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满堂支架计算

满堂支架计算

办公楼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一、满堂支架方案
2.1、支架设计的要求
2.1.1、支架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2.1.2、支架在承重后期弹性和塑性变形应控制在15mm以内。

2.1.3、支架部分地基的沉降量控制在5mm以内,地基承载(压)力达200kPa。

2.1.4、支架顶面与梁底的高差应控制在理想值范围内,且应与预留应变通盘考虑。

2.2、支架基础
按通过后满堂支架的设计方案,要求地基承载力大于200MPa,因此必须对地基作特殊处理。

2.2.1、将原地面腐植地表层上耕植土清除15cm,然后用挖掘机挖松50cm,用强夯分两层压实,底层压实度>80%,顶层压实度>85%。

2.2.2、按2%横向排水坡(主体结构边缘四周排水)填筑宕渣30cm,填筑分两层进行,每层压实厚度为15cm,用强夯压实,底层压实度>90%,顶层压实度>95%。

2.2.3、为了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流水软化支架的地基,浇筑厚5cm的C10细石混凝土封闭层。

2.3、满堂支架
在混凝土硬化好的基础顶面放置40*40*7cm C30砼预制块作为支架立杆底座,在已放置好的底座上搭设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支架布置为:底板立杆按0.9m×1.2m进行布置,即立杆纵向间距1.2m,横向间距0.9m,内排距主体0.3m,横向7排,纵向56排,步距1.2m;
支架外围四周设剪刀撑,内部沿主体结构纵向每4排立杆搭设一排横向剪刀撑,横向剪刀撑间距不大于5m,支架高度通过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调节。

满堂支架平面布置示意图
满堂支架纵立面布置示意图
满堂支架横立面布置示意图
2.4、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
模板结构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该悬挑结构造型的外观,底模面板均采用厚为18mm 的竹胶板,面板尺寸1.2m ×2.8m ,以适应立杆布置间距,面板直接钉在横向方木上,横向方木采用100×100mm 方木,间距25cm ;横向方木置于纵向100×160mm 方木上,纵向方木间距应与立杆横向间距一致。

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应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

二、支架结构检算
3.1、拟采用的材料截面特性
根据上图的布置方案,采用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对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必须进行检算。

拟采用钢管外径D=48mm ,壁厚3.5mm ,即内径d=44.5mm 。

断面积2222254.24)45.48.4(14.34/)(cm d D A =÷-⨯=-=π
转动惯量4444481.664)45.48.4(14.364/)(cm d D J =÷-⨯=-=π
回转半径cm d D i 64.14)45.48.4(4/)(2/1222/122=÷+=+=
截面模量)32/()(44D d D W -=π
34484.2)8.432()]45.48.4(14.3[cm =⨯÷-⨯=
钢材弹性系数MPa E 5101.2⨯=
钢材容许应力MPa f 170][=
3.2、荷载计算及荷载的组合
计算单元荷载(按受荷较大的梁处计算)
A 、钢筋混凝土梁重:2/6.15266.0m kN h W p =⨯==钢筋砼砼ρ(钢筋混凝土梁重量按
26kN/m 3计算)
B 、支架模板重
① 模板重量:
2/4498.099.24018.0m kN h W p =⨯==模板模板ρ(竹胶板重量按24.99kN/m 3计算)
② 方木重量:
2/40.01.2
0.98.33)21.20.160.1+30.90.1(0.1m kN h W p =⨯⨯⨯⨯⨯⨯⨯⨯==方木方木ρ(方木重量按8.33KN/m3计算)
③ 支架重量:
根据现场情况以21米高支架,步距1.2m 进行检算
2/68.201.0*84.3*18*2*1.2
0.9)9.0(1.2m kN W W W =⨯+=+=横杆立杆支架(48*3.5杆重量3.84kg/m)
C 、人员及机器重
2/2.1m kN W =人员机器
D 、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
2/2m kN W =人员机器
E 、倾倒混凝土时冲击产生的水平荷载
2/3m kN W =人员机器
荷载组合:
2
/32.250.30.22.168.24.04498.06.15m kN W =++++++=总
计算单元中单根立杆受力:kN
N 35.272.19.032.25=⨯⨯= 3.3、立杆强度及稳定性验算
3.3.1、立杆强度验算
[]f A N ≤1 []MPa f MPa mm
kN A N 17010725435.2721=≤== []3.158.11071701>===N f A k 式中:安全系数3.1≥k ;支架钢管设计抗压强度MPa f 170][=;钢管有效截面积21254mm A =;计算单元对立杆的压力kN N 35.27=。

3.3.2、立杆稳定验算
[]f A N 11ϕ=
[]633
.017025435.2712111≥⨯⨯=≤=ϕϕϕMPa
mm f A kN N 长细比15017.7364
.1120≤===i h λ,由《钢结构设计手册》查得633.0824.0>=ϕ
结论:立杆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3.4、横向方木强度和刚度验算
支架中采用100×100mm 横向方木,验算时按单跨梁(跨度l=0.9m )计算。

横杆间距为120/2=60cm ,故单根单跨横向方木受力q=25.32×0.6=15.2KN/m 按最不利因素计算,即横向方木(100×100mm )以简支计算
最大弯矩为:
m KN ql M ⋅===54.18/9.0*9.0*2.158
12max 弯曲强度:
Mpa Mpa bh M W M 1124.91
.01.054.16max 622max <=⨯⨯===σ(落叶松木容许弯应力) 最大挠度:
mm EI ql f 73.11
.0)12/1(1090003849.0102.155384546434max =⨯⨯⨯⨯⨯⨯⨯==<900/400=2.2mm 3.5、纵向方木强度和刚度验算
支架中采用100×160mm 纵向方木,验算时按三跨连续梁(跨度l=1.2m )计算。

跨中和支座处受横向方木集中荷载P=25.32×0.6×0.9=13.67KN ,
最大弯矩为:
m KN Pl M ⋅=⨯=87.2175.0max 系数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弯曲强度:
Mpa Mpa W M 1172.616.01.087.262
max <=⨯⨯==σ(落叶松木容许弯应力)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
mm EI Pl f 44.01
.016.0)6/1(1090001002.11067.13146.1100146.136333max =⨯⨯⨯⨯⨯⨯⨯⨯=⨯=<1200/400=3.0mm 系数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3.6、横杆稳定验算
横杆两端铰接,正常工作状态下水平推力为零,只在施工时承担部分施工荷载及自身重力,此处以1.2米横向杆进行验算。

N q q q 14610*2.1*84.3100=+=+=自重人
按横杆正中受集中荷载这一最不利情况进行验算
m kN m N L q M ∙=∙⨯=∙=087.02
2.11462max 横杆的容许弯矩[][]W f M c ∙=
[][]m kN W f M c ∙=⨯=∙=482.084.2170
[]M M ≤max
结论:横杆满足稳定性要求。

3.7、地基承载力计算
支架底托下辅设40*40*7cmC30砼块。

其单根立杆有效承压面积为40cm ×40cm=0.16㎡地基承载力:KPa S N P 17016
.035.27===<200KPa 梁底模板支架结构设计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板底模板所受荷载均比梁底小,故板底模板支架结构也能通过。

三、其他
该挑梁的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及混凝土工程详见相关施工验收规范或同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结论:以上模板、支架及支架基础处理能满足顶层挑梁的施工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