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文档写作网络教学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专业:软件技术班级:软件1008小组:第一小组软件文档写作任务书一、题目:网络教学系统二、设计要求(1)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具体课题中涉及到的新知识。
(2)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功能要完善,具有一定的创新。
(3)按要求写出软件文档报告,并于设计结束后1周内提交。
其主要内容包括:封皮、软件文档写作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目录、引言、软件产品的一般性描述、功能行为需求、性能需求、运行需求、其他要求、总结、附录、参考文献。
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中文字体为宋体,西文字体用Time New Roma,一律用小四号字,行距采用“固定值”18磅,首行缩进2字符。
总体设计应配合软件总体模块结构图来说明软件应具有的功能。
详细设计应用传统或N-S流程图和屏幕抓图说明,调试的叙述应配合出错场景的抓图来说明出现了哪些错误,如何解决的。
第一章引言 (1)1.1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 (1)1.2 项目背景(软件产品的作用范围) (1)1.3 定义(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义) (4)1.4 参考资料 (4)第二章软件产品的一般性描述 (5)2.1 运行环境和资源 (5)2.2 软件产品的功能 (6)2.4 限制和约束 (7)第三章功能行为需求 (7)3.1 引言 (7)3.2 业务需求功能模型 (8)3.3 相关用例的展开 (18)3.4 对象类模型 (19)3.5 输出结果和格式 (20)第四章性能需求 (21)4.1 数据精确度 (21)4.2 时间特性(响应、传输、运行时间等) (21)4.3 适应性(运行环境、计划发生变化等应具有的适应能力) (21)4.4 故障处理 (22)第五章运行需求 (22)5.1 用户界面(屏幕、报表格式) (22)5.2 硬件环境 (23)5.3 软件环境 (23)第六章其他要求 (23)第七章结语 (24)第一章引言1.1 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详细、准确和全面定义的“网络教学系统”的用户需求,指导软件系统的后续开发工作,本文档的用户需求将作为该项目最终验收的标准和依据。
说明:该文档必须经用户和开发方签字确认后方可生效!本文档的读者对象包括:1) 用户2) 系统分析人员3) 软件设计人员4) 软件实现人员5) 软件测试人员1.2 项目背景(软件产品的作用范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INTERNET的各种应用,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
网络教育这一新概念也应运而生,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要求和发展,其中包括Web信息的发布、E-mail的使用、在线交流等。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不断深入,特别是采用TCP/IP协议的Internet/Intranet的不断普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网络的教学软件由于在现代教育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因而得到迅速的发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增长和知识爆炸的时代,这一客观现实对传统教育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站在信息化社会的高度用全新的视野积极参与和促进教育改革。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化教学与远程的网络化教学的普及,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重大的革命,也给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
如何有效进行作业管理就是一个让很多老师头痛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作业管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种将作业存在软盘上交;另一种者存放到教师电脑上的一个共享目录内。
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弊端:前一种方法不方便携带、速度慢、容量小、易损坏;后一种方法虽然解决了软盘容量小、容易坏的问题。
但却存在一个更致命的缺点:学生可以随意查看、更改和删除其它同学的作业,造成大量如抄袭作业、恶意删除或修改其他同学作业的事情发生;老师在帮学生修改作业时,也很容易弄不清楚作业批改与否;作业是谁的或是旧作业没删除掉,跟新作业搞混了等情况,虽然有些可以用严格的纪律来实现管理,但仍然会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很多的麻烦。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任何学校,都需要一个实用的作业管理系统来规范作业管理,这将会大大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将作业管理系统作为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是非常有意义,具有研究的价值。
现在国内外也有很多作业管理的软件,采用的技术也是多种多样,如基于JSP、FTP模式,但大多数作业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网络学院的远程教学。
至于校园内的正规教学,利用作业管理系统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并不多。
针对国内外对教学管理软件的巨大需求和基本要求,一个好的教学管理软件,必须要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向用户展示友善的操作界面。
在完善功能的同时又必须兼顾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健壮性。
一个好的教学管理系统,不管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还是其他用户都能很快上手,操作简便,便于安装,容易普及。
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作者所负责的子系统则是进行学校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系统是针对现在各种类型的学校教学中的作业管理问题,采用目前在网站开发中使用广泛的ASP技术,基于Windows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所开发的一套作业管理系统。
本系统实现了老师可以自由发布作业要求、发布查看公告,网上答疑,学生上传作业、查看搜索公告,提出问题,查询作业信息、成绩等功能;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在安全性方面,利用了目前广泛应用于网络站点系统中的md5加密技术,在实现系统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防止了非法窃取他人信息的行为的发生。
通过此系统使学校教学更方便、高效,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自动化的管理,帮助学校有效的开展全面的信息化教学,尤其适合于高校进行作业管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运用于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学。
在设计中要用到用于B/S开发平台,ASP(Active Serve Pages的缩写)是微软Web服务器IIS的一个组件,它提供了一个服务器端的脚本编程环境。
ASP 带有Request, Response, Server, Session, Application 5个内建对象,并且捆绑了5个组件,使开发WEB应用更简单。
ASP页面文件为纯文本格式,可包含HTML标记,脚本代码,ASP语法以及SQL指令。
当客户端浏览器向WEB服务器申请一个ASP页面时,WEB服务器将该.asp文件提交给ASP引擎执行,然后将结果HTML返回给浏览器。
ASP作为配套的站点设计技术,可以根据浏览器端提出的不同申请动态地生成相应的HTML页面,从而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方便地获取数据。
同时,由于ASP 在服务器端执行,很好地保证了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中数据的一致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ASP支持ActiveX Sever Components (ActiveX服务器组件),并可与任何ActiveX scripting语言兼容。
ActiveX 以微软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为基础,可以由任何编程语言来编写,诸如VB, VC, Delphi, Java等,并可在任何Windows平台上运行。
使用ActiveX可建立独立的业务逻辑处理单元,将其嵌入到所需的ASP主页中,不仅功能灵活,而且具有很高的可重用性,比较容易开发出具有Internet通信能力和具有传统商业计算能力的混合应用。
可以肯定,随着ActiveX市场占有率的不提高,组件对象与ASP结合将成为构造WEB应用系统的最常用方式。
1.3 定义(术语的定义和缩写词的原义)1) 老师:“网络教学系统”的用户。
2) 学生:“网络教学系统”的客户,可以成为系统的用户。
3) 系统管理人员:“网络教学系统”的管理者、维护者、拥有所有的系统权限。
4) 操作人员:只拥有部分权限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工作人员。
5) 应用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协调运行的服务器。
6)分析:面向对象的分析是对软件开发过程框架中所有活动的分析,用做对系统要求的确定、澄清和描述。
7)抽象:抽象是一种方法,是以特殊视角选定一个对象或概念的基本特征。
1.4 参考资料1) 软件文档写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 UML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戴振燕著人民邮电出版社3) 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课程设计刁成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4) UML用户指南邵维忠译人民邮电出版社5) UML系统分析与案例分析戴振燕著人民邮电出版社6) 英汉计算机技术大辞典白英彩著上海交大出版社7) 代码大全裘宗燕著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二章软件产品的一般性描述2.1 运行环境和资源系统硬件运行环境:1) 用户终端机:CPU P4 1.8GHz以上,内存512MB,硬盘20GB,大屏幕液晶显示器。
2) 服务器:CPU P4 1.8GHz以上,内存1GB,高速硬盘组100GB,高速缓存,液晶显示器。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1) 系统建模采用支持UML的CASE工具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 开发环境。
2) 本系统实现语言采用Microsoft Visual 编程。
数据管理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3) 系统操作平台采用微软的Windows XP。
4) 服务器端系统的运行环境: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XP。
5) 客户机运行环境:Windows 2000,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版本2002Service Pack 2。
该系统是一个包括4个子系统的二级网络进销存信息管理系统。
所有需要子系统共享的数据信息全部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中,各子系统之间信息的传递依靠网络进行。
本系统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
2.2 软件产品的功能为了完整、清晰地描述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使用包对软件系统体系结构进行试图建模,可以把系统分解成几乎是互不相关的包。
包不仅表达了一组体系结构上的重大决策,而且每个包都拥有与相应试图密切相关的所有抽象。
系统可以由多个包(子系统)组成,包还可以包含子包,形成层次结构。
可以描述为图2-1所示的包层次结构图。
2.3 用户特征该系统面向系统管理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以及仓库人员。
由于本系统设计的界面非常简洁,容易操作,使用本系统的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基本上都能够操作该系统。
该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电脑操作知识和了解,同时也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所以经过简单培训。
很快就能够掌握本系统的使用。
系统用户操作界面要求友好,易操作。
2.4 限制和约束本系统必须满足以下限制:1) 系统中所有帐号能够供用户随时使用,完成各自授权的活动。
2) 安全可靠,建立系统使用日志。
3) 该系统必须确保对所有信息进行完全保护,以避免未经授权的访问;所有的远程访问都要登录,并且每个登录用户只能根据角色所授的权限进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