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药品安全知识课件(1-8)

中学生药品安全知识课件(1-8)


非处方药包装盒的右上角必须印有国 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用标识——OTC。 下面两个OTC有啥区别?
绿色标识的非处方药比红色的更安全!!
•非处方药又分甲类和乙类两种。 •甲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红色,需在药师 指导下购买使用; •乙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绿色,相对而 言,乙类比甲类更安全,可以自行购 买和使用。
判断题:
• 1、保健食品对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比药品更安全。 • 2、药品包装盒上都有“国药准字”字样,没有的不是药品。 • 3、处方药包装盒上都有专用标识,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和 使用。 • 4、非处方药专用标识为“OTC”,消费者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 • 5、所有的抗生素都是处方药。 • 6、所有的中药制剂都是非处方药。 • 7、非处方药比处方药更安全。 • 8、甲类OTC比乙类OTC更安全。
抗生素是能够干扰 细菌正常生活过程的一 类物质,它可以抑制细 菌的生长或杀死细菌。 抗生素分天然品和 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 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 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 获得的合成或半合成化 合物。
最早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是在1928年的英国伦敦,由 一位叫弗莱明的细菌学家在 很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弗 莱明注意到,原本用作细菌 培养的培养皿上出现了青霉, 同时青霉周围的细菌被杀死 了。接下来的几年里,科学 家们不断尝试着把青霉素提 炼出来。到了1940年,青霉 素终于开始广为应用。
维生素都住在哪?
• 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的蔬菜与水果中; • 维生素D存在于海水鱼(如沙丁鱼等)、动物肝脏、蛋黄、奶油 及鱼肝油制剂中; • 维生素E存在于植物油、麦胚、坚果、豆类、谷类、蛋类、内脏、 绿叶蔬菜中; • 维生素K存在于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格乳、海藻、菠 菜、甘蓝菜、莴苣(又名生菜)、花椰菜(又名菜花)、豌豆、 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中。 • 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最安全、最简单的补充维生素的方法。
维生素都住在哪?
• 维生素A存在于动物肝脏、奶类、蛋类、深色蔬菜与水果中; • 维生素B1存在于动物内脏、瘦肉、全谷(稻类、 麦类、玉米、高 粱、小米、糜子等)、豆类和坚果中; • 维生素B2存在于动物性食物(肝、肾、心脏、蛋黄、乳类)、绿 叶蔬菜、豆类中; • 维生素B6存在于肉类(尤其是肝脏)、豆类、坚果中; • 维生素B12存在于动物肝脏、肾脏、牛肉、猪肉、鸡肉、鱼类、 蛤类、蛋、牛奶、乳制品中;
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擅自改变用药剂量。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 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 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系指药物吸收后在 血浆内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或在血浆游离的 药物,有时也可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如达不到有 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 生耐药性。
答案:
1、√ 5、√
2、√ 6、√
3、√ 7、√
4、√ 8、√
(五)用药误区
本节学习主要内容
• • 1.树立正确的为新药比老药好,这是一种误区。因为所 谓新药、老药只是按药品上市的早安而言,并没 有好与次之分。新药的不断出现,为广大患者带 来了福音,但也有不可避免的先天缺陷。 • 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 新药因上市时间短,应用的病例有限,其可能产 生的副作用往往还没有被发现,需要一个在使用 中认识的过程。另外,在疗效方面,也并不是所 有的新药都优于老药。新药一般需要3~5年Ⅳ期 临床验证,才能给予比较正确的评价。 • 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物这些基本都是老药。因 此有了病选用什么药治疗应该由医生根据病情来 决定。在药店自行购药应听从药师等专业人员的 指导,不要盲目“崇拜”和使用新药。
维生素缺乏症?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角膜干燥症、皮肤干 燥、脱屑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生长迟缓
缺乏维生素B2: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 炎、角膜炎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缺乏维生素D: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E:不育、流产、肌肉性萎缩等
什么时候需要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与糖、蛋白质、脂肪、盐类和水共称为六大营 养要素。 人体对维生素的日需量很小,但不可缺少。一般情况 下,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由普通食物供给已经足够,但在 某些情况下会发生维生素不足,如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过少, 维生素吸收障碍,病后恢复期及机体特殊状态下(孕产妇、 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期儿童、年老体弱的老年人等)会 出现维生素缺乏症,此时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
每一种药品都必须有批准文号,我国批准上 市的药品在包装盒上都能见到“国药准字”四 个字,没有“国药准字”的产品不是药品。
右图的是药品吗?
以下两张图片,那张是药品的?
什么是处方药?
• 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调配、购买 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的适应症大都是一些 复杂而严重的疾病,患者难以自我判断、自 我正确用药。例如,所有的注射剂和抗生素 均属于处方药。在处方药的包装盒、药品外 标签、药品说明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凭 医生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的忠告语。
中学生药品安全知识
(一)基本概念
本节学习主要内容
• • • 1.认识药品? 2.了解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能够识别非处方药?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药品吗? 如何识别药品?
药品的定义:
• 药品是能用来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或者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 (如维生素类)。简单地说,有明确的适应 症或功能主治,有规定的用法用量的物质就 是药品。药品可分为三大类:中药(包括中 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品(过去称为 “西药”)、生物制品(如疫苗、白蛋白、 球蛋白等)。
服用头孢类药物不能喝酒!
头孢
乙醇
乙醇脱氢酶
乙醛
乙醛脱氢酶
乙酸
枸橼酸循环
水+二氧化碳
双硫仑样反应可以从正常的酒精代谢途径来解释,酒精,化学名称为乙 醇,进入体内后,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 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椽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 出。环节中的两个酶在酒精代谢中起重要的作用。而头孢类抗菌素可抑制乙 醛脱氢酶活性,使成乙醛无法降解,造成乙醛蓄积中毒现象,就是所谓的双 硫仑样反应。从而引起面红耳赤、心率快、血压低等表现,重者可致呼吸抑 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惊厥及死亡。
答案:
1、× 5、√
2、√ 6、X
3、× 7、√
4、√ 8、X
(二)药品不良反应
本节学习主要内容
• • • 1.了解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2.为什么药品不良反应是不可预测的? 3.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如何处理?
同学们听过“药品不良反应”吗? 知道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吗?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引起有害的反应, 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 良反应(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缩 写ADR)。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 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 害反应。
判断题:
• 1、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 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 2、同一药品生产企业,同一药品名称,同一生产批号的药品, 不同人服用,药品不良反应是一样的。 • 3、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首先要停药。 • 4、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答案:
1、√
2、X
药品不良反应有哪些临床表现?
• 不同药品,不同个体,药品不良反应不同! • 服用任何药品都可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 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发生以下药品不良反应:
头孢克肟的药品不良反应:
为什么药品不良反应是不可预测的?
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 非药品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疾病等; 药品因素——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 剂的影响等。 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 族、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 剂中赋形剂(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也可称为辅料,如片剂中的淀 粉、蔗糖、糊精等)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不可预测的原因。
3、√
4、√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本节学习主要内容
• • • • 1.了解什么是抗生素? 2.了解什么是抗菌药物耐药? 3.掌握为什么服用头孢不能喝酒? 4.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
同学们知道哪些药品是抗生素吗?
绝大多数抗生素名称中都含有一个“素”字。
细菌是一生命体, 在奇妙的细菌世界里, 有些细菌情投意合、和 睦相处,我们称之为共 生菌;有些细菌冤家路 窄、战争不断,我们称 之为抗生菌。于是,科 学家在某些抗生菌的代 谢物中找到了具有抑杀 细菌作用的化学物质, 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 素,用其对抗侵犯人体 的致病菌。
出现药品不良反后应如何处理?
一旦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反应, 首先要停用所服药品。 如果同时服用多种药品而不知道是哪 一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则应全部停用, 在确定是哪一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后再继 续服用其他药品。
药品不良反应大多具有自限性特点,即停药后 反应多可逐渐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但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或症 状较重不能自行缓解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总之,只要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都要 引起高度重视,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排除药品 不良反应因素,以免贻误治疗和造成严重后果。
服用头孢类药物不能喝酒!
除头孢类抗生素外,还有其他药物也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很多人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 以下几类: 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 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毛钱的药物也可达 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随意滥用!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 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 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