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基础》教学大纲

《写作基础》教学大纲

《写作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及代码:写作基础(12TS1002)
课程学分与学时:2 分/ 32学时(课堂讲授18学时,实验实践14学时)
先修课程:人文素养
适用专业:特殊教育(听障)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特殊教育听障本科生的素质与能力基础课程,是根据听障生写作实际和特殊需求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

学习本课程,使听障生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写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能适应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的需要,为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懂得写作与自己的切身生活、做人处事的关系,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提高其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理论讲授
第一章写作基础理论(4学时)
第一节绪论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二、学习该课程的要求
三、关于现代写作
1.现代写作的内涵
2.现代写作的特性及规律
3.现代写作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写作原理论及实践论
一、四体化一律
1.何谓四体
2. 四体化一
二、三重转化律
1. 写作内化
2.写作意化
3.写作外化
三、四环操作律
四、知行结合律
第二章应用文写作理论(4学时)
第一节应用文文体常识
一、应用文的概念和功用
1.概念
2.功用
二、应用文的发展沿革
1.发展的七个时期
2.举例分析
三、应用文的特点
1.价值的实用性
2.鲜明的时效性
3.格式的程式性
4.表述的简约性
5.读者的确定性
6.政策性与真实性
四、应用文的分类
1.公务文书
2.事务文书
3.会议文书
4.礼仪文书
5.传播文书
6.经济文书
7.司法文书
8.科技文书
第二节应用文写作基础
一、主题和材料
1.文章写作四要素
2.主题的含义和要求
3.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二、结构与文本模式
1.结构的含义、特点
2.应用文常见结构模式
3.结构的表现形式
4.应用文的结构原则
三、语体特征和语言特点
1.语体的含义和类型
2.文体与语体的对应关系
3.应用文的语体特征
4.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四、表达方式
1.叙述
2.说明
3.议论
五、应用文的写作过程
1.准备
2.构思
3.表达
4.修改
第三章应用文写作(10学时)
第一节申请书的写作
一、申请书的定义
二、申请书的分类
三、申请书的写作格式
四、申请书的写作注意事项
第二节证明的写作
一、证明的概念
二、证明的分类
三、证明的写作格式
四、证明的写作注意事项
第三节计划的写作
一、计划的概念
二、计划的特点
1.预测性
2.指导性
3.可行性
三、计划的种类(举例分析)
1.计划性文体
2.计划的分类
三、计划的结构和写法(举例讲解)
1.标题
2.正文(前言、主体)
3.结语
4.落款(单位部门或姓名、时间)
四、注意事项(举例分析)
第四节总结的写作
一、总结与计划的相互关系
二、总结含义和特点
2.特点
三、总结的作用
四、总结的种类
1.按内容分
2.按时间分
3.按范围分
4.按性质分
五、总结的结构和写法
1.标题
2.正文
3.落款
4.总结写作的注意问题
第五节建议信的写作
一、建议信概念
1.定义
2.建议信的特点
二、建议信的写法
1.建议信的内容
2.建议信的格式及写作要求
第六节求职信的写作
一、求职信的概念
二、求职信的结构
1.称谓
2.正文
3.敬祝语
5.联系方式(地址、邮编及电话)
三、求职信的写作方法
四、求职信的写作误区
第七节学术论文的写作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及意义
1.概念
2.意义
二、学术论文的分类
1.从论文的性质和功能分
2.从论文的撰写应用角度分
三、学术论文的特征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
(二)实训项目
项目一应用文的写作——申请书(2学时)
[实训类型]:设计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申请书的结构、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够独立规范完成申请书的写作。

3.激发写作热情,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实训内容和学习要求]:
1.结合所学进行申请书的写作训练,教师课堂巡视指导
2.师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逐一讲评
3.阅读积累各自写出的申请,总结提升
[实训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多媒体、黑板、课件、实训报告、作业等。

项目二应用文的写作——计划(4学时)
[实训类型]:设计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计划的结构、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够独立规范完成计划的写作。

3.激发写作热情,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做事有计划有安排的好习惯。

[实训内容和学习要求]:
1.结合所学进行计划的写作训练,教师课堂巡视指导
2.师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逐一讲评
3.阅读积累各自写出的计划,总结提升
[实训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多媒体、黑板、课件、实训报告、作业等。

项目三应用文的写作——总结(4学时)
[实训类型]:设计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总结的结构、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够独立规范完成总结的写作。

3.激发写作热情,增强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做事及时反思的好习惯。

[实训内容和学习要求]:
1.结合所学进行总结的写作训练,教师课堂巡视指导
2.师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逐一讲评
3.阅读积累各自写出的总结,总结提升
[实训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多媒体、黑板、课件、实训报告、作业等。

项目四应用文的写作——求职信(4学时)
[实训类型]:设计性
[开设类别]:必修
[实训目的]:
1.掌握求职信的结构、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够独立规范完成求职信的写作。

3.激发写作热情,增强写作的自信心。

[实训内容和学习要求]:
1.结合所学进行求职信的写作训练,教师课堂巡视指导
2.师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逐一讲评
3.阅读积累各自写出的求职信,总结提升
[实训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多媒体、黑板、课件、实训报告、作业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教学方式,因为本班为听障大学生,所以在讲授上注意多应运视像材料和板书,较其它班级降低难度,在篇章选择上也应考虑学生实际。

1.讲授法。

主要针对一些常规性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的讲授。

2.阅读指导法。

主要针对一些学生能够看懂、能够理解的应用文体,教师指导其进行阅读和思考,从中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3.对话互动法。

通过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开展讨论、互相启迪,主要针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和理论基础的问题的探讨。

4.实践训练法。

应用文写作实践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主要体现为写作训练、师生互评互改等。

四、课程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由平时考勤、课堂答问、至少两次作业组成,占课程成绩的40%。

2、期末考核:采取技能考核的方式进行,以应用文写作为主,设计技能考核的项目三项,各占20%,共60%。

具体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见《课程考核方案》。

五、其他
(一)作业及自主学习要求
1.鼓励学生去图书馆自行阅读书籍,收集写作方面的素材。

要求态度积极,
及时记录,方法得当。

2.自行完成作业,上课交流。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杨胜宽等编《大学语文》
2、主要参考书
《聋校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指导》
大纲执笔:刘琴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审核签字:教学院领导审核签字:
制订(修订)时间:2018年 3 月1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