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分析(一)(总分:9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4,分数:94.00)1.用气相色谱分析水中有机污染物时,常涉及到检测器的选择,今欲测水中含硫磷的农药,可选择下面哪一种检测器( )。
(A) 火焰光度 (B) 氢火焰(C) 电子捕获 (D) 热导池(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气相色谱分析水中有机污染物常用火焰光度、氢火焰、电子捕获和热导池等四种检测器,其中热导池检测器用于永久气体和简单烃类,氢火焰检测器一般用于含有碳氢氧的有机化合物,电子捕获检测器常用于含有电负性较大的有机化合物,如消毒副产物卤代烃,火焰光度检测器又名硫磷检测器,专用于含硫、磷元素的农药分析。
[解题关键] 本题是分析方法选择,解题关键是火焰光度检测器又名硫磷检测器,专用于含硫、磷元素的农药分析。
2.对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进行消解时常选用( )。
(A) H2SO4—KMnO4 (B) HNO3(C) H2SO4—H3PO4 (D) HNO3—HClO4(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硫酸和磷酸体系主要用于消除三价铁等离子的干扰,硫酸和高锰酸钾体系常用于消解测定汞水样,硝酸和高氯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消解含难氧化有机物的水样。
[解题关键] 熟练掌握含有机物水样中无机元素的消解处理方法。
3.为控制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可以采用( )。
(A) 加标回收试验 (B) 变异系数法试验(C) 平行试验 (D) 空白试验(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加标回收率试验是用来评价一个分析方法准确度的试验方法,变异系数法试验是用来评价一个分析方精密度的试验方法,平行试验反映的是测定的误差,空白试验一般用于扣除实验的系统误差。
[解题关键] 分析方法准确性是一个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常有加标回收率试验方法确定。
4.按照布朗斯特酸碱理论水中重碳酸根是( )。
(A) 碱性物质 (B) 酸性物质(C) 中性物质 (D) 两性物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首先正确认识布朗斯特酸碱理论,即给出质子的是酸,接受质子的是碱。
重碳酸根即为碳酸氢根),其中氢离子即可以给出变成碳酸根,也可以接受质子变成碳酸。
[解题关键] 同时具有给出或接受质子能力的离子或离子团属于两性物质。
5.测定总铬的水样,需加( )保存。
(A) H2SO4 (B) HNO3+KMnO4(C) HCl (D) NaOH(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测定总铬的水样一般应酸化处理,加入HNO3+KMnO4既可以氧化干扰物质,又可以消解有机物的干扰。
[解题关键] 水中铬的化合物常见价态有三价和六价。
碱性条件下铬能生成相应沉淀,酸性条件稳定,高锰酸钾可以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
6.在重铬酸钾法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中硫酸银的加入起到( )作用。
(A) 催化剂 (B) 掩蔽剂(C) 活化剂 (D) 络合剂(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采用重铬酸钾回流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过程中加入硫酸银的作用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掩蔽氯离子用硫酸汞-硫酸溶液。
[解题关键] 解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硫酸银在化学需氧量COD以及高锰酸盐测定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硫酸银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起的是沉淀掩蔽氯离子的作用。
7.测定水中可滤残渣时一般选用( )蒸发。
(A) 98~100℃ (B) 100~102℃(C) 103~105℃ (D) 105~107℃(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可滤残渣一般在103~105℃烘干,但有时要求在180±2℃下测定。
[解题关键] 国家标准方法推荐103~105℃。
8.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NO x,吸收液与( )发生反应,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A) NO (B) HNO2(C) HNO3 (D) NH3(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的吸收液,大气中氮氧化物被吸收转变成亚硝酸和硝酸。
在冰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在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
[解题关键] 熟悉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
9.固体废弃物急性毒性的鉴定标准为( )。
(A) 12h (B) 24h(C) 36h (D) 48h(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固体废弃物急性毒性的初筛试验,采用18~24g体重的小白鼠(或200~300g大白鼠),经口染毒,记录48h的动物死亡数。
[解题关键] 本题易于实验前8~12h禁食混淆。
10.如一声压级为70dB,另一声压级也为70dB,则总声压级为( )。
(A) 70dB (B) 73dB(C) 90dB (D) 120dB(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两个以上独立生源作用于某一点,产生噪音的叠加。
总声功率和总声强可以线性叠加。
但总声压不能直接叠加。
由于总声压计算需要查表,故本题选择一个特例即两个声源的声压级相等。
[解题关键] 当两个声压级相等时,总声压级:L P=L P1+lg2≈L P1+3(dB)。
11.若河水深为5~10m,在监测断面的每条采样垂线上,应设置的采样点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分数:1.00)A.B. √C.D.解析: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12.在水质监测中,一个江(河)段应设几个消减断面(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分数:1.00)A. √B.C.D.解析:一般一个河段只设一个消减断面。
13.监测河流水质的控制断面应设在距排污口( )。
(A) 下游1000~1500m处 (B) 下游500~1000m处(C) 下游100~500m处 (D) 上游100~500m处(分数:1.00)A.B. √C.D.解析: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一股设在距排污口500~1000m处,因为一般在排污口下游500m,污染带1/2宽度处重金属浓度出现高峰。
14.未经任何处理的清洁水样最长存放时间为( )。
(A) 24h (B) 48h (C) 72h (D) 96h(分数:1.00)A.B.C. √D.解析:15.采用化学法测定溶解氧时,现场固定采集水样的方法是( )。
(A) 加入MnSO4溶液 (B) 加入碱性KI溶液(C) 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液 (D) 只要塞紧瓶塞(分数:1.00)A.B.C. √D.解析: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加入少量硫酸锰和碘化钾固定溶解氧。
16.在水质监测中,所测河段的对照断面一般设几个(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分数:1.00)A. √B.C.D.解析: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一般一个河段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17.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对向国家直接报送数据的废水排放源规定,工业废水每年采样监测次数是( )。
(A) 2~4次 (B) 2次 (C) 3次 (D) 4次(分数:1.00)A. √B.C.D.解析:18.在水环境监测分析中,用得较普遍的浓缩试样的方法是( )。
(A) 萃取 (B) 离子交换 (C) 蒸发 (D) 沉淀(分数:1.00)A.B.C. √D.解析:19.注射器采样属于( )。
(A) 直接采样法 (B) 富集采样法 (C) 浓缩采样点 (D) 溶液吸收法(分数:1.00)A. √B.C.D.解析: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
(A) 3类 (B) 五级(C) Ⅲ级 (D) 五类(分数:1.00)A.C.D. √解析:21.同一方法的检出限、测定下限、测定上限、检测上限,其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测定上限>检测上限>检出限>测定下限(B) 检测上限>检出限>测定上限>测定下限(C) 检测上限>测定上限>测定下限>检出限(D) 检出限>检测上限>测定上限>测定下限(分数:1.00)A.B.C. √D.解析: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测定下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的方法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
测定上限: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量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
22.下列各组中,全是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
(A) 总α放射性、总银、总汞、总铬 (B) 挥发酚、总氰化物、总烷基、总铬(C) 总铬、总铅、总铜、苯并(a)芘 (D) 总铜、总铅、总汞、总银(分数:1.00)A. √B.C.D.解析:第一类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α)芘、总铍、总银、总a放射性、总β放射性。
23.下列工作属于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工作内容的是( )。
(A) 平行样分析 (B) 加样分析(C) 采样点优化 (D) 校核标准溶液(分数:1.00)A. √B.C.D.解析: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控制监测分析人员的实验误差,使之达到规定的范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达到容许限规定的质量要求。
24.下列试剂中,( )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A) NaCl (B) EDTA (C) K2Cr2O2 (D) CaCO3(分数:1.00)B.C.D. √解析:25.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
(A) COD (B) 挥发酚 (C) 六价铬 (D) pH(分数:1.00)A.B.C.D. √解析:26.测定某化工厂的汞含量,其取样点应是( )。
(A) 工厂总排污口 (B) 车间排污口(C) 简易汞回收装置排污口 (D) 取样方便的地方(分数:1.00)A.B. √C.D.解析:汞属于第一类污染物。
27.水样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 )。
(A) 消解、蒸馏、萃取 (B) 消解、萃取、蒸馏(C) 消解、蒸馏、挥发 (D) 蒸馏、消解、萃取(分数:1.00)A. √B.C.D.解析:28.在水样中加入( )是为防止金属沉淀。
(A) H2SO4 (B) NaOH (C) CHCl3 (D) HNO3(分数:1.00)A.B.C.D. √解析:29.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可产生( )。
(A) 正干扰 (B) 负干扰 (C) 不干扰 (D) 说不定(分数:1.00)A.B. √C.D.解析: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