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复习笔记
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11、12岁到14、15岁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个体正处于初中阶段,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
青春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较生理发育速度来说相对平稳,因此青春期个体的身心发展出现种种特殊矛盾,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14、15岁到17、18岁也可称为青年早期,个体正处于高中阶段。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青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发育上已达到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
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
青春期的个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增长
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青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开始从童年的中性状态进入到两性分化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
①在男性身上
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②在女性身上
第二性征则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臀部变大、体态丰满、出现了腋毛和阴毛等。
(4)头面部的变化
在青少年期,童年期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顶部及两鬓后移,嘴巴变宽,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
个体身体其他部分骨骼迅速增长,头部骨骼的增长速度却显著减慢,童年期头大身小的特征逐渐被头身比例协调所取代。
2.体内机能的增强
(1)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
青春期个体的心血管系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能特点:
①在形态方面
为了保证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的需要,人体的运输系统——心血管系统出现了第二次生长加速。
同样,心脏密度也在青春期成倍地增长。
青春期个体活动量增加,构成心室壁的肌肉增厚,心肌纤维更富有弹力。
②在机能方面
主要表现为心率、脉搏开始减慢,原因如下:
a.支配心脏活动的神经纤维发育健全,能更有效地调节心脏活动;
b.心脏机能的增强,使每次心搏所排出的血量增多。
(2)肺的发育
肺的发育在青春期明显加速。
12岁左右,肺重量为出生时的10倍,在整个青春期,肺活量将比青春期前增加1倍多。
另外,男女生肺活量存在显著差异。
(3)肌肉力量的增强
青春期个体体重的增加表明了肌肉和骨骼发生了变化。
在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上,男女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4)大脑的发育
我国研究表明,个体存在两个脑发展的加速期,第一个发生在5~6岁之间,第二个在13岁左右,即青春期。
①在量的方面
个体脑重及脑容积的增长不显著。
儿童在10岁以前,其脑重已为成人的95%。
②在质的方面
儿童和青少年的大脑白质和灰质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童年晚期到青少年早期这一阶段中,个体额叶灰质体积与顶叶灰质体积持续增长,大约在12岁达到峰值,到了青春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在青春期个体的额叶皮质与顶叶皮质中,白质体积更多,灰质体积更少;颞叶区灰质体积的发展变化也呈非线性,直到17岁时个体的灰质体积才达到峰值。
个体在4~20岁存在两个脑发展的加速期。
第一个发生在5~6岁,第二个发生在13岁左右,即青春期。
3.性的发育与成熟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性激素的增多
性激素分泌是整个内分泌系统活动的重要内容。
在青春期以前,男女生都仅分泌少量的性激素。
进入青春期后,性腺激素水平相应提高,促进性腺发育。
性腺的发育成熟使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发生遗精。
(2)性器官的发育
女性的性器官在青春期之前发育缓慢,8~10岁发育加快,之后的发育速度呈直线上升。
男性的性器官发育比女性要晚些,在10岁以前发育很慢,进入青春期后发育加速。
随着性器官的发育,男女生均出现第二性征。
(3)性机能的发育
性器官的迅速发育,使青春期的女生出现月经。
月经初潮出现得早与晚,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男性首次遗精的时间也有个别差异,一般发生于12~18岁之间。
进入青年早期后,个体身体的发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身高、体重增长速率减慢,18
岁以后个体的身高增加得很少。
其他生理结构和机能也在此阶段发展减缓,并在不同的时段进入成熟状态。
个体的心肺、肌肉、骨骼等的生理机能大概19岁达到成人水平;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缓慢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要到20~25岁之后才达到完全成熟。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青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个体生理发育十分迅速,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发展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使青春期个体的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青少年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变化,必然给其心理活动带来巨大影响。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1)身体外形的变化
身体外形的变化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
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但在新的追求中他们又感到种种困惑。
(2)性的成熟
性的成熟使青少年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1)青春期个体的心理水平
青春期少年的心理活动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
①半成熟性
主要表现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是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
②半幼稚性
a.在认知能力上
思维虽然已经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
b.在思想方法上
辩证思维刚开始萌发,其思想方法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
c.在人格特点上
缺乏成人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d.在社会经验上
青春期个体十分欠缺社会经验。
(2)青春期个体心理矛盾的特点
由于青春期少年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①反抗性与依赖性
青春期个体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对一切都不愿顺从。
在生活中,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
但另一方面,青少年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变化为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②闭锁性与开放性
进入青春期的个体逐渐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其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少了。
加上对外界的不信任和不满意,也增加了这种闭锁性的程度。
同时他们又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并不断地寻找朋友。
因此,青春期个体在表现出闭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