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斯隧道的安全预防及保证措施

瓦斯隧道的安全预防及保证措施

隧道瓦斯预防安全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当第一次发现煤层、煤线后应引起高度重视,必须进行瓦斯监测并做好施工通风,当瓦斯的涌出量大于等于0.5m3/min 时应立即停工,并上报处理,在施工中应密切监测隧道内瓦斯含量。

在通过瓦斯地段后应采取以下几点方法与措施:
(1) 在煤层或有瓦斯岩层中,不打40cm以下的浅眼,任何炮眼最大抵抗线不小于30cm;
(2) 打眼时采取湿式凿岩,严禁干式凿岩;
(3) 爆破电闸安装在新鲜风流中,并与开挖面保持200m左右距离;
(4) 采用连续装药方式,雷管安设在最外节炸药上,严禁反向起爆,且不得使用裸露药包。

(5) 采用全断面爆破,防止瓦斯长时间暴露,涌出大量瓦斯,做到瓦斯段全断面早封闭。

(6) 采用自动报警监测系统,发生异常自动报警,人员自动撤离。

(7)在含瓦斯地层中掘进,一般用50~60mm的在钻头,经常保持5m左右的超前距离,或者施放震动炮,或者压水湿润煤体或岩体,施放闷炮等防止瓦斯突出。

瓦斯地层施工采取的安全措施:
(1)预先对各种有关人员进行专门训练,经考试合格确认其已掌握有关防止瓦斯爆炸方面的技术操作知识后,方可担任防爆工作。

施工过程中设专职瓦斯检测人员,如瓦斯含量超限,应及时按规定停止作业。

(2)装渣运输使用的金属器械和车辆不得与渣体撞击,铲渣前必须将石渣洗湿,防止摩擦起火。

严禁使用铁件碰撞铁件。

(3)加强隧道通风,风带及时跟进到掌子面附近,破损的风带要及时修补更换。

通风用的风筒、风道、风门,必须按规定制作,保
持密闭,防止漏风施工时派专人维修和保养,禁止频繁开启风门,确保风流稳定。

不允许随便停止通风。

(4)风机用电单独供给,当其它电源因瓦斯超限而切断时,风机正常工作。

(5)组织工地救护组,进行专门抢险训练,备齐急救和抢险设施。

(6)隧道内严禁使用明火照明,不得带入火柴、打火机、手电筒及其它易燃品,洞口设一检查站检查进洞人员的随身物品,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准私自进。

(7)爆破工作,只准使用即发电雷管及矿用安全炸药,并使用防爆型起爆器,并严禁反向起爆。

(8)洞内电器设备禁止接零,检修和迁移电器设备时,不准带电作业,非电工人员禁止擅自操作。

(9)爆破后,碴堆及开挖面必须进行洒水处理,否则不准进行出碴作业。

(10)在施工以前进行安全交底,让工人知道施工中发生瓦斯的预兆,作到心中有数,并且时刻提醒工人在施工中注意安全,以及施工中发生瓦斯爆炸时如何逃生、自救。

瓦斯发生一般有下列预兆:
①在煤体内响起各种“吱吱”、“咔咔”、“叭叭”等响声,大者如“隆隆”雷声,这些响声之后,可能发生较大的瓦斯突出。

②在钻眼作业中,煤层机械强度由正常突然变软。

③在湿式凿岩机钻进过程中,发生抗水抗钻现象。

(11)瓦斯检查员与放炮员必须专职,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施工安全措施。

工作面放炮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制”即在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无必须检查瓦斯。

在严格执行“放炮员、工班长、瓦斯检查员”在场的“三人连锁放炮制”。

(12)在放炮后,因突然揭露出大量新鲜岩层,且围岩可能因爆
破振动产生裂隙护展,瓦斯溢出的可能性较大,此时为监测的重点。

瓦斯检测方案:
(1)派专人采用手持式光波干涉仪进行人工检测。

重点检测下列地点:
①开挖面及其附近20m范围内的风流中;
②断面变化交界处上部,导坑上部,衬砌与未衬砌交界处等容易聚集瓦斯的地方;
③机械、电气设备及其开关附近20m范围;
④岩石裂隙、溶洞和采空区瓦斯溢出口;
⑤技术负责人指定的检测地点;
⑥人工检测频率:保持洞内24小时不间断检测,上述地点当瓦斯含量在0.5%以下时每隔0.5小时至1小时检测一次,当瓦斯含量在0.5%以上时,应随时检测,不得离开开挖面,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当空气中瓦斯浓度大于1%时,要立即停止施工,迅速组织人员撤离施工现场,加强通风,待通风检查瓦斯浓度降低后,方可恢复施工。

瓦斯检测人员工作时有安全防护装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