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二节)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二节)



3. 强化 强化——行为得以加强的过程:(强化物:任 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论增强的事件) 正强化——呈现令人满意的刺激来加强行为 的过程;(表扬) 负强化——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行为 过程;(不再批评;减少惩罚的数量)

惩罚——减少或抑制行为的过程





学校情境中的强化和惩罚(参见吴庆麟 《献给教师的书》p139) (1)用强化来促进行为 用强化促进行为的具体方法——“教学之窗” (参见吴庆麟《献给教师的书》p143) (2)运用惩罚来消除行为 用惩罚消除行为的具体方法——“教学之窗” 参见吴庆麟《献给教师的书》p146 教学经验——课堂中应用奖励与惩罚(参 见吴庆麟《献给教师的书》p153)


(一)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P67)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 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 个顿悟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 (W.Khler)的黑猩猩接棒实验证实了这 一思想。实验见P68 实验表明: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 和理解;学习过程是顿悟而非试误。
4.对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评价: 斯金纳发展了桑代克与巴甫洛夫的研究, 揭示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对两种类 型的学习进行了划分;强调强化在教学中
的作用,即用强化来促进行为。
行为主义研究者看来: 学习的实质是条件反应形成和巩固的过 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条件是动机和强化.

三、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 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习并不是在外部环境的 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 内部构造完形,形成认知结构。 早期的认知理论(格式塔理论)强调知觉(整体 知觉---完形)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现代认知理 论更关心学生的课堂学习,强调已有认知结构在 学习中的作用;认知理论的晚近代表维特罗克则 具体描述了新知识的意义生成的过程。

请问: 以外在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是否正确?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就是行为变化呢?
假定:有两个学生接受相同的军训,从行为变化上看, 他们都学会了队列操练等。但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一名学 生得出“军队生活很艰苦,尽量不要去当兵”的看法,另 一名学生则得出“军队是青年人成长的好地方,尽量争取 去当兵”的想法。 这种思想深处的变化有时很难从具体的外在行为变化 看出来,这是不是学习呢?显然,这是比具体的行为更重 要和更本质的学习。 可见行为主义的学习定义是有局限的。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实验:工具----斯金纳箱 2.斯金纳的学习观: 斯金纳把动物和人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自发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如风吹导致眨眼,食物刺激味蕾引起唾液 分泌等。这类行为(或反应)是对特定刺激的应答, 具有不随意性。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主要是研究 这类行为。 自发性行为:如婴儿喃喃自语,鸽子不停地啄地板。这 类行为不是对特定刺激的反应,而是机体自发产生的, 但它们可以对环境施加影响并受意识控制,因此是操 作行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应实验研究的是这类行 为。 斯金纳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 性行为。影响行为巩固或再次出现的关键因素是行为 后所得到的结果,即强化。认为学习是强化的结果。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观点:

认为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过程。
3.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学习观的评价:

巴甫洛夫是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和人类的高 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的创始人;他的提出的 学习就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过程,对揭示心理 活动的生理机制做出了杰出贡献;经典条件反射 的学习观对信号学习过程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本教学在学习分类上采用认知、情感(或态度) 与动作技能三分的大框架,在认知学习领域则采
用“知识”(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程序性
知识)和认知策略(特殊性的程序性知识)三分 的形式。
第二节 早期学习理论 早期的学习的研究集中于动物和人类的 言语联想学习。动物学习又可分两大类: 一类是条件反应,另一类是动物的认知学 习。 一、人类联想学习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早期认知学习理论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联结理论)
主要观点:
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
(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强化在S-R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主要代表人物: 桑代克、巴甫洛夫和斯金纳。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1.动物学习实验:
2.学习的联结说: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早期的学习理论
第三节 现代学习理论 第四节 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源自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学习的定义和学习的分类 理解:不同学派的学习观 应用:能依据自己的理解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关于学习过程的认 识予以评价 考核要求: 识记:学习的定义与不同学习的分类 分析:比较不同心理学家的学习观 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此章参阅资料: a.丁家永《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学习概述与现代学习理论” b. 陈琦《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原理” c.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四版,第二、三章 d.吴庆麟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





人类联想学习的研究 (一)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P60) 艾宾浩斯用严格的实验方法研究发现了以下记忆和联 想规律: 1.音节长度对记忆的影响。 2.材料的意义性对记忆的影响。 3.保持间隔对遗忘的影响。 (二)艾宾浩斯之后的人类联想学习研究 在艾宾浩斯之后,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联想学习和 记忆研究。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基本范型: 1.系列学习,又称序列学习。 2.配对联想学习。 3.自由回忆学习。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 完整的条件反射实验过程分三个阶段。 (1)条件作用前。铃声对于狗来说是中性刺激,不能引起 狗的特殊反应(分泌唾液),而食物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 这里的食物被称为无条件刺激,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被称为无条件反应。 (2)条件作用中。铃声与食物配对呈现,每当铃声响起, 同时或稍后呈现食物。这时狗在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共 同作用下分泌唾液。 (3)条件作用后。为了检验狗的学习是否出现,撤除食物, 单独呈现铃声,看狗是否分泌唾液。如单独出现铃声,狗 分泌唾液,这表明狗的学习已经出现。这时铃声由中性刺 激变成了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被称为条件反 应。 在条件反射实验中,狗习得了什么呢?巴甫洛夫认为狗习 得了条件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动物学习是一个通过多次尝 试逐渐减少错误的过程,其实质是建立刺激情境 与反应动作(S—R)之间的联结。 这种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 成功的过程,故联结论又称尝试与错误论。


3.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律: 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准备律、练 习律和效果律三大学习定律。 桑代克讲的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 的准备,而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属 于动机范畴。 练习律有两种形式:一是一个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 联结的力量;二是一个联结的失用(不练习)则会导 致这一联结的减弱或遗忘。 他认为,决定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机体的行为后果。 凡是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 则被削弱或淘汰。这就是他的效果律的基本含义。在 上述猫学习逃出迷箱的实验中,猫在迷箱内作出许多 不同的反应,唯有正确的开门动作的后果是导致满意 的,因而被加强。于是,猫学会了这一反应。

第一,主体身上必须产生某种变化[心理变化(隐性变化)
或行为变化(显性变化)],才能作出学习已经发生的推论。
(心理变化:认知、观念、情感、态度等的改变)

第二,这种变化是能相对持久保持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 适应、疲劳、药物,不能称为学习,因为这变化是暂时的。

第三,主体的变化是由他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即后天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
人生在世,总是从事两类活动: 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称为工作; 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称为学习。 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活动。 任何活动都有过程和结果。 心理学家从活动的结果对学习作了严格的 界定。





具有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家把学习定义为“由 练习或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例如,两头牛中,一头经过训练的,会拉犁; 一头未经过训练的,不会拉犁。 又如,两只狗,经过训练的一只能协助主人 破案,未经过训练的一只无此类行为出现。 这一定义也适用于人类行为的变化。如两组 儿童,一组进行游泳训练,另一组未给予训练。 到了水里,训练组的儿童会游泳;未训练组的儿 童不会游泳,而且到了深水里,他们会下沉。这 种游泳行为的出现也称为学习。



4.对桑代克学习理论的评价: 其实验研究是对学习问题进行的开创性研 究,对后继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他的 准备律逐渐发展成今天的学习动机,而效 果律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他的试误说适 合解释人类的简单的技能学习。 不足:在于对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的实质 揭示的较少。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M.加涅(R.M.Gagné, 1916—)在他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中将人类学习 的结果分为五种类型:


1.言语信息 指能用言语(或语言)表达的知识。 2.智慧技能 主要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 3.认知策略 指人们运用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支配人的 学习、记忆或认知行为,并提高其学习、记忆或认知效率 的能力. 4.动作技能 指通过练习获得的、按一定规则协调自身肌肉 运动的能力. 5.态度 指习得的对人、对事、对物、对己的反应倾向。 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即动作技能,第五种即态度, 属于情感领域。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是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