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

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

初期支护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五册》及相关设计资料;(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4)《隧道工程标准化施工指南》;(5)吉河高速《隧道工程施工指南》;(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施工方案1、钢拱架(1)钢拱架加工及安装①钢拱架的加工和存放采用图纸设计型号工字钢加工而成,段与段之间用钢板焊接,采用螺栓连接。

场地用砼硬化,精确抹平,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

型钢弯制结合隧道开挖方法按照隧道断面曲率分节进行弯制,弯制完成后,先在加工场地上进行试拼,试拼满足要求后编号堆放,以免混乱。

各节格栅钢拱架拼装,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要求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钢拱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

②钢架支撑安装根据测量放样的位置安设钢拱架,纵向间距按图纸设计要求每榀安装,各节钢拱架通过钢板、螺栓连接,连接板密贴。

安装前应清除各节钢拱架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保证各节钢拱架在全环封闭之前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钢拱架纵向连接采用φ22钢筋,环向间距1m。

拱部钢拱架安装后,钢拱架暂时不能全断面封闭成环,无法座落在坚实的基岩上,因此,拱部钢拱架必须采取锁脚措施,将钢拱架两底脚牢固锁定,以防止钢架下沉或两底脚回收,钢支撑锁脚采用两根Φ25锁脚锚杆锁定,压注水泥砂浆浆液进行锚固。

2、锚杆采用φ22早强药包锚杆,拱部为岩石时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锚杆长度和间距按图纸设计要求施工,梅花型布置;药卷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为:钻孔→清孔→塞入药卷(经水浸湿或是自带水囊药卷)→插入杆体。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为:测设锚杆钻孔位→钻孔→清空→上垫板、拧紧螺帽→拌制浆液→高压注浆。

锚杆垫板必须用螺帽紧固在岩面上,增强锚杆与喷砼的综合支护作用,以便共同受力。

3、钢筋网采用φ8 HPB235钢筋,钢筋网间距按图纸设计要求布设,使用前必须除锈,在洞外分片制作;人工铺设贴近岩面3~4cm,与锚杆和钢架绑扎连接(或点焊焊接)牢固。

钢筋网和钢架绑扎时,应绑在靠近岩面一侧,确保整体结构受力平衡。

钢筋网安设时应注意:a、施作前,初喷5cm厚混凝土形成钢筋保护层。

b、制作前进行校直、除锈及油污等,确保施工质量。

c、钢筋网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现场检验合格,钢筋网间距必须符合设计;网格纵横钢筋必须点焊,钢筋网与初喷混凝土基本密贴。

钢筋网片之间搭接长度1到2格(大于30d),在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得晃动。

4、喷射砼喷射机械准备就绪,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杂物,同时用高压水或高压风吹洗岩面,清除岩面尘埃。

校正好配料的输出比后,连续上料。

操作顺序:喷射时,先加外加剂,后开风,再送料,以易粘结,回弹量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

喷射机的工作风压严格控制在0.12~0.18Mpa范围内,从拱部到边墙脚,风压由高变低,拱部的风压为0.12~0.15Mpa,边墙的风压为0.15~0.18Mpa。

严格控制喷嘴与岩面的距离和高度。

喷嘴与岩面垂直,有钢筋时角度适当放偏,距离控制在0.8~1.0m 范围内。

喷射顺序自下而上进行,每次作业区段纵向长度不宜超过6m。

先墙脚后墙顶,先拱脚后拱顶,避免死角。

喷射料束运动轨迹呈纵向蛇形状旋转,一圈压半圈旋转轨迹运动,每次蛇形喷射长度根围岩类别确定。

喷锚支护喷射混凝土,一般分初喷和复喷二次进行。

初喷在开挖(或分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以尽早封闭暴露岩面,防止表层风化剥落。

复喷混凝土在锚杆、挂网和钢架安装后进行,尽快形成喷锚支护整体受力,以抑制围岩变位。

钢架间用混凝土喷平,并有不小于设计的保护层厚度。

三、监控量测在洞口段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拱顶下沉、周边位移、净空收敛变形、以及浅埋段的地表下沉量测、锚杆内力、钢支撑内力、喷射混凝土应力为必测项目;项目部测量班定期进行埋设点位监控量测,点位布置按《隧道监控量测设计图》执行。

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每5米一个断面布设观测点,观测频率均为每天两次,每天的观测时间为8:00和17:00。

项目部测量班把每次观测数据在2小时内及时反馈给分管领导及隧道主管工程师,便于对施工支护及时调整及应急措施及时启动。

四、应急措施表面观察,工班技术负责人、工班队长、工班安全员、各工班长、各工班领工员形成定时、不定时巡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上报项目部现场的副经理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1、支护的变形情况预警归类①局部水量突然加大;②钢支撑腿脚出现悬空;③钢支撑周边出现竖向裂纹;④钢支撑连接板处出现喷砼剥落;⑤局部有涨鼓现象;⑥喷砼局部剥落;⑦量测日变形量达到5mm以上;⑧设备严重扰动既有支护,导致墙脚拱脚松动;⑨钢支撑之间出现斜向裂纹;2、应急预案(1)周边收敛超限①若表现在腿部,快速打设仰拱、对口撑;②稳定后对墙部打设小导管注浆,采用双液浆压注;③设置环向、纵向ф22螺纹钢钢筋,间距20cm,喷砼补强;④拆除上部对口撑;⑤量测检验补强措施的效果。

(2)拱顶下沉超限①设置环向扇型支撑;②封闭仰拱;③加设内套拱或ф22螺纹钢筋网,补喷砼厚度10cm。

(3)局部水量突然加大(已初支部位)①马上打设导管引水;②在出水点上方约1m处、下方约2m处搭设对口撑;③背后回填灌浆;(4)钢支撑斜向开裂①设纵向连接筋加强(亦可用工钢);②采用锁脚锚管,斜向锁注裂缝,并与钢支撑相焊接;③补喷砼。

(5)钢支撑周边喷砼竖向开裂基底快速处理,解决不密实问题。

五、安全保证管理体系及措施1、安全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特大、重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安全保证体系⒈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人员职责1)成立现场安全管理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

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一名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质部长及各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操作层为安检工程师、各队安全员。

组长:潘涛副组长:余循海、接云明(具体分管吉县端施工)、陈秀停成员:姚琦、王彬、杨仁健、林华2)安全人员配备项目部质检部长1名。

施工队配专职安全员,最少不少于2名,工班配兼职安全员2名,共同负责安全业务工作。

①安质部长安全管理职责认真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决定、文件指示、会议精神,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安全检查及召开安全例会,分析并向工地领导小组报告安全生产形势,具体组织开展安全劳动竞赛活动,大力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到人,并进行限期整改后的复查,组织开展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建设活动,建立各项安全管理台帐。

发生事故保护好现场,写事故报告。

负责组织编写事故救援预案、事故调查、抢险预案。

②专职安全员职责对所管辖管段的施工安全负直接责任。

对施工队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对辖区施工队的施工安全进行检测并有记录,负责监督施工队及班组的安全状况,对违反安全操作规定的行为进行制止,并向指挥部安全管理工程师报告。

参加编写安全事故救援预案、事故调查、抢险预案。

及时提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

负责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安全风险源进行监控,对洞内安全设施和安全报警设施状况进行检查,并随时保持良好状态,对检查不合格的工序有权勒令停工,报告安全管理工程师及经理部并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3、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①建全管理体制实行项目经理安全责任制,按照职业健康体系标准,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逐级负责制,各级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

各级各类人员各负其责,定期检查、考核,奖惩兑现。

引入竞争机制,把安全生产纳入承包内容,与业主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与施工队逐级签订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做到上对下一级包一级,下对上一级保一级。

管生产必须先管安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②安全管理制度遵守当地和所有适用本工程的安全规定,采取预防措施消除现场安全隐患,负责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

在施工中,坚持安全活动日的学习制度和安全例会制度、建立安全措施先报批后执行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工班“三上岗”和“三工制”制度、建立事故档案制度。

制定开挖爆破作业安全规章制度、断层破碎带及富水段安全作业程序制度、各类机电设备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作业规章制度、用电安全须知及电力架设养护作业制度、风水管路安设及养护制度、防洪防火的安全专项规定、突发事故处理作业安全专项规定等,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4、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①上岗人员的安全教育组织上场人员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等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办法和制度,对全体现场职工进行主人翁责任感和安全第一的教育、本职工作安全基本知识技能安全教育、操作规程、排除险情和应急措施的教育、遵守规章制度和岗位作业标准教育。

新工人上岗须进行经理部、施工队和班组的三级教育,工人变换工种须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使每个工人都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对从事爆破、焊接、电气、起重、喷锚、压浆、锅炉、压力容器等作业的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和机动车辆驾驶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并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六、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同时关系施工单位的生存。

为此,应从项目经理到每个工人大家齐心共管;从开工到竣工交验的每个施工环节,都不能放松,形成一个具有组织、设备、制度、办法、措施、手段等一整套的保证体系。

①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为加强质量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

由项目经理任组长,一名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质部长及各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的质量领导小组,操作层为质检工程师、各队质检员。

组长:潘涛副组长:余循海、接云明(具体分管吉县端施工)、陈秀停成员:姜陆锋(技术)、朱青(质检)、仲晶、穆德荣、杨仁健、林华②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分为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和施工单位内部进行的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对所属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项目部或施工队分管技术人员,在各项工程开工前要向队长或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

③交接桩和施工复测开工前,项目部总工程师委派主管测量人员约同勘测设计部门进行交接桩,进行施工复测。

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和承担施工任务的施工单位根据批准后的工程质量计划,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特点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编制阶段性工作计划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施工过程阶段质量控制①测量控制测量工作由项目、施工队分级管理,测量人员要经培训持证上岗,不得随意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