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细分营销战略篇

市场细分营销战略篇

一、市场细分的涵义及作用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

所谓市场细分就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总体市场通常太大以致企业很难为之服务)划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

因此,分属于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需要和欲望极为相似;分属于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的需要和欲望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例如,有的消费者喜欢计时基本准确、价格比较便宜的手表,有的消费者需要计时准确、耐用、且价格适中的手表,有的消费者要求计时准确、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贵手表。

手表市场据此可细分为三个子市场。

当然,对同一产品细分市场的依据很多,细分的结果也不同,详细内容在后文再作介绍。

企业面对着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和欲望是千差万别的并且分散于不同的地区,而又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这样复杂多变的大市场,任何一个规模巨大的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都不可能满足该市场上全部顾客的所有需求。

又由于生产企业其资源、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也不可能满足全部顾客的不同需要。

企业只能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从事某方面的生产、营销活动,选择力所能及的、适合自己经营的目标市场,有必要细分市场。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细分市场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 指最终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是根据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即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

通过市场细分对企业的生产、营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选择目标市场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细分后的子市场比较具体,比较容易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经营思想、方针及生产技术和营销力量,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即目标市场。

针对着较小的目标市场,便于制定特殊的营销策略。

同时,在细分的市场上,信息容易了解和反馈,一旦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企业可迅速改变营销策略,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发掘市场机会,开拓新市场。

通过市场细分,企业可以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购买潜力、满足程度、竞争情况等进行分析对比,探索出有利于本企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及时作出投产、移地销售决策或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编制新产品开拓计划,进行必要的产品技术储备,掌握产品更新换代的主动权,开拓新市场,以更好适应市场的需要。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目标市场。

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人力、物力、资金都是有限的。

通过细分市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企业可以集中人、财、物及资源,去争取局部市场上的优势,然后再占领自己的目标市场。

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上述三个方面的作用都能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企业通过市场细分后,企业可以面对自己的目标市场,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既能满足市场需要,又可增加企业的收入;产品适销对路可以加速商品流转,加大生产批量,
降低企业的生产销售成本,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高企业的
经济效益。

需要指出的是,细分市场是有一定客观条件的。

只有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消费者需求多种多样,企业无法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方式或差异化产品策略有效地满足所有消费者需要的时候,细分市场的客观条件才具备。

可以说,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需求呈现出较大差异时,细分市场才成为企业在营销管理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细分市场客观上是按一定的依据把整体市场分解为诸多同质性的子市场。

但是,细分市场不仅是一个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聚集的过程。

所谓聚集的过程,就是把对某种产品特点最易作出反应的消费者集合成群。

这种聚集过程可以依据多种标准连续进行,直到识别出其规模足以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某一个消费者群。

二、市场细分的依据
(一)消费者市场细分依据
如前所述,一种产品的整体市场之所以可以细分,是由于消费者或用户的需求存在差异性。

引起消费者需求差异的变量很多,实际中,企业一般是组合运用有关变量来细分市场,而不是单一采用某一变量。

概括起来,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变量主要有四类,即地理变量、人口变量、心理变量、行为变量。

以这些变量为依据来细分市场就产生出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四种市场细分的基本形式。

1.按地理变量细分市场
按照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来细分市场,比如,根据国家、地区、城市规模、气候、人口密度、地形地貌等方面的差异将整体市场分为不同的小市场。

地理变数之所以作为市场细分的依据,是因为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类产品往往有不同的需求与偏好,他们对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与措施会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在我国南方沿海一些省份,某些海产品被视为上等佳肴,而内地的许多消费者则觉得味道平常。

又如,由于居住环境的差异,城市居民与农村消费者在室内装饰用品的需求上大相径庭。

地理变量易于识别,是细分市场应予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消费者需求仍会有很大差异。

比如,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流动人口逾百万,这些流动人口本身就构成一个很大的市场,很显然,这一市场有许多不同于常住人口市场的需求特点。

所以,简单地以某一地理特征区分市场,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共性与差异,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还需结合其他细分变量予以综合考虑。

2.按人口变量细分市场
按人口统计变量,如年龄、性别、家庭规模、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宗教、种族、国籍等为基础细分市场。

消费者需求、偏好与人口统计变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比如,只有收入水平很高的消费者才可能成为高档服装、名贵化妆品、高级珠宝等的经常买
主。

人口统计变量比较容易衡量,有关数据相对容易获取,由此构成了企业经常以它作为
市场细分依据的重要原因。

1)性别。

由于生理上的差别,男性与女性在产品需求与偏好上有很大不同,如在服饰、发型、生活必需品等方面均有差别。

像美国的一些汽车制造商,过去一直是迎合男性要求设计汽车,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加工作和拥有自己的汽车,这些汽车制造商正研究市场机会,设计具有吸引女性消费者特点的汽车。

2)年龄。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有不同的需求特点,如青年人对服饰的需求,与老年人的需求差异较大。

青年人需要鲜艳、时髦的服装,老年人需要端庄素雅的服饰。

3)收入。

高收入消费者与低收入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休闲时间的安排、社会交际与交往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比如,同是外出旅游,在交通工具以及食宿地点的选择上,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会有很大的不同。

正因为收入是引起需求差别的一个直接而重要的因素,在诸如服装、化妆品、旅游服务等领域根据收入细分市场相当普遍。

4)职业与教育。

指按消费者职业的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以及由此引起的需求差别细分市场。

比如,农民购买自行车偏好载重自行车,而学生、教师则是喜欢轻型的、样式美观的自行车;又如,由于消费者所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所引起的审美观具有很大的差异,诸如不同消费者对居室装修用品的品种、颜色等会有不同的偏好。

5)家庭生命周期。

一个家庭,按年龄、婚姻和子女状况,可划分为七个阶段。

在不同阶段,家庭购买力、家庭人员对商品的兴趣与偏好会有较大差别。

单身阶段:年轻,单身,几乎没有经济负担,新消费观念的带头人,娱乐导向型购买。

新婚阶段:年轻夫妻,无子女,经济条件比最近的将来要好。

购买力强,对耐用品、大件商品的欲望、要求强烈。

满巢阶段:年轻夫妻,有6岁以下子女,家庭用品购买的高峰期。

不满足现有的经济状况,注意储蓄,购买较多的儿童用品。

满巢阶段:年轻夫妻,有6岁以上未成年子女。

经济状况较好。

购买趋向理智型,受广告及其他市场营销刺激的影响相对减少。

注重档次较高的商品及子女的教育投资。

满巢阶段:年长的夫妇与尚未独立的成年子女同住。

经济状况仍然较好,妻子或子女皆有工作。

注重储蓄,购买冷静、理智。

空巢阶段:年长夫妇,子女离家自立。

前期收入较高。

购买力达到高峰期,较多购买老年人用品,如医疗保健品。

娱乐及服务性消费支出增加。

后期退休收入减少。

孤独阶段:单身老人独居,收入锐减。

特别注重情感、关注等需要及安全保障。

除了上述方面,经常用于市场细分的人口变数还有家庭规模、国籍、种族、宗教等。

实际上,大多数公司通常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口统计变量来细分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