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云同学个性化教学设计年级:九教师: 周素进科目: 化学
班主任:张老师日期: 2013/8/27 时段: 13:00-15:00 课题氧气的制法
教学目标1.掌握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步骤及其注意点,学会氧气的检验及验满
2.掌握双氧水制氧气的步骤及其注意点,掌握催化剂的定义
重难点两种制氧气的方法
考点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
知识点剖析
序号知识点预估时间掌握情况
1 高锰酸钾制氧气60 min
2 双氧水制氧气60 min
今日授课●新课○复习课知识点难易度○难○较难●简单
学员课堂表现理解程度及互动亮点
精神状态及配合程度
下次课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
氧气的制法
1. 高锰酸钾制氧气
药品:高锰酸钾 发生装置:课本P35图2-8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反应原理: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
22424O MnO MnO K KMnO ++−→−∆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操作错误可能造成的后果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不到气体
装入药品 将高锰酸钾粉末铺在试管底部,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固定试管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
加热 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 收集的气体不纯
先将导气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水槽中的水沿导管回流到热
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注意点:
(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端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较差。
(2)伸入试管的导管不宜过长,否则排不尽试管内的空气,使得收集的氧气不纯。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 双氧水制氧气
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 发生装置:课本P36图2-9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
排水法
反应原理:氧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22222H O O H O MnO +−−→−
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
漏斗活塞,谁不能持续滴下,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较差)
(2)先装二氧化锰 (3)塞好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 (4)固定锥形瓶 (5)收集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做催化剂。
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例1: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根据图形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图形中的明显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形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错误改正后,进行实验:
(3)往容器中装入高锰酸钾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4)给试管加热的方法正确的是: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集氧气最适宜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氧气瓶收集满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氧气完毕,停止实验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例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如果不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能产生氧气B、生成氧气的速率慢
C、产生氧气的总量减少D、反应就不能进行
例4: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减慢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必须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例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
例6: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
班主任签字: ___________ 日期
C 、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D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
例7: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
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
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
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反应式: ;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 、B 、C 哪个旋钮: ;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 ;(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
课后作业
课堂反馈: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