,音译为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
它不仅是一个多媒体的通信媒介,也是一个无限的信息资源。
它是由成千上万个不同规模的网络通过自愿原则采用TCP/IP协议互相连接起来的一个巨型计算机网络。
2.位图图像:在技术上称为栅格图像,是使用颜色网格(也就是常说的像素)来表现的图像。
3.网络频道:是指各种网站在首页信息的基础上,设立的专门信息内容。
4.网络时评:即是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某一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或事件,迅速、及时地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的文体。
5.超文本标记语言:简称HTML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它是为“网页创建和其他可在网页浏览器中看到的信息”设计的一种标记语言。
HTML 被用来说明结构化信息,如标题、段落和列表等;也可用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文档的外观和语义。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网络编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职能身份的多重性;
业务手段的多样性;
工作时间的自主性;
与读者关系的交互性。
2.请简要叙述网络信息筛选的原则
真实、新鲜原则;
及时、适时原则;
精练、准确原则;
全面、平衡原则。
3. 请简要叙述对网络信息的差错防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对网络信息的差错防治,主要包括识别假新闻、严格避免政治性差错、预防偏见和易引起纠纷的差错、字词修改、行文格式的统一等。
4.请简要叙述网络稿件标题的特点。
网络稿件的标题主要有以下特点:题文分离、长短适中、单行标题、实题为主。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请详细阐述对频道服务对象的把握。
读者是网站最终的服务对象,频道服务对象既应与网站服务对象保持一致,又须兼顾自身的个性。
网站的读者定位是由网站生存环境中各项因素的变化,以及网站自身因素的变化决定的。
制定编辑方针时,首先要选择正确的目标读者。
所谓目标读者,是指网站希望其能够成为自己读者的人群。
这一人群的发现和选择要依靠对环境因素的分析、对市场走势的预测特别是对网站消费需求的预见。
如果掌握的信息不足或者对于信息的处理不当,都会导致决策错误。
比如,有的网站将自己的目标读者定位于白领阶层,却没有充分调查白领阶层在本地区的人口状况。
结果,由于这类读者数量太少,制约了网站的访问量,也不能吸引广告,导致网站难以正常运行。
因为读者的结构往往是多元组合,所以不仅要确定目标读者的总体范围,还要进一步确定读者群的组成类别。
2.请详细阐述网络社区的基本功能。
一般来说,一个网络社区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一)论坛
论坛也称为电子公告板(BBS),是虚拟网络社区必不可少的功能。
社区中大量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BBS完成的,会员通过张贴信息或者回复信息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
有些简易的社区甚至只有一个BBS系统。
BBS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册。
通过填写个人的部分或者全部信息完成注册,网络读者在论坛上拥有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名字,也叫昵称。
(2)登录。
网络读者使用注册成功的用户名和密码,再次输入进论坛页面提供的登录窗口,论坛数据库系统提示登录成功后,即可使用论坛的各项功能。
(3)浏览帖文。
网络读者登录论坛后,即可点击论坛网页,阅读论坛上的帖文、其他网友会员交流讨论的各类话题内容和活动信息。
(4)上传帖文。
读者登录论坛后,直接填写自己想表达的文字内容,即可上传到论坛上,同时可以通过上传方式参与其他网友的话题讨论。
(二)聊天室
通过聊天室,在线会员可以实时交流,一些对某些话题有共同兴趣的网友通常可以利用聊天室进行深入交流。
(三)讨论组
如果一组会员需要对某些话题进行交流,往往可以成立讨论组。
通过基于电子邮件的讨论组,能使会员之间的交流变得非常方便,而且有利于形成大社区中的专业小组。
(四)免费邮件
为了避免不同邮件提供商电子邮件之间通信的时间差甚至相互屏蔽的现象,经常在同一社区的成员在交流时,往往倾向于使用该社区提供的免费邮件(web mail)。
(五)即时信息
会员之间若都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信息,会使大家感到比较烦琐,如果给在线成员提供一种类似于QQ的即时信息交流工具,将为会员的交流提供更大的方便。
(六)留言系统
所有的会员不可能随时都保持在线,如果错过了与网友同时在线交流的时间,留言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七)回复通知
如果会员在论坛上发的帖子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复,而他本人又不能经常上网查看时,就需要回复通知功能,将别人回复的信息发送到其指定的电子邮箱中。
(八)信息定制
网络社区可以提供管理者与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会员之间的多向交流。
管理者可能有许多信息要向会员发布,应该允许会员定制自己需要的信息。
(九)博客
博客(blog)不仅可以较为完整和详细地表达会员的观点和个性,同时也为会员宣传自己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渠道。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作为传统媒体,因为受到传播形式、传播载体等各方面的限制,其影响力相对是有限的。
而网络媒体则可以克服传统媒体的传送障碍,通过网络言论迅速传播,聚集人气,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
网络舆论的价值表现在其回归了舆论的本质——真正来自于公众的舆论,网络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务发表的观点和意见,这些观点和意见是公众的利益、兴趣和愿望所在,公众凭借他们表达自身的利益和需求。
网络舆论吸纳了更多的舆论主体,使公众的舆论表达成为可能,以更为透明、公开的形态让各种声音在网络空间中交锋、碰撞。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论更为生动、更为鲜活地反映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