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考场作文常见

高考考场作文常见


失误五:议论缺失
有部分考生在写作文特别是议论文时,经常出现 的失误就是议论缺失。考生开篇提出论点后就开 始举例子来证明论点,但是偏偏忘记了议论文是 要通过说理来证明道理的正确性的。就如数学上 定理推论的证明一样,必须先通过证明的过程来 证明这个定理推论是成立的,然后才可以用例题 来进一步熟悉。而造成议论部分的缺失,原因主 要有以下两点:①考生自己觉得这个道理太明显 了,根本用不着论证,就是所谓的“一看就是正 确的”;②想论证却无话可说,不能顺利地组织 好论证语言,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挽救方法:多方考虑,尽量说理。 要挽救这种失误,学生没有一定的能力是比较难做到的, 所以对于第二种失误,“想论证却无话可说”的同学来 说,短时间内迅速纠正是不现实的,还是需要平时多看 多思多项,注意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对于第一种失误,考生一旦发现自己的文章写成观点加 例子的了,就应该马上意识到议论的缺失,这时就要认 真思考:这个议论加在什么地方比较好?已写出来的例 子怎么办?能不能把已写出来的例子变成议论的引入部 分?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把传统议论文先议论后举例的 形式改变一下,变成先举例再总结议论,虽然看上去可 能别扭一点,但至少要比缺失议论来得强些。另外,考 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好过渡句、过渡段,好的过 渡句、过渡段可以将文章衔接得更紧凑,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挽救的痕迹,尽量减少失分。
失误二:中心不明
中心不明的文章往往容易把一些相似或是有部分相同 点的话题搞混了,比如写“坚强”,结果文章写出来 既像在写“勇气”又像在写“苦难”。当然,“坚 强”“勇气”“苦难”,三者之间确实有一定的联系, 但毕竟是有主有次的。 挽救方法:突出主旨,淡化其他。 这里的突出主旨,是指在不同段落中,尽可能用排比、 反复等修辞手法来突出你要写的主旨。如果你要突出 “坚强”,就可用“坚强,让我们……”来作为每一段 的中心句,出现在段首;如果你要突出“勇气”,就 可用“勇气,使我们的人生(奋斗、过程)……”来作 文中心句,这样,文章的中心自然得到强化
比如以“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人对 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 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这是马克得斯对他的 赞美。有人说,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莫扎特音乐的 赞美,它还能引发人们对个人事、身边事、国家 事、天下事的思考或感悟。”为材料写一篇作文 时,有一位考生意识到所有紧张关系都消除是大 家有了一定的共识,有了共同的价值感、认同感 的缘故,就提笔这样写: 日本救援队来了,那一刻他们忙碌奋战的身影, 他们向死难者默哀的身影,感动了中国与日本无 数的人们,这一刻,正是对生命的爱与尊重让两 个民族之间的坚冰正在悄悄融化; 宝岛救援队来了,一场大自然的浩劫拉近了彼此 之间的距离,两岸冰封了八年的隔阂在那一刻涣 然冰释,在至高无上的生命面前,让两岸的心紧 紧相连,让国共有了第三次合作的可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两则例子还是很典型的,但到了这里,这位考 生还是没有点明这两则例子证明的普遍道理,议 论部分缺失。经过思考,这位考生在后面加上了 这样的议论: 在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东西是可以超越地域,超 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种族的,如爱,如真善 美,如对生命的尊重,如对正义的追求…… 正是整个人类对生命的爱、尊重与悲悯,正是这 一种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阶级、超越文化 的力量,让这一刻的我们,全都成了汶川人!我 们的对立,全部在这一刻统一;我们的隔阂与敌 视,也全部在这一刻消除。 这样一来,就把前面缺失的议论补上了,虽然可 能显得晚了些,但总比没有要好得多。
比如,有考生在写命题作文“欣赏”时,提到要能“欣 赏”事物,就得先有度量来容纳事物,容纳之后才能发 现其美好之处,才能真正欣赏,应该说这个想法不错, 但在行文过程中,这位考生却不由自主地偏到“度量” 上去了: 能否欣赏,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欣赏应该建立在 一定高度上的品德与思想上,气量狭小的人永远不会体 会欣赏之美。翻开历史的书卷,一段段生动的景象展现 在我们面前:在秦朝大殿,蔺相如“论罪当诛”,秦王 本可使其“就汤镬”,然而他被蔺相如的足智多谋所折 服,大度地宽容了蔺相如的无视,这是王者才有的风范, 正是这种风范成就了秦朝的统一大业;在曹军军帐中, 关羽封金挂印,曹操本可以派兵追赶,然而他同样选择 了大度,尊重关羽的不慕富贵,宽容其过关斩将千里走 单骑的忠心,这是豪情的体现,曹操正因为拥有这种豪
失误三:用例不当
有的同学审题立意都对,可得分却并不如意,究 其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例子不当。这里的用例 不当又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所引用的例子 与主旨无关,这种情况无法挽救,只能舍弃;另 一种情况是引用的例子能体现文章所要表达的主 旨,但阐述不够明确,致使阅卷老师没有看出这 个例子的用意。因为每一个素材都不可能只具有 单一的用途,它在不同的情况下往往会表现不一 样的主题,所以被判为用例不当是完全有可能的。
要明示用意,就需要考生仔细分析所要引 用的例子,分析这个例子包含哪方面的意 思,这些含意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 在你所写问咋还能带个主题下,你要用的 是例子哪个角度的含意……这些信息,在 行文过程中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比如有考生在写一篇以“此岸与彼岸”为 话题的作文时,这样写: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起来呵手封 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纳兰容若才绝痴绝, 青梅竹马的表妹被迫入宫,“侯门一入深如海, 从此萧浪是路人。”纳兰从此魂牵梦系,郁郁寡 欢。夫人卢氏纵然娇憨柔美,温婉可喜,却怎么 也走不进丈夫的心里。终于,卢氏婚后三年抑郁 而终。而此时的纳兰如梦初醒,悔恨难言,常常 想起卢氏的好,卢氏的贤惠,卢氏的体贴。为了 心中那个遥不可及的梦,他辜负了自己最亲近的 人。 这一段文字应该说写得很美,但其含意有很多, 可以论述纳兰容若的深情,也可以表达他错过的 不幸,还可以阐释珍惜这个主题。那么,就这一 段文字而言,如何让阅卷老师一下子就能看出你 是在证明“此岸与彼岸”呢?其实,可以这样明
有这么一双手,曾经横亘在我的身前,在我懵懂 无知的时候,它是我生命的长城,守护着我,保 卫着我;后来,我从摇篮里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这双手便悄悄地隐没了。而当我受伤时、跌倒时, 我才蓦然发现,那双手从来就不曾消失,它其实 一直都在我的背后,默默地陪着我,只待我憔悴 时、无力时悄悄告诉我那一份爱永在。 这一段就把前面误写的父母对“我”的“关心” 与“爱”巧妙地转向了“背后”,后面就可以继 续写父母的爱与关心是如何在“背后”默默地帮 助着“我”,给“我”指明方向,为“我”分忧 解难了,文章立意自然回到了“正轨”。
失误六:结尾无力
好的文章要求凤头猪肚豹尾,不少同学非常 注重文章的开头,却忽略了文章的结尾。俗话说,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文章结尾如果结不好的话, 会让人觉得作者功力有限,虎头蛇尾,有时还会 引起阅卷老师的怀疑——开头写得不错,结尾怎 么这么一般啊,会不会开头是从哪里抄的呢?这 样,阅卷老师可能就会对你的整篇文章产生一定 的误判。 其实,文章对于结尾的要求无非是:①能扣紧主 题,照应开头及前文;②能深化或升华文章主旨, 引人思考;③漂亮有力,发人深思,引人联想; ④具有一定的回味余地。
比如有考生在以“成熟”为话题的作文中,把 “成熟”“沉稳”“理智”“大度”“宽容”等 写在一起,结果“成熟”这个主题被“沉 稳”“理智”“大度”“宽容”等淹没了,致使 文章中心不明。其实,不管是“沉稳”“理智” 还是“大度”“宽容”,都是“成熟”的体现, 要弥补这个缺陷,不妨这样救一救: 成熟是心灵的一种升华,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是 一个人脱离孩提时代走向成人的重要标志。 成熟意味着理智,教人如何面对各样的干扰和诱 惑,分清恶与善、情与仇,正确地把握自己的方 向;成熟预示着沉稳,教人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会大喜亦不会大悲,处乱不惊,应变自如;成 熟蕴含着宽容,教人包容他人,给他人与自己一 方可以回转的余地,留得一份尊重。
失误四:行文跑偏
挽救方法:巧设铺垫,择机回归。 一般来说,既然是逐渐跑偏的,就一定有某种方 法可以重新回到正题上去。考生如果在考场上出 现了这种失误,千万不要慌张,而是要冷静下来, 认真思考如果要从已经偏差了的主题回到正题上, 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然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创造 出这些条件,当这些条件创造出来后,就可以不 失时机地回归到正题上了,而前面跑偏了的部分 猛一看好像是你精心设置的铺垫——虽然这种小 伎俩实际上瞒不过阅卷老师的眼睛,但他也一定 能理解你努力想挽救文章的心情,这种情况下, 老师一般不会太为难你的。
失误一:立意偏差
挽救办法:及早切断,转向正途。 如果是刚写了一两段就发现文章的立意有偏差, 就要停下笔来冷静地审视一下已经写的部分。如 果这一部分虽然立意出现偏差,但后面还有挽回 的余地,就要当机立断,利用有用部分努力向正 确方向靠拢;如果仔细审视之后发现已写部分没 有利用价值,就一定要忍痛舍弃,重新开始,这 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比如有考生以“背后”为话题作文,开篇写了两 段突然发现写的是父母对自己的爱与关心,是父 母如何为自己付出,立意显然有了偏差。这可怎 么办呢?后来,这位考生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利 用前面已经写的内容努力转向正途,紧接着写了 这一段:
高考考场作文常见失误与补救
高考考场作文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整个高考 的成败,但是,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 下,要高质高量地完成一篇作文,实属不 易。许多平时能写好作文的同学可能也会 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临场发挥的失误,导 致失分。如果高考考场作文真的“马失前 蹄”了,我们又该如何补救呢? 首先要强调的是,在考场作文临场如果万 一出现了下面的失误,千万不惊惶失措, 一定要冷静,想方设法地去弥补挽救。如 果因过度紧张或惊慌而导致大脑一片空白, 那就真的一切都完了。下面,我们来具体 谈谈高考作文中考生们常见的失误与补救 办法。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考生就不由自主地 “跑偏了”,从“欣赏”跑到“大度”上 去了。写到这里,把前面所写的部分全部 划掉重写显然不现实,可是有明显偏题, 这该怎么弥补呢? 其实,考生可以这样分析一下:“大度” 怎么才能回到“欣赏”上去?大度代表宽 容,代表在内心愿意接受这个事物,那么 愿意接受这个事物就意味着喜欢这个事物, 而喜欢就意味着欣赏,这样,文章主题就 可以从“大度”回归到“欣赏”了,所以, 针对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这样设置回转的 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