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协调发展工业(第1)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工业生产的定义,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通过实例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认识不同地区工业发展条件的差异对我国工业
分布的影响。
3.运用工业基地、工业城市、工业产值分布图等资料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4. 会分析四大工业基地优缺点。
教学重难点四大工业基地优缺点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法
教学方法读图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课前播放视频《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讨论过程提高兴趣
展示目标展示目标,找学生读目标;观看目标
熟悉本课
带着目标
去学习,
有的放矢
承转看视频后,对于工业生产过程我们不是很了解,但对于工业产品,同学们应该非常的熟悉,下面请同学们说一下教室内都有哪些工业产品?
环顾教室说产品知地位一.工业与我们
师:展示任务,结合课本完成
1.说说教室内的工业产品,感知工
业与我们生产生活的联系。
2.说说身边家用电器及农业、交
通、国防等方面的工业产品。
3.工业是国民经济的______,是衡
量一个国家________程度的重要指
标。
一.工业与我们
结合任务,学生交流展示:
1.同学们说出教室内的座椅腿、
螺丝、电风扇、多媒体等都属于
工业产品。
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衡
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
指标。
感知工业
的重要
性,知道
工业的地
位。
承转既然工业这么重要,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那什么是工业生产,请同学们结合着课本P82 三幅工业生产图,说一下工业生产的定义。
读图说概念
结合左图,说出工
业生产的概念
工业生产是指直接
从自然界取得物质
资源(如开采铁矿
以及对原材料进行
加工(冶炼钢
铁)、再加工(制
造汽车)的过程。
通过读图
来描述工
业生产的
概念,培
养学生语
言表达能
力。
开采铁矿
冶炼钢铁
制造汽车
角
色
扮
演
首先带着学生回顾“农业发展的自然条
件和社会条件”再将这些条件一一带入
工业,看是否适合于工业的发展。
例如:地形平坦、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等两者都适用。
但其余条件,例如农业需要气候适宜,
土壤肥沃等,工业就不需要。
教师针对每一种条件举一些例子,帮助
学生进一步理解。
[总结]引导学生评价总结,统一观
点,寻找获取利润最高的址。
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平
坦的地形、充足的水源等。
社会条件:便捷的交通、一
定的科技水平、廉价充足的
劳动力、人才丰富、广阔的
消费市场等、技术条件好。
通过角色
扮演准确
理解和运
用影响工
业布局的
因素。
承转的选址就是在能够获取最大效益的地方,同样一个城市要想有好的发展,也要具备很多优势条件。
读
图
分
析
从整体上看,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
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
分布稀疏,呈现沿海、
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
为什么我国领土面积广大,选择这些地
方发展农业?
从上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分析。
学生读课本P84 《中国主要
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的分
布》图,发现我国工业城市
的分布特点。
从整体上看,我国工业分布
很不均衡,
_______地区工业分布密
集, ________地区
工业分布稀疏,呈现沿
_____、沿_____ 、沿
_____ 分布的特点。
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主
要考虑交通便利。
讨论并回答:
工业基地分布特点和共同的
发展条件:沿海分布,共同
的发展条件是交通便利,资
源丰富,地势平坦,气候较
好等。
读图
讨论
分析
读沿海工
业分布图
认识我国
工业沿海
分布的特
点,并在
图上落实
主要的工
业基地和
每个工业
基地的主
要城市。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 地位: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
2. 优点:邻近港澳,特区优势,便于利
用
外资、技术、信息等
3.缺点:矿产资源不足
[承转]当然发展条件好的地方一般经
济发达,工业产值高,下面我们共同读
图4-2-2完成下列问题
5.学生读图讨论交流如下:
(1)我国工业总产值前三
位的省是江苏、、。
它们共同的分布特点是沿海
分布。
巩固知识
通过比较云贵高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差异,进一步认识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主要还是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灵活运用。
对比辽中南与沪宁杭
(1)找出工业总产值前三位的省级行政区域,说说它们的分布特点。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工业产值_____ ,工业城市分布____,西部地区工业产值____,工业城市分布_____。
[承转]影响某一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以云贵高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
(3)比较云贵高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的差异,说说它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读图对比分析,得出: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工业产值大,工业城市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产值小,工业城市分布稀疏。
(3)长江三角洲的工业总产值要远远大于云贵高原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主要原因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比云贵高原地区工业发展条件要好的多。
拓展延伸工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会带来污染环境等问题,
你能想到什么两全措施,
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
学生讨论,并结合自己的了
解和认识,说出枣庄应该怎
样发展?
提高知识
与现实的
结合。
知
识梳理
通过梳理
形成网络
便于学生
理解记忆当堂达标
1.(目标1)下列关于工业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
B.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我国工业分布不均,南多北少
D.工业与农业关系不大
2.(目标1)下列生产过程,不属于工业生产过程的是()
A.开采铁矿 B.将大米加工成雪米饼
C.生产化肥、农药D.人工养殖珍珠
3.(目标2)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条件是( )
A.煤炭丰富 B.铁矿丰富
C.优惠的政策 D.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4.(目标3)读“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图中最可能获益的工业基地是:序号
名称。
(2)澳大利亚一艘驶往中国的满载铁矿石的轮
船,最有可能去图中哪个城市:字母________名
称 ____________。
(3)图中既沿海分布又沿长江分布的工业基地
是:序号 _________,名称_____________。
(4)香港一从天津采购一批纯碱,是从图中城市
字母 ____运到工业基地序号_____
名称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内容是工业分布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优缺点分析。
在教授时应首先让学生记住有哪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在分析某地区或某工业区时,灵活运用即可。
关键是理解、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