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知识产权法权威教授篇一:知识产权名校排名知识产权名校排名目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建设是全国一流的,领军人物是吴汉东,博导很多,有独立的知识产权学院.应该说从人员配备和科研力量,物质条件看是最好的.也是这个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北大知识产权学院也很强,以郑胜利和曲三强(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博士)为首中国政法大学的知识产权法是在民商法分支中,实力也很强,以冯晓青为首,留学加拿大的博士后.还有就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的著作权研究应该说是全国领先的,其博导刘春田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是以世界知识产权案权威郑成思为首的,现郑教授已经去世,但其它的老师也很牛,因为多是郑成思的大弟子.我的目标是中国政法大学.呵呵篇二:尔雅通识课《法学人生》参考答案1《论解放区战场》的作者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朱德D、刘少奇我的答案:c2日本统治大连时期对于占领区人民实行什么样的教育方式?A、贵族教育b、平民教育c、精英教育D、奴化教育我的答案:D3日本人称占领区人民为A、日本人b、中国人c、满洲人D、关东州人我的答案:D4吕世伦老师初中时期文章的主要宣传的内容不包括A、中苏友好b、人民政府c、解放战争D、抗日战争我的答案:D5吕世伦老师的祖母认为他们是什么人A、日本人b、中国人c、大清人D、伪满洲人我的答案:c6吕世伦老师在人民日报上批判西方自然法学是在A、1963年b、1964年c、1965年D、1966年我的答案:A7《论解放军战场》是谁的作品:A、刘少奇b、朱德c、毛泽东D、蒋介石我的答案:b8吕世伦老师1940年进的公学堂是哪个国家办的: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我的答案:c9太平洋战争发生在:A、1942年b、1941年c、1940年D、1939年我的答案:b10吕世伦老师曾任哪个大学法学研究所所长A、清华大学b、南开大学c、复旦大学D、北京大学我的答案:b11《论联合政府》的作者是A、毛泽东b、蒋介石c、朱德D、刘少奇我的答案:A12吕世伦老师的出生地当时是哪个国家的殖民地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我的答案:D13中苏友好是吕世伦老师中学期间写作的主旨之一。
14文革后,人民大学于1976年宣布复校。
我的答案:×15吕世伦老师1934年7月出生于金州一个县城。
我的答案:√16朱德曾写过《党章修改报告》。
我的答案:×17当今的共青团的前身是东北民主青年联合会。
我的答案:√18吕世伦老师1943年7月出生。
我的答案:×1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问题出版于:A、1980年b、1981年c、1982年D、1983年2下列不属于吕世伦老师中学期间写作主旨的是:A、宣传中苏友好b、宣传解放战争c、宣传国民政府D、宣传人民政府我的答案:c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是:A、西南联合会b、东北青年联合会c、北京大学学生会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b41970年人民大学解散,吕世伦老师被派遣到A、北京市法院b、北京医学院c、北京大学D、政法大学我的答案:b5人民大学是在哪一年宣布复校的A、1977年b、1978年c、1980年D、1981年我的答案:b6人民大学复校后吕世伦老师讲授的课程是A、西方法律思想史b、中国法制史c、法理学D、民法学我的答案:A7吕世伦老师尚未出版的著作是A、西方法律思想史b、马列选读c、毛泽东、邓小平法律思想史D、列宁法律思想史我的答案:c81969年吕世伦老师在五七干校从事的是A、养牛b、种地c、养猪D、喂马我的答案:c9人民大学宣布复校是在:A、1981年b、1980年c、1979年D、1978年我的答案:D10吕世伦老师在党校一个房间里闷头几个月的作品是: A、《马列法学原著选读》b、《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c、《列宁法律思想史》D、《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我的答案:b11吕世伦老师开的课程不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b、法律基础c、东、西方法律思想史D、法理学课程我的答案:c12吕世伦老师曾和哪位法学教授一起分配到北大医学院?A、高铭暄b、赵秉志c、王利明D、巫昌贞我的答案:A13吕世伦老师的研究领域不包括A、法哲学b、法理学c、西方法律思想史D、当代罗马法体系我的答案:D14中国人民大学于哪一年复校?A、1976.0b、1977.0c、1978.0D、1979.0我的答案:c15《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是吕世伦老师的专著。
我的答案:√161984年年底,吕世伦老师应南开大学邀请,辞职到进入南开大学,创办了法学研究所。
我的答案:×17《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是吕世伦老师至今仍在编著的书。
我的答案:×181985年,南开大学已经开设了商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点。
我的答案:×19蛀书虫和教书匠是吕世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我的答案:√201970年人民大学解散,法学专业学生与北大法律系合并。
我的答案:√1现代劳动立法的开端始于哪个国家?篇三:20XX《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题《知识产权法》案例分析题一、著作权案例1、高丽娅是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小学语文教师,20XX年4月,因撰写论文需要参考自己历年所写教案,遂向学校要求返还上交的48本教案,但学校最终只返还了4本,其余的教案或被销毁或被卖给了废品回收站。
高丽娅认为学校不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状告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校私自处理自己教案本的行为侵犯了其对于所写教案的著作权。
此案一审判决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条的规定,教案不属作品范畴,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进而认定原告“编写教案的行为应为一种工作行为,所编写的教案应为工作成果,被告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
”二审判决则认定“虽然教案包含了教师个人的经验及智慧,但也是教师为完成学校工作任务所创作的职务作品,是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是一种工作行为。
”高丽娅不服二审判决,于20XX年5月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
重庆市检察院于20XX年11月25日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根据案例和著作权法理论,辨析回答以下问题:(1)作品的概念与条件?(2)教师教案是不是文字作品,为什么?(3)什么是职务作品?什么是非职务作品?(4)本案中教师教案著作权的归属?为什么?答:(1)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构成条件: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是思想或感情的表现;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作品的表现形式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可感知性和可复制性;(2)文字作品是指用文字或等同于文字的各种符号(包括数字符号)来表达思想或情感的形式,包括小说、诗歌、论文、文书、日记等作品无论附着在什么载体上,只要改文字形式得以显示其存在,就属于文字作品。
高丽娅老师的教学教案是一个人的思想智慧写成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在形成过程中没有抄袭与剽窃,就有自己的独创性,因此属于文字作品。
(3)职务作品是指作者与所在动作机构应具有劳动关系;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的职责范围;对作品使用属于单位的正常业务范围之内;不满足上诉条件的属于非职务作品。
(4)该案例中高老师的教学教案属于职务作品。
她与该学校具有劳动关系,作为教师记载教学教案属于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学校对于老师上交的教学教案有使用的权利。
本案中的教师教案的职务作品的完成并未使用该学习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因其著作权属于高老师所有。
2、甲乙两人合作创作一部著作,1993年出版时,双方约定署名顺序为甲、乙。
1996年甲、乙在原作的基础上共同修订准备出第二版。
在该书付印之际乙未经与甲协商,即通知出版社调整署名顺序,将乙署名为第一作者,甲为第二作者。
图书出版后,甲见署名顺序被调,便告乙侵犯了其署名权。
试问甲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答:甲的主张成立。
署名权是指作者在自己创作的作品及其复制件上标记姓名的权利,也称姓名表示权。
该案例甲乙合作完成的著作属于合作作品,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合作作者约定。
著作权的署名权包括决定署名顺序,乙要改变署名顺序应当与甲协商,擅自改变则侵犯了甲的署名权。
3、甲创作一首歌曲,乙在个人演唱会上演唱,丙现场直播乙的表演,引起轰动效果。
后丁音像公司请乙演唱,录制成录音制品,并授权戊复制发行。
请分析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法律关系,以及各法律关系的内容。
答:甲创作歌曲,即享有对其的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如复制权、发行权等。
乙演唱该歌曲需要经过甲的同意,双方签订合同或作出约定,乙支付给甲一定的报酬,此时乙享有表演者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丙现场直播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