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无机与分析化学》试卷(A卷)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填“+”号,错的在括号内填“—”号)(共10分,每题2分)1.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诱导力,极性分子间只存在取向力。
()2.混合理想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等于该组分的摩尔分数与总压的乘积。
()3.在任何温度下,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均为零。
()4.纯物质完整有序晶体在298.15K时的熵值为零。
()5.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反应CaCO3(s)=CaO(s)+CO2(g) ,已知此反应的ΔrHmθ(298.15K)=178 kJ·mol-1,ΔrSmθ(298.15K)=161J·mol-1·K -1,则此反应开始分解的温度是()。
(A)900K (B)1.11K (C)1106K (D)298.15K2. 已知某反应的活化能为114 kJ·mol-1,采用一种催化剂可使其活化能降低一半,在25°C 其反应速率将加快约()倍。
(A)12102倍(B)12106倍(C)12108倍(D)121010倍3.下列物质中,Smθ最大的是()。
(A)HF (g) (B)HCl (g) (C)HBr (g) (D)HI(g)4.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决定的。
(A)n(主量子数) (B)n和l(角量子数)(C)n、l和m(磁量子数) (D)n和m5.下列反应中,Δr Gmθ等于产物ΔfGmθ的是()。
(A)Ag+(aq)+Br- (aq) = AgBr (s) (B)Ag (s)+1/2Br2(l) = AgBr (s)(C)2Ag (s)+Br2(l) =2 AgBr (s) (D)Ag (s)+1/2Br2(g) = AgBr (s)6.根据分子轨道理论,O2最高占有轨道是()。
(A)σ2p (B)σ2p*(C)π2p(D)π2p*7.已知Mn (OH)2的溶度积常数为2.1210-13,则Mn(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A)5.9210-5mol·L-1(B)4.6210-7mol·L-1(C)3.7210-5mol·L-1(D)2.3210-7mol·L-18. 一元弱酸HA(Kaθ=10-5)在pH=6.0的水溶液中,HA与A-比值的百分数是()。
(A)10% (B)25% (C)50%(D)80%9.欲使CaCO3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溶液的pH (B)加入2.0 mol·L-1NaOH(C)加入0.10 mol·L-1CaCl2(D)加入1.0 mol·L-1Na2CO310.下列晶体熔化时,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A)SiC(B)HF (C)KF (D)Pb三、填空题(共10分,每题2分)1.K[PtCl3(NH3)]的名称为,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有种构型。
2.Cu+与Na+虽然半径相近,但CuCl在水中溶解度比NaCl小得多,原因是因为在CuCl晶体中正、负离子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石墨晶体具有金属光泽,是因为晶体中具有键。
3.NH3分子属于不等性杂化。
共价键键级越(填“大”或“小”),分子越稳定。
4.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属于第周期。
一个原子中,量子数n=3,l=2,m=2时可允许的电子数最多为个。
5.温度一定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系统中活化分子总数,反应速率。
(填“增大”或“减小”)四、计算题(共20分,每题10分)1.将下列反应组成原电池,2Ag+(aq)+Cu(s)=2 Ag(s)+Cu2+(aq)(已知Eθ (Cu2+/Cu)=0.3394V、Eθ (Ag +/ Ag)=0.7991V和F=96485C·mol-1),试求:(1) 在标准条件下,写出电池图示;(2) 计算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MFθ;(3) 计算电池反应的Δr Gmθ(298.15K);(4) 计算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θ(298.15K);(5)计算当c(Ag+)=0.010 mol·L-1,c(Cu2+)=0.010 mol·L-1时,该原电池在298.15K 时的电动势,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2.(1)在10.0mL 0.015 mol·L-1MnSO4溶液中,加入5.0mL 0.15 mol·L-1 NH3(aq),有无Mn(OH)2沉淀生成?(2)若在上述10.0mL 0.015 mol·L-1MnSO4溶液中先加入0.495g (NH4)2SO4晶体,然后再加入5.0mL 0.15 mol·L-1 NH3(aq),有无Mn (OH)2沉淀生成?(已知(NH4)2SO4的分子量是132.1 g·mol-1,Kspθ(Mn(OH)2)=2.1×10-13,K b θ(NH3·H2O)=1.8×10-5)五、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高锰酸钾溶液用下列哪种物质标定?A. 无水碳酸钠,B.邻苯二甲酸氢钾,C.硼砂,D.碳酸钙,E. 草酸钠。
2、条件稳定常数的正确表达式是:A. K’=K/ αM αyB. K’=αM αY/K ;C. lg K’=lgK + lgαY - lgαMD. lg K’=lgK - lgαY - lgαM ;E. lg K’=lgK-lgαY+ lgαM3、影响配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包括:A. 滴定速度B. 配合物稳定常数C. 隐蔽剂的存在D. 溶液的酸度E. 指示剂的用量4、配位滴定所用的金属指示剂同时也是一种A. 沉淀剂B. 配位剂C. 显色剂D. 隐蔽剂E. 酸碱指示剂5、化学计量点电位的计算公式是:A. Esp =(n1 E10’+ n2E20’) /0.059B. Esp =(n1 E10’- n2E20’) /0.059C. Esp =(n1 E10’+ n2E20’) / (n1+ n2)D. Esp =(n1 E10’- n2E20’) / (n1+ n2)E. Esp =(n1 E10’+ n2E20’) / (n1—n2)6、碘量法中为防止碘的挥发,应:A.加入过量碘化钾,B.滴定时不要剧烈摇动,C.室温下反应,D.使用碘量瓶,E.降低溶液酸度。
7、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这就形成:A. 后沉淀,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E. 表面吸附。
8、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电位突跃的大小与()。
A.氧化剂电对条件电位有关B.还原剂电对条件电位有关C.氧化剂电对标准电位有关D.还原剂电对标准电位有关E.氧化剂与还原剂两电对条件电位之差有关9、佛尔哈德法返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时,为了避免由于沉淀的转化所造成的误差,应采用的措施是:A. 滴定前将氯化银滤除,B. 加入淀粉和糊精,C. 增大溶液的浓度,D. 加入硝基苯。
10、沉淀陈化的目的是什么?A. 使沉淀作用完全,B. 加快沉淀速度,C. 使小晶粒转化为大晶粒,D. 除去表面吸附的杂质,11、下列各条件中何者是晶型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B. 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C. 沉淀作用宜在冷溶液中进行,D. 应进行沉淀的陈化,E. 沉淀剂应是挥发性的。
12、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有:A. In与MIn的颜色要相近,B. MIn的稳定性要适当,C. 显色反应灵敏迅速,D. MIn应不溶于水,E. 具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13、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A. 浓、冷、慢、搅、陈B. 稀、热、快、搅、陈C. 稀、热、慢、搅、陈D. 稀、冷、慢、搅、陈14、Na2S2O3溶液不稳定的原因是:A.光线的作用B.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的作用C.空气的氧化作用D.细菌的作用E.诱导作用15、下列现象各属什么反应:用高锰酸钾滴定二价铁时,氯离子的氧化还原速率被加速。
用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根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
Ag+存在时,Mn2+被S2O82-氧化为MnO4- 。
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副反应;D.诱导反应。
六、简答题(共10分)1、写出质子条件(4分,每题2分)a、NaHCO3+H2O; b、Na2HPO4+H2O2、解释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分)3、 Bi3+ Al3+ Pb2+ Mg2+lgK 27.94 16.3 18.04 8.69;最小pH 0.7 4.2 3.2 10如何滴定铅离子。
(3分)七、计算题(共15分)1、四次测得Ca离子的含量为0.6512、0.6521、0.6509、0.6511。
计算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9分)2、计算cZn2+=0.020mol.L-1, [NH3]= 0.10mol.L-1溶液中 Zn2+的浓度。
Zn(NH3)42+的各级累计稳定常数β1---β4分别为186,4.07×104,1.02 ×107, 1.15 ×109。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