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衍纸教案

衍纸教案

①试着制作一个泪滴卷
②巡视指导,解决问题
⑷总结制作基础造型的技法
①出示:紧卷、松卷、泪滴卷
②介绍技法并板书:卷捏
观察
尖头上面有个小缝隙,把纸插进去卷
观察衍纸作品看看图案是由哪些形状的卷组成的?
观察图片
读基础卷的名称
观察制作紧卷方法
练习制作紧卷
找出问题及时改进
尝试制作松卷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尝试制作泪滴卷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
应用
时间安排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使用裁纸刀裁纸条,我们能用这些纸条做什么呢?
这里介绍的是衍纸工艺。板书课题:衍纸
2.播放视频
了解衍纸。
3.欣赏衍纸作品
观察衍纸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衍纸工艺的基本制作技法。
回答
观察课本第6页图
观看视频
欣赏衍纸作品
说出衍纸特点:由一个一个的纸卷组成
联系已学内容,引出纸条能做衍纸
直观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初次观察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播放了解衍纸的视频衍纸作品图片
5分钟
分析结构探究方法
1. 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
⑴材料:彩色纸条、衍纸条
⑵工具
卷纸器:请你们观察它有什么特点?想想如何使用它?
介绍牙签卷纸器。
白胶:用牙签蘸
设计方案引导制作
实践任务要求:以秋天为主题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制作的图案中至少用2种基本造型;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小组合作制作衍纸作品
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出示要求,循环播放衍纸制作方法图片
10


制作展示评价作品
展示要求:说出作品的名称和表达的意图,介绍使用的基础“零件”类型。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正确使用纸工工具的方法,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设计制作纸工艺品的能力。由于年龄比较小,要通过模仿或教师的指导才能完成任务。
教学方式:情境创设、分析探究、设计制作、展示作品、拓展总结。
教学手段:实物观察,课件演示,引导探究,演示讲授等。
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衍纸作品,制作衍纸作品的工具和材料。
展示作品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实物投影
5


拓展总结
1. 拓展
介绍衍纸的其它表现形式。
2.总结
课后制作更加精美的衍纸作品装饰我们的生活空间。
欣赏图片
开阔学生眼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播放衍纸作品图片
价方式:随时性评价——激励语、表情、动作、奖励,过程评价——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态度与情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衍纸作品,了解衍纸。
2. 学会卷纸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制作紧卷、松卷的方法。
3.制作简单的衍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树立节约和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紧卷、松卷。
教学难点:制作松卷。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边展示,边说方法
卷和捏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能力
树立节约和环保的意识
更加细致的观察,找出细节的特点
明确卷纸的基本造型之间的关系
掌握制作紧卷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出示制作衍纸作品的材料和工具
播放基础衍纸卷的图片
播放紧卷制作方法的视频
实物投影
15分钟
模具等
2. 学习制作基础卷纸造型
出示:紧卷、松卷、开卷和其它卷型的图片
介绍:紧卷、松卷、开卷是基础造型,其它卷是在松卷、开卷的基础上通过捏制完成的,捏的形状各不相同,也让衍纸图案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
⑴学习制作紧卷
①视频示范技法
②巡视指导,解决问题
⑵学习制作松卷
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②明确技法
⑶学习制作泪滴卷
3.在分析制作材料和工具时,启发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可以找到的材料,合理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树立节约和环保意识。
评价原则:层次性、技术性。
评价量规:掌握制作紧卷、松卷的情况;制作认真程度;作品规范美观,造型新颖。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利用了教师准备的衍纸作品和视频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在模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指导进行创作衍纸作品,体验制作过程的快乐。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是三年级上学期纸工单元的内容,是纸工工具使用技法中裁纸刀的使用方法后的技术实践课,是“技术应用”领域的一个内容,旨在使学生熟练使用裁纸刀裁出纸条,然后将纸条做成装饰品。本课介绍了衍纸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学习卷纸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制作简单的衍纸作品,并用来美化、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实践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树立节约和环保的意识。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通用技术课标》中指出,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技术课程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一项项设计任务的完成,通过一个个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想象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等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