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人文画理论要点
扬州八怪
谢谢观看
苏轼人文画的理论要点
抬高人文画,贬低画工,藐视画院 强调诗画一律
强调绘画的娱乐性,忽视作品的娱乐性,忽视作 品的思想性 强调创作的冲动,有感而发 强调神似,忽视形似 表现方式不受程式束缚 强调画外意 强调是书画结合
潇湘竹石图
苏轼
苏轼
米芾
王维
• 在人文画的发展史上,苏轼,米芾是关键 人物,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可是论 起绘画的技法,却不过是业余水平,米氏 山水的云山画法尤其被后人诟病,一端之 学,半日之功,因此,并无特别可以称道 的。这在文化史上也是困扰已久的文化难 题。
文人画兴起的前提
• 《中国文人画通鉴》
• 中国文人士大夫介入绘画之前的主体特征, 应该是文人画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深入影 响文人画的发轫和发展,一方面又在文人 画的发轫和发展中经历着客观需要的调整 和改造,应该将文人和文人画的概念还原 到丰富多彩的历史中,才有可能不至于太 弯曲
文人画的发展
• 明代董其昌说:“文人画自王右 丞始。” • 文人画作为艺术形式形成于北宋 熙宁、元丰之际,并在以后日益 发展壮大,明清时期在画坛占主 导地位
苏轼人文画理论要点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2011级绘画班
北宋末年的政治文化背景
• 北宋后期,宋徽宗赵佶即位。面对这是已 经成为强弩之末的北宋王朝,刚即位的宋 徽宗先是整顿朝政,可是一年以后,荒淫 残暴的本性就露了出来。宋徽宗的腐朽无 能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在思想上孕育 了程朱理学,使人习惯讲问题放到理性的 角度上思考,宋代的艺术更具寓意,重视 内心的感受。促成了宋代美术百花争艳的 局面。
苏轼文人画理论的影响
• 苏轼时期还称之为士人画,元代有人使用, 明代董其昌正式使用文人画一词 • 北宋书画市场的繁荣和北宋画院的成立, 使得书画市场异常繁荣 • 文人画家由于场的失忆,便通过书画的 活动,抒发情怀 • 文人画,画工,画家画院三派力量互相影 响互相交融,文人画逐渐成为主力。
文徽明
中心思想的强调艺术要充分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要 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性,艺术要讲究艺术性,不能干 巴巴说教 • 二程,司马光,出于强调艺术的辅教功能,反对 寓教于乐,认为艺术有丧志之害, • 王安石强调文以适用为本,既注重内容,也注重 形式 • 苏轼根据这两点提出自己的观点,文理自然姿态 横生,相比之下,苏轼的理论更符合艺术本身的 发展
• 王维(701--761)字摩诘,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佛经《维摩诘经》,是智 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 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于 此。文艺全才,诗、文、 书、画都很著名。 • 米芾 中国北宋书法家,画 家,书画理论家。吴人, 祖籍太原。天资高迈、人 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 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 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 于鉴别。
苏轼的生平
•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 “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 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 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 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 “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 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 派。因为王安石的改革和乌台诗 案一贬再贬。后回京,不容新党, 再贬至杭州,修水利苏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