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沉淀池
③普通型网格(栅条)絮凝池网格前段较多,中段较少,末端可不放,前段总数宜在16层以上,中段在8层以上,上下两层间距为60~70cm;改良型网格(栅条)絮凝池每段网格数为2~5层。
④普通型网格(栅条)絮凝池每格竖向流速,前段与中段0、14~0、12m/s,末端0、14~0、10m/s,过网(栅)流速,前段0、30~0、25m/s,中段0、25~0、22m/s,末端不安放网格(栅条);改良型网格(栅条)絮凝池每段的竖井流速相同,每段的网孔流速也相同,但前段向末端递减,竖井流速v1与过网流速v2关系如下:v1=0、02~0、10m/s v2=0、05~0、35m/s v2应大于(2~7)v1
④折板通常采用平板。平板折板夹角采用90°~120°两种,折板峰高为0、3~0、4m,板长为0、8~2、0m,折板宽度为0、5~0、6m,折板间距(相对折板为峰距)为0、3~0、6m左右。折板上下转弯与过水孔洞流速,前段采用0、3m/s,中段采用0、2 m/s ,后段小于0、1m/s。
⑤波纹板适用于小水厂,波纹板波长为131mm,波高为33mm,波纹板的间距前段为100mm,中段为150mm,后段为200mm。
①絮凝池容积V=QT/60
②平面面积F=f+V/nH1
③池子长度L=F/B
④隔板间距a=Q/3600n vnH1
⑤各段水头损失hn=(ξSnv02/2g)+( lnvn2/(RnCn2))
⑥总水头损失h=∑hn
⑦平均速度梯度G=(γh/60μT)1/2
以上各式中V—絮凝池容积,m3;Q—设计流量,m3/h;T—絮凝时间,min;n—池数,个;F—单池平面面积,m2; f—单池隔板所占面积,m2; H1—平均水深,m;L—池长,m;B—池子宽度,m,一般与沉淀池等宽; a—隔板间距,m;vn—隔板间流速,m/s;hn—各段水头损失,m;Sn—该廊道内水流转弯次数;ξ—转弯处局部阻力系数,往复式隔板为3、0,回转式隔板为1、0;v0—该段转弯处的平均流速,m/s;Cn—流速系数;Rn—廊道断面的水力半径,m;ln—该段的廊道总长度,m;G—平均速度梯度,s-1;γ—水的密度,1000kg/m3;μ—水的运动黏度,kg·s/m2;h—总水头损失,m。
表3-20絮凝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及计算公式
形
式
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要点及设计参数
计算公式
隔板絮凝池(往复式、回转式)
①池数一般不少于2个或分成2格,絮凝时间T=20~30min;
②廊道内进口流速0、5~0、6m/s,出口流速0、2~0、3m/s,流速分段一般宜采用4~6段。
③隔板间距不小于0、5米,小型池采用活动隔板可适当减少,进水管口应设挡水措施,避免水流直冲隔板。
②平行折板水头损失
∑h=nh+∑hih=0、6V2/2g
式中∑h—平行折板总水头损失,m; h—折板水头损失,m;hi—同相对折板;V—折板流速,m/s,0、15~0、25 m/s;n—90°转弯次数。
③平行直板水头损失∑h=nhh=3v2/2g
式中∑h—180°转弯次数的总水头损失,m; h—转弯水头损失,m; v—平均流速,m/s,0、05~0、1 m/s。
网格絮凝池
①普通型絮凝时间12~20min;改良型4~10min,一般6~8min;
②普通型网格(栅条)絮凝池分格大小,按竖向流速确定,分格数常在在8~18格,可大致按分格数均分3段,前段3~5min,中段3~5min,末端4~5min;改良型网格(栅条)絮凝池分为尺寸相同的3~6格,按絮凝时间分为3~4段。
⑥折板絮凝池的G与T值见表3-27、3-28。
①相对折板水头损失
∑h=n(h1+h2)+∑hih1=0、5(V12-V22)/2g
h2=[1+0、1-(F1/F2)2]V12/2ghi=ξv02/2g
式中∑h—相对折板总水头损失,m; h1—渐放段水头损失,m;h2—渐缩段水头损失,m;n—折板水流收缩与放大次数;hi—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m;V1—峰处流速,m/s,0、25~0、35 m/s;V2—谷处流速,m/s,0、1~0、15 m/s;F1—相对峰的断面积,m2;F2—相对谷的断面积,m2;V0—转弯或孔洞处流速,m/s;ξ—转弯或孔洞处的阻力系数,上转弯ξ=1、8,下转弯或孔洞ξ=3、0。
⑤普通型网格(栅条)絮凝池网格外框尺寸加安装间隙等于每格池的净尺寸,前段网眼孔格为80×80mm,中段100×100mm;改良型网格(栅条)絮凝池网格孔眼尺寸为25×25~50×50,每层网格的孔眼面积占竖井面积的20%~50%,小水厂的网孔尺寸还可更小。
⑥各格之间过水孔洞应上下交错布置,孔洞计算流速:前段0、3~0、2m/s,中段0、2~0、15m/s,末端0、14~0、10m/s,所有过水孔须经常处于淹没状态,上部孔洞应考虑沉淀池水位变化时不会露出水面。
④波纹板水头损失
h=λLv2/2bg h0=10V02/2g
式中h—波纹板中水流水头损失,m;L—沿水流方向波纹板的直段长度,m;b—波纹板间距,m;λ—阻力系数,板距100mm时为0、62,板距150mm时为0、60;v—波纹板间平均流速,m/s;h0—转弯处水头损失,m;V0—转弯处流速,m/s。
④超高一般不小于0、3米,隔板转弯处过水断面面积应为廊道断面面积的1、2~1、5倍,同时水流转弯处宜做成圆弧形。
⑤池底坡向排泥口坡度一般为2%~3%,排泥管直径不小于150mm。
⑥絮凝池的平均速度梯度一般在30~60s-1,GT值需达104~105。
⑦一般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总水头损失为0、3~0、5m,回转式隔板絮凝池的总水头损失为0、2~0、35m。
折板絮凝池
①、絮凝池宜布置成俩组或多组并联;絮凝时间T=12~20min;絮凝池一般分成前、中、后段,各段停留时间接近。
②、折板絮凝池前段采用相对折板或波纹板,中段采用平行折板或波纹板,后段宜采用直板。
③每段的分隔数视流量与池的大小而定。平板折板絮凝池前段各格的竖向流速前段为0、25~0、35m/s,中断为0、15~0、25m/s,后段为0、10~0、15m/s;波纹板絮凝池前段各格的竖向流速前段为0、12~0、18m/s,中断为0、09~0、14m/s,后段为0、08~0、1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