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标点符号误用例谈
改掉其中一个 冒号
17、引语中“某某说”在句中后用冒号 或句号 A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 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 刺。”
B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 道……”
改逗号! 改逗号
18、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 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句号是全句
9、 集合词语(合成词)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 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 是分不开的。
中、小学生 /指、战员 /司、乘人员 大、专院校
10、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 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 人的。
名词加了 “呀”“啊”“呢”等就成了 短句,用逗号不用顿号。
13、在话语人的最后误用逗号
李三问:“去哪里?” “操场!” 王二答道,这两个字吐得很重,让李三 有些发蒙。
在引用的话语结束后,在“说”(道、 讲、问、答)之后的标点只能用句号,不能 用逗号及其它标点符号
14、冒号表意范围不清
冒号是管到 句子末尾的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 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 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的语气,放 后面去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 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这是完全引用! 句号放后引号前
19、引语末标点位置错误
①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②作文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
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 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 故①②恰好用反。
标点符号误用24类
1、非疑问句用问号
,
A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找我一定有事。
B 你知道他是谁吗?
√
前一个分句虽有疑问词“谁”,但它不是疑问 句,而是陈述句。
2、倒装句中问号(或感叹号)前置 , ! , ?
A 怎么了?你。 B 你放着吧!祥林嫂。 C 甚矣,汝之不惠! √ D 你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11、 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了分号
A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 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B 天花板是白色的;墙是蓝色的;墙上挂着地 图;地板刚刷过漆。 并列的分句之间如果没有逗号,则不用 分号。有任何一分句用了逗号,则要用分号。
12、一层意思间,先用句号再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 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 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要...... 句号是句末的点号,分号是句内的点号。既 然已经用了句号,表示整个句子已经结束。
23、非注释语误用括号
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 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 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 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24、括号位置错误。 ①写文章应力求“句无余字,篇无 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②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 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15、复指短语作主语间用冒号
“三位女杰王 安忆、王小 鹰、程乃珊” 是主语
A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 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B 校长表扬了他们三个人:张三、李四和 王五。
复指短语作宾 语,冒号是正 确的
16、同一句中两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 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 二是脱产培训。
4、 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改逗号 改逗号
A 你要不断识字、生产、进步。 B 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两个动词带同 C 我们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一个宾语时, D 这故事讲得生动、感人。 中间用顿号,
正确!
5、分句之间用了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 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个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三个分句间应 该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
括号里的文字如果是注释句中的一部分, 括号应紧贴被注内容之后,如①句号应移至 括号后;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应放在句号 外,②句号应提前“成了路”后。
; / 速度游戏网
duh05exc
不凡的一个女子。她说,金„„”“金什么?”老太太想起了金钟魁,急问。“就是到这儿,记不清了。”宝音很惭愧。 老太太青筋直跳。她这两天满脑袋满心都是玉坠、金钟魁、宝音、张惠妃,一个“金”字,触动她心病,又涉及灵异神 鬼,她百爪挠心!毓笙在这节骨眼上停下来,她劈开毓笙脑袋的心都有!却也只能捺下性子,好言相劝:“好孩子,你 再想想?好好想想!”“她说„„有藏了个什么东西。”宝音一边讲,一边察看老太太神色。老太太更紧张了:“什么 东西。”只凭金像,能打什么不紧?宝音仔细回忆当时的触感,份量与体积比起来,似乎有些不对,莫非是中空的?看 老太太的反应,看来是真的了。她字斟句酌道:“就在嘴边,真真的想不起来,要是有谁能提醒提醒就好了。”老太太 强笑道:“女子藏什么呢?耳环?镯子?坠子?佩饰?„„”“坠子。”宝音押宝。凭她对老太太这么多年的了解,凭 老太太说到这两字时,微妙的眼神和语气变化。一长串中,只有坠子是真的。老太太手握紧了:“坠子如何?”“也不 知如何„„”宝音抬头想想,倒笑了,“那青裙粉岥真是华贵,倒好像是天上仙宫的娘娘。”老太太脸色又变了变。宝 音想,关于宫中,恐怕她又猜对了。“再之后怎样?好好想,”老太太捉着她的手,几乎是用恳求的口气,“这很重 要!”宝音无奈:“实在记不清了,只记得她很悲伤。说完了,又道:‘你好生叫长辈宽心罢!’,袖子朝我拂了拂, 我醒来,便觉身子简直大好了似的。这还其次,更重要是忽的心地清明,想想这些年来,身体不好,让长辈劳了多少神, 又言谈举止不懂事,给长辈们添了多少麻烦„„”说到这里,简直哽咽,“外婆,亏您对我这么好,我这么多年也没孝 顺您!”血脉连心,老太太听到这里,也觉感动,然而玉坠太要紧、鬼神也太可怕,单凭“宽心”二字,似是吉兆,也 不够确实,还得把整个梦问出来才能安心嘛!老太太可真急坏了。宝音这时候跟老太太求情:“外婆,老听他们说些鬼 啊什么的,笙儿害怕!不敢睡了,外婆带笙儿睡,好不好?”老太太慨然答应:“跟外婆睡去!”爱抚着毓笙的头发, 叫嘉颜带着乐韵洛月给毓笙收拾东西,还特别嘱咐嘉颜,留意表 的胭脂。很快明蕙就听到了这个消息:韩毓笙一跤跌 进青云里了!因一夜鬼哭,老太太亲自来慰问,说她可怜见的,搀了她的手,带她回去悉心照料。现如今,老太太满房 的丫头,都百鸟朝凤似的捧着毓笙照顾呢!“我们夜里弄鬼哭,想吓她,怎么反而便宜了她?”刘四姨娘来找明蕙商议, 慌得想咬谁一口,“这丫头鬼得狠,会不会知道我们害她?邀了老太太的宠,会不会捅回我们一刀?什么花神泣血夜哭, 该想个主意拆穿那小蹄子才好!”“老太太比你精
, ?
这是一个倒装句,后面是主语,问号 (或感叹句)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 问或反问的语气。
3、选择问句多用了问号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 不定主意。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 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 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注意:这 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6、不同层次的并列间都用顿号
改逗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 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 目。
改逗号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 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 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 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20、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中之春》音乐会将在五月举行。
21、与“等”并用
参加这次献爱心活动的有公务员、 警察、教师……等社会各界人士。
表列举的省略号功能和 “等”“等等”相同,只能保留其 一。
22、与“即”“就是”等词并用
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 花异草,据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 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此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同 “即”“就是”等意思,只能保留其 一。
7、顿号用在连词(“或”、“与”、“和”等) 前后 A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 签上一个名。 可根据句子情况,或删或改
逗号
B 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
应改“番茄、黄瓜和豆芽”。并列词 语间,最后的并列用连词。
8、概数用顿号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词的连用, 表示大约年龄,数词之间无需停顿。如果加 了顿号,就是表示并列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