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大。

近年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针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以增强学生应对各种困难以及挑战的能力,使自身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5-0037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各中学的逐渐开展与普及,体育教学是开展素质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课程,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素质,使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共同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体育兴趣与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其心理承受力
1. 课堂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要更加趣味化
传统体育教学一般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室外任由其自由活动,往往忽略了对体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教育。

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单纯地讲授部分课本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与说明,在学习中没有一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长此以往,就会使学
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所以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富有趣味性与新鲜感。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自由、和谐与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在探索中获得相关体育知识。

还有就是,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展开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获得具体的视觉以及听觉感受,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2. 通过室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初中教学过程中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所以说,体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具体的室外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项目,要使体育锻炼项目多元化、层次化,这样可以使各种层次身体素质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进而使自身得到全面提升。

室外体育教学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好示范,并对学生动作的不标准之处及时进行纠正与调整,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动作更加规范与标准。

3. 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正是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心理的准备,学校体育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良好的条件。

体育中各种训练、竞赛是在平等条件下的竞争,教师应通过比赛和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应使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不断进取,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如在练习“立定跳远”时,笔者采用“递进式”的组织方法,在起跳线前设计一条斜线,并在线段上标上分数,让学生从最近处跳起,比比看谁跳到高分段,学生在练习时每一跳都能知道得分多少,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比赛竞争,提高练习兴趣有很好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以顽强的毅力去争取胜利。

同时,更重要的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一个强者。

4. 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运动项目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
素质,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与加强。

比如长跑,这项体育运动除了强调身体的忍耐力外,还可以考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开展这个项目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永不言败的顽强毅力,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调节自己,并不断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增强应对各种问题与挑战的自信心。

二、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创造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就必须从体育教学模式入手,改变体育教学仅仅将学生的发展局限在生理学的范畴之内的模式。

也就是说,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在特定的体育教学情境中,制定为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并在实
施过程中不断调试教学程序设计、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创新性体育教学模式,要将“上级与下级”“命令与接受”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教师和学生是知心朋友、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以便在组织练习中通过频繁的师生接触,形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愉快地、积极地体验体育的乐趣。

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造的热情。

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以往教学中教师单纯的“教”,转化为学生的“乐”过程,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动机,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积极投身于练习活动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亲身探索体验,培养创作的热情,获得成功的喜悦,不再把体育课认为是一种负担。

三、在体育教学中,给所有学生参与的机会
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各种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要更多地为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性,为学生的参与搭建平台,学生只有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发自内心的快乐,才能引发他们对体育课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激情,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体育教学的内容才能被学生愉快地接受,才能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创新的思考和实践,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有效提高质量。

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学生上好体育课的自发性和参与的自主
性,创造与学生共同学习、共享体育运动乐趣的氛围,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新奇而独特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我们要掌握科学的参与方法,参与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进行的,不是漫无目的地放任自流,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动作练习出现偏差时,及时予以指正,在学生有其他问题时,及时给予解答,要创设轻松、融洽的情景,引领学生在这样的理想的氛围中,快乐地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学习中来。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学成效有直接影响。

所以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还要及时地根据各种相关体育信息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使国家素质教育号召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 邱远.体育与健康教学新理念[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8).
[2] 韦谦.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体育科技,2009(4).
[3] 王燕妮,左勇.加速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全面进素质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4] 许敏.21世纪中学体育教学的走向与前瞻研究[j].内江科技,2008(14).
[5]wo1ters,c.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college students’regulation of motiv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2009(2).
(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纪达中学 5224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