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补铁、补钙千万别踩这些坑!
翻开日历一看,惊喜地发现今天就处暑了,酷热难耐的夏天终于算是熬到头了。
但是,季节的变更对于身体尚处于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也算一个小挑战,妈妈们千万不要大意了。
很多孩子脆弱的小身板儿就开始捣蛋,着凉感冒、腹泻拉肚、食欲不振……确实愁人。
一见孩子身体不适,很多“焦虑体质”的妈妈们就开始张罗着给孩子补充营养了,在母婴圈最为流行的,就是补铁、补钙了:
“听过缺铁容易贫血,抵抗力就低!”
“听说缺钙晚上睡不好,还容易出汗”……
于是,各种压片糖果、软胶囊、粉剂就给孩子招呼上了。
但是,你确定孩子真的缺铁、缺钙吗?缺什么补什么真的对吗?你不怕给孩子补出问题来吗?
今天,咱就跟妈妈们聊聊孩子“进补”的这些事,看完你绝对震惊!
1
补“铁”篇
铁,确实对于儿童身体发育具有关键作用。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以及某些呼吸酶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并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
儿童缺铁,容易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精神萎靡不振、嗜睡、食欲低下、易生病等症状,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甚至导致不可逆转的智力障碍。
小儿营养性贫血,就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的缺铁性病症,不仅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还是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诱因。
但是,缺铁症状由于发病进展缓慢,很容易被家长忽视。
注意,这种蔬菜补铁很一般!
一提到补铁、补血,很多妈妈可能跟我一样,脑袋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一种蔬菜——“菠菜”。
但实际上,经过现代科学家的严格测算,菠菜的含铁量与其他绿叶蔬菜相比,并不高!而且菠菜中仅有的这点儿铁元素,质量也并不怎么样,吸收率很低。
真正含铁量高的食物是红肉(猪、牛、羊)、内脏(心、肝、肾)、血、蛋类等。
o专家建议补铁原则
1、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对于轻微缺铁的孩子来说,长期的偏食、挑食可能是个很大的诱因。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均衡食用瘦肉、内脏、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帮助血红蛋白合成,改善缺铁症状。
2、补充VC
这是最容易被妈妈们忽略的一件事。
VC看似和铁关系不大,其实,它俩才是真正的“铁哥们儿”。
V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物质,它除了我们日常熟知的可以治疗口腔溃疡、预防血管类疾病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孩子体内铁的正常吸收、代谢!
所以说,不论是通过饮食轻度补铁的孩子,还是重度贫血需要服用补铁剂的孩子,充足的VC都可以提高食物、药物中铁的吸收利用效率,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VC的使用剂量一定要咨询医生。
2
补“钙”篇
o儿童这些症状,都不是缺钙!
1.佝偻病,是缺乏维生素D,影响了钙质的吸收,要补也是补充VD,而不是单纯补钙。
2.枕秃,是宝宝胎发的正常、生理性脱落。
宝宝头部本来就爱出汗,经常摇头和枕头摩擦,后脑勺上一圈头发就掉得比较快。
很多宝宝会坐了之后,情况明显好多了。
3.出牙晚。
在宝宝出生的时候,乳牙的牙胚和恒牙的牙胚就都已经存在了,只是还没有冒出来而已。
出牙早晚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与遗传有关,与缺钙没有直接关系。
4.宝宝睡觉易出汗、易哭闹惊醒,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肠绞痛,而不是缺钙。
总之,如果宝宝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建议尽快就医查明原因,而不是想当然随意补钙。
o吃这些东西,根本不补钙
1.骨头汤。
奶白色的汤汁中大都是乳化的脂肪,但是钙的含量极低且难吸收。
所以,长期喝骨头汤补钙效果甚微,却非常容易肥胖。
2.虾皮。
跟骨头一样,虾皮自身的含钙量很高,但是这些钙却很难被人体吸收。
而且大多数虾皮都很咸,含盐量普遍超标,给孩子吃其实不太健康。
3.豆浆。
豆浆中绝大部分都是水分,钙的含量微乎其微,所以喝豆浆补钙是不现实的。
但是,通过往豆浆中加入石膏、卤水等制作而成的豆腐、豆干,含钙量就比较丰富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含钙量高并且容易吸收的食物还是很多的,比如牛奶、豆腐、豆干、绿色蔬菜等等。
一般来说,只要孩子均衡饮食,基本可以满足身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