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廷镇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3443模式课时备课年级:年级学科:上课日期:2018年月日
课题老王课型新授主备人个备人
学习目标1、体会用善良体察善良,了解在特殊年代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下层人高尚的思想情操,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体验“愧怍”的真正含义。
2、掌握记叙性散文中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段中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重点分析老王临死前一晚来我家送鸡蛋和香油这件事。
教学重点重点分析老王临死前一晚来我家送鸡蛋和香油这件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学生们共同的讨论中和教师的指导下逐个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准备PPT
是否使
用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
阶段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开始篇()作业讲评
()预习检测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的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老王》就是展示这种底
层人物的个人操守,最终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价值选择中认识
人的尊严和崇高。
过程篇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一、简介作者:杨绛(1911——),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
生于北京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
记》和《将饮茶》,译著有《堂·吉诃德》是著名学者、作家,
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并思考:
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人”是文章的灵魂,能理解这是个怎样
的人是文本研习的重点。
杨绛先生的散文被称为“杨式太极
拳”,她的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并且鲜有华丽的语
言,“老王”的形象就隐含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
那么对于写
人记事的散文,其关键把握的内容是通过记叙哪些事来表现人
物怎样的性格特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那么这篇文章
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在这几个具体问题上是如何的呢?下面请我们带着这么几个
问题来听课文录音。
2、落实具体答案;
教师提问:(1)、这篇散文中重点写了哪几个人之间的哪些事?板书:老王杨绛一家人相互关心的事
老王: 1、送冰2、自愿车费减半 3、所送冰比前任大一倍
4、文革时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
5、临终前一夜送鸡蛋和香油
杨绛一家人:1、照顾生意2、给吃鱼甘油3、关心他的住房
4、询问其能否维持生活
(2)、从这些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贫苦、善良、诚实、淳朴
三、文本研读
1、重点研读临死前一夜老王来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这部分(8—16),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揣摩探讨。
我们知道,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经常要用一定的人物描写方法,你所知道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明确:肖像描写、动作、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肖像描写
画出这一部分中关于描写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体会其表达作用。
2、那么老王临死之前还要送作者一家人鸡蛋和香油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他怎样的心理呢?
明确:像老王这样一个饱受白眼的下层劳动者,能够得到杨绛夫妇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关心,在他的心中是充满喜悦和感激的,所以,虽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临终他也要将这份感激表达出来。
老王最想要表达的恐怕是杨绛夫妇能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亲近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可怜的同情对象。
人在生存状态下最根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对于老王而言,是极其重大的满足。
在与杨绛一家的交往中,这个苦而善的底层车夫产生了交往的快感,付出了冲动,也由此奠定了双方的感情,可惜那一刻要给钱,杨绛没能明白老王的这一需求,他们同情底层的老王而且不求回报,但却是忽视了别人的心灵状态。
因此作者才会在文末发出“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的感叹。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
(1)、如果从物质层面与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从这个世界上获得的要比老王多,这是作者从自我反省的层面表达对老王的歉疚。
(2)、和老王的最后一晤,当老王拿了香油和鸡蛋来看钱钟书夫妇时,“我”要给钱,他不肯收钱。
他想表达的是和他们夫妇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需求,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长了的时候,这简直可以看作是他平生最大的心愿了。
但‘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没把老王当作平等的朋友相待,想到这些感到十分后悔,也为自己这么多年以后才明白。
(3)、从出身、学识、爱情、家庭等方面比较,杨绛比老王幸运,杨绛觉得自己对老王的怜悯是基于不平等的地位,是知识分子的俯视,所以愧怍,杨绛觉得自己关注老王太少,连他去世都不知晓,所以愧怍。
2、文章为什么要这样结构故事,这种形散神凝的结构安排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明确:文章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
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
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段写他人好,一个片段写文革时,他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最后一个片断是在离世前一天晚上的事,最能见出老王心地的善良,因此详写。
结束篇
课堂小结
作业设置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学习了本文,相信杨绛笔下的“老王”形象,肯定给了我们极
大的心灵的震撼。
让我们学会像作者那样,用善良去体察善良,
多多关注我们周围的不幸者、弱小者,用自己的善良与爱心去
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同享头顶上美丽的蓝
天白云,共同沐浴人间温暖的阳光。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说明:1、本文档受保护,只能在允许编辑的区域进行编辑。
2、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栏、教学反思栏、上课日期及个备人手写,板书设计栏可打印也可手写,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