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指导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站、大石头南站、安图西站人工挖孔桩(墩)施工。
二、适用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新建至铁路客运专线站、大石头南站、安图西站人工挖孔桩(墩)施工。
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①、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交接工作,认真做好交接桩记录等相关手续资料。
详细复核交接桩点,布设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临时用水管线和其它的临时设施。
②、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容。
③、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收集已施工的各种经验性的资料,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施工方案。
④、技术交底:在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技术交底采取“分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向工程部分项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分项技术负责人向技术主管、质检员、技术员交底,技术主管、技术员和质检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地学习并向班组长交底。
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认真贯彻执行。
2、施工机具准备根据该计划,落实好设备配置,并及时维护,使所有机械处于正常状态,满足施工的需要,不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施工中计划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6台木轱辘、2台电焊机、1台切断机、1台调直机、1台弯曲机、1台挖掘机等。
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机具设备均齐备完好,无需订购。
详见主要施工机具设备一览表。
3、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4、现场准备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后,应及时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搞好现场交接工作,修筑现场施工道路,准备现场施工用电及用水。
搭设生产及生活区临建设施,保证施工场地三通一平。
5、防雨、消防设施准备施工期间,要考虑地区季节特点,特别注意做好雨天施工的准备工作。
浇灌混凝土时突遇大雨,应及时覆盖防雨棚布,防止雨水冲刷砼。
大雨到来之前要及时使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注意保护电源设备,并作好设备、机具的防雨工作。
准备足够数量的雨布、雨衣。
做好防火工作也是施工现场应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地面临时设施周围配备一定数量的泡沫灭火器、沙箱、铁铲、及消防设施及工具供消防专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挪作它用。
进入动火施工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小型工具式灭火器,作为动火操作者的手头工具同等对待。
6、施工用电、用水(一)、施工用水现场已采用自打井取水来满足施工需要。
(二)、施工用电1. 施工安全用电依据:根据现场勘测和该工程施工特点,依照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相关部门颁发有关文件及其它一些相关性的电气技术标准、法规。
施工用电引自附近村庄的变压器,现场已准备完成。
2.配电线路设计,a.配电线路形式和基本保护系统鉴于该工程引入电源为三相五线制,根据JGJ46-2005规中的规定,需采用专用保护零线——TN-S接零保护系统,并在专用保护零线上设置三处重复接地,其保护零线为黄绿双色线。
b.配电线路敷设本工程配电线路均采用铜芯电缆埋地敷设,电缆埋地均设套管,过道路外采用钢套管。
3.配电箱设计:a.根据JFJ46-2005规有关规定,配电箱材料需采用铁板或其它优质绝缘材料,铁板厚度以1.5-2mm为宜,不得采用木板制做箱体或电器底座。
b.箱体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基座、外壳、铁质电器安装板应可靠接地并与线路中的保护零线相连接。
四、施工方法1、施工测量控制(—)、测量放线根据提供的控制坐标点,采用全站仪放样挖孔桩(墩)的位置。
复测无误后,再用全站仪放样各轴线控制点。
利用全站仪和钢卷尺定出每个具体桩(墩)位中心点。
根据中心点,沿纵横轴线适当距离(大于该孔桩半径)设4个铁钉,以便施工时定出中心线。
标高则利用水准仪,从给定点引测至现场基坑,便于测设桩(墩)顶标高。
当第一节护壁作好后,立即将桩(墩)位“+”字中心线和标高点标测在第一节护壁混凝土表面上,以便作为成孔过程中及成孔后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实测的依据。
这时必须严格检查护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其中心与断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以后测量定出的轴心点位要在每节护壁上标出“+”,交点即为中心点,用以控制桩(墩)位的垂直度,桩(墩)的垂直度偏差小于0.5%L(L为挖孔桩(墩)长),桩(墩)位中心允许偏差±50mm,桩(墩)孔径允许偏差+50mm,护壁砼厚度允许偏差±30mm。
挖孔桩(墩)护壁每节校核一次中线。
1.所有仪器,均送技术监督局作计量检定;2.测量时必须坚持双检制;3.认真计算及复核坐标数据,确保坐标的准确性;4.使用水准仪时,应精确整平,读尺寸必须消除视差;5.扶尺时要铅直、划线时要平、标志要准;6.转点、标高传递时,应使前、后视等距,站数应为偶数段为宜;7.使用钢尺时,定尺要直,拉力要稳,对尺划线要准;8.竖向投测时,允许层间误差不大于3mm,全高不大于3H/10000,且水大于20mm;在施工中经常检查桩(墩)的位置,确保桩(墩)位正确。
(二)、测量仪器及工具主要仪器有:莱卡电子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
其它工具:钢尺(50m、防水、防锈)、塔尺、卷尺、线坠、墨水、线盒、铁钉等。
2、成孔开挖及弃土的方法①、挖孔由人工操作,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人工挖孔桩(墩)每次下挖进度不得超过1m,待上层护壁砼初具强度后,方可继续下挖。
挖土秩序为先中间后周边,有效地控制开挖桩(墩)孔的截面尺寸。
②、垂直运输是在孔上口安支架,木轱辘提升,吊到地面后,用手推车运出。
每台提升机平均配2人作业组。
挖孔时采用短鞦、短镐,便于操作。
提土桶不要装得太满,以防土块或石块掉落伤人。
土方出井后用手推车运至堆土坑处堆放,井口不准留有余泥,以减轻桩(墩)孔周围的压力。
将孔挖出的土做二次搬运,即利用1台挖土机和自卸汽车外运至废土场。
有地下水时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坑,用潜水泵排出桩(墩)孔外。
③、扩底部分先挖圆柱体,后自上而下修扩成形,扩孔部分圆锥体侧向面与水平面倾角不得大于45°角,以确保土体稳定,锅底呈球冠曲面,开挖过程中注意各部位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边挖边测量,发现偏差及时修正。
④、挖孔通过土石层,分别做好原始记录,并取留岩样,保存作为地质资料,且配备潜水泵。
桩(墩)端嵌入气孔状玄武岩层时用6Kg/cm2的空气压缩机供气,用风镐凿岩。
每条桩(墩)要通过有关单位鉴定达到设计要求后终孔。
⑤、桩(墩)孔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地面操作人员要拴好安全带。
吊桶离开孔口上方时,盖好孔口安全盖板,掩蔽孔口,防止卸土的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孔伤人。
吊桶在小推车卸土后,再打开活动盖板,下放吊桶装土。
⑥、桩(墩)孔挖至规定深度后,用支钎检查桩(墩)孔的直径及井壁圆弧度,上下要垂直平顺,修整孔壁。
3、孔桩(墩)护壁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要求①、护壁模板采用弧形钢模板,用卡扣连接固定,每节护壁模板由四块钢模拼装,为便于拆模,可在一个拼口处安放一个楔形木枋。
护壁模板拼装成形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护壁模板采用拆上节、支下节重复周转使用。
模板周边及中间采用5cm厚木板锯成与模板侧相配的圆弧,沿圆周分成四块,重叠钉牢进行水平围圈固定,每模上下两道设置,防止模因涨力而变形。
为方便操作不设水平支撑。
③、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 100~150mm,壁厚应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将桩(墩)位轴线和高程均要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20mm。
④、混凝土护壁及挖孔井壁应结合牢固,必要时可打入长度1000mmφ16钢筋,以防止护壁下滑。
护壁每节一般要求高1000mm,上、下节护壁砼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在较软弱的土层每节护壁的高度宜减少为500mm,视安全情况而定。
⑤、护壁混凝土从基坑上到基坑下运输采用混凝土滑槽或直接用手推车运输。
浇筑护壁混凝土时,要用钢筋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⑥、护壁混凝土模板拆除,根据气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可在砼强度达到1MPa进行,使混凝土有一定强度,以能挡土为准。
⑦、人工挖孔桩(墩)当桩(墩)净距小于 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
相邻桩(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 4.5m。
⑧、人工挖孔桩(墩)每次下挖进度不得超过1m;每节护壁施工必须一次性完成,混凝土护壁的厚度不应小于 1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桩(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得低于C30,并应振捣密实;护壁应配置直径不小于10mm 的构造钢筋,竖向筋应上下搭接或拉接。
4 、气孔状玄武岩终孔的施工(一)、持力层检验当桩(墩)孔挖至设计要求时,请地质勘察单位鉴定,严禁超挖。
当鉴定达到持力层时,并做好记录,然后挖扩大头。
挖扩大头先挖桩身圆柱体,再从上到下修成扩底形及深岩深度。
(二)、终孔验收终孔时,桩(墩)中心位置、垂直度,入岩深度,桩(墩)底形状和扩大头几何尺寸要达到设计要求,必须清理好护壁污泥和桩底的残渣浮土,清除积水,由甲方、监理、施工、质检、勘察单位逐根组织进行验收并办理好签认手续后,应迅速组织浇灌封底混凝土,并随时浇筑桩芯混凝土,以免浸泡使土层软化。
(三)、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1、遇流砂处理措施如遇流动性淤泥或流砂时,孔圈护壁的施工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处理: (1)护壁应采用300-500mm高钢护筒施工,并随挖随检,随浇混凝土。
(2)对少量流砂的孔位,先将附近无流砂的桩(墩)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用泵抽水时,将桩(墩)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状态下施工。
2、遇塌孔处理措施(1)遇塌孔时,一般采取在塌方处,砌砖外模,按设计要求加设φ8200的钢筋网,再支钢模浇灌筑混凝土护壁。
(2)对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对、即验收、即捣护壁混凝土。
混凝土应加速凝剂,加快凝固速度。
要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避免渗漏。
3、遇岩石及孤岩处理措施(1)如施工中遇到孤石,小块岩石尽量以风镐破碎为原则,如孤岩过大,则采取爆破方式进行。
(2)桩(墩)端入岩,风镐难于作业时,采用炸药小爆破形式,另出专项爆破方案,报请有关部门(公安局)批准。
孔爆破时,现场其它孔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严格按爆破规定进行操作。
4、水下混凝土浇筑对孔存水混凝土的浇筑,采取导管灌注并采取如下措施:(1)开始灌注混凝土时,为使水能顺利排出,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2)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至少0.8m;(3)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个桩(墩)的浇筑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