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湖北省武汉市第62中学黄文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学会识别各种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3. 举例阐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能力方面
尝试收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 教学难点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介绍了三方面的知识:生物圈的范围”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识难度不大,容量却较大。
但是只要抓住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很多
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对生物圈的范围”的学习,可以采取学生对生物圈各层次结构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形象的描述,让学生知道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
对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学习,通过教材中的图片,再结合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全班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共同完成各生态系统异同点的比较。
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学习,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各个生态系统是有着密切关联
的,再通过对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分析,多方面举例明确整个生物圈是
94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个统一的整体,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然后通过技能训练”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对各生态系统的相互关联有了再认识,增强爱护环境和认同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1 )制
作教学课件;
(2)结合教材资源,再提供一些关于生物圈的资料,课前安排3名学生分别侧重了解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的知识;
(3)将全班分成7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如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
2. 学生准备课下收集有关生物圈、多种多样的生态
系统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
生物存在呢?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呢?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
解生物圈的范围。
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
约10 km的高度,向下可深
生物入10 km左右的深度,整个
圈的厚度约为20 km。
范围
[讲述]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足球大学生体会地球之大、生通过形象的比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张纸还要薄。
这物圈之小。
喻,让学生体会地一薄层的区域内,却生活着各种各样包括球之大、生物圈之人类在内的生物。
小。
续表
[讲述]在生物圈中由于 环境差别大, 生物种类也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 多 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课前同学们收集了 一 些资料,在观看视频的时候猜猜你看到 的 是哪一种生态系统。
[提问]每一种生态系统都有它独特的分 组学习,通过教材的 特点,你能阐述每一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和 图片,再结合课前学生收集
[展示]出示视频
多种
多样 的生 态系
统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么多种生态系 统,
它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呢? 欣赏视频,认识多种多
样的生态系统。
猜测自己看 到的生态系统的类别。
学生思考,明确生态系
统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生物 与环境的差异来划分的。
带着问题观看 视频,加深对各种 生态系统的认识。
进一步强调从 生物与环境两个方 面去认识生物圈及 生态系统。
通过这一环节 的学习,培养学生
作用吗?
到的一些资料进行讨论,把收集、整理资料的自己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
能力,并为学生提全班交流,阐述自己小组学供合作交流的平台,
习的这种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作用。
会。
将全班分成7个
学习小组,每组主
要分析一种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