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展望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展望

4、市郊铁路 市郊铁路(Suburban Railway)是从干线铁路发展而来的。它
是运行于市区、市郊以及卫星城之间,以地面专用线路为主的大运 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5、单轨交通 单轨交通(Monorail)是一种采用橡胶车轮的车辆跨座或悬挂
在高架的轨道梁上运行的交通方式,单轨交通与传统地铁技术差异 主要体现在车辆的转向架、轨道梁和道岔三个方面。
复兴门折返线,而之前所建设的北京地铁一二期 工程和天津地铁一号线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 盾构法 1917年日本首次在铁路建设中引进盾构法,修
建铁羽越线折返段隧道。 我国应用盾构法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
始于1980年。上海市进行了地铁1号线试验段施工 时,研制了一台直径6.41米的刀盘式盾构掘进机, 后改为网格挤压型盾构掘进机,在淤泥质粘土地层 中掘进隧道1230米。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展望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114实验室 主讲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土建结构施工技术
就业状况及方向
第1章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何为城市 轨道交 通???
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设部于2007年发布的《城市公 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 114-2007)中的定义,城市轨 道交通为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 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 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 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 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 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 通方式。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阶段
起步 阶段
发展 阶段
调整 阶段
旺盛 阶段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建设,1969年10月 建成北京地铁1号线(明挖),全长23.6公里,随后建设天津地铁 (7.1公里,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人防隧道工程。该阶段建设以 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 建设地铁,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2、重庆
近期规划:形成9条线路,总长410.24公里。 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9条运营线路(即1、2、3、4、5、6、9、
10号线和环线)、总长410.24公里的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其中地下 线路占比43%,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为47%。
远期规划:环线+17条射线 按照规划,重庆市轨道远景规划为1环线+17条射线,总长约820公
第4章 就业状况及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就业方向
技术岗位 管理岗位
设计
施工
甲方
监理
运营维护
站务
运营管理
票务
乘务
物业管理

象 中 的 我
机遇与挑战 并存,珍惜 校园时光。

实 际 上 的 我 们
谢谢观看!
8、直线电机轮轨交通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Linear Metro)采用直线感应电机牵引,
轮轨系统支撑导向。
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优势
1、解决居民出行问题,缓解城市交通。 2、节约土地资源。 3、安全性高。 4、节约能源,环境友好。 5、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速。
第2章 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世界地铁发展史
这种道床设侧向水沟,一般长轨枕预留圆孔,让道 床纵筋穿过,加强了与道床的联结。它适用于软土地基 隧道,可采用排轨法施工,施工快。上海和新加坡地铁 铺设了这种轨道,使用状况良好。
有砟轨道 有碴轨道具有造价相对低、施工速度快、维修方便 及弹性好等优点, 目前一些国家仍然采用。 无砟轨道
无碴轨道具有稳定性、平顺性、刚度均匀性好, 维修 工作量少、简洁易清洗等显著优点, 逐渐被世界上许多国 家所认识, 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对无碴轨道结构开展了 长期、系统的研究工作, 已把它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 轨道结构型式加以发展和应用。
客流单向高 峰小时大于 3万人
城市轨道交通“十三五”时期发展展望
2016-2020年城市轨道投资额预测
临近四城十三五时期末预计开通里程和条数
临近四城近远期规划(城/条)
1、成都
成都——2020年;500公里。到2020年,成都地铁 将完成开通运营线路13条,里程500公里,目前在建项 目6个,里程150公里。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每年 至少会有2条地铁线路开通,包括11号线一期、17号线 一期、18号线一期等。
L形换乘
同台换乘
土建结构施工技术
浅埋暗挖法 盾构法 明挖法
全断面法
洞柱法 轨
台阶法
行 中洞法 区
交叉中隔墙法 侧洞法 双侧壁导坑圆法形盾构中隔墙法
矩形盾构
间 (轨 隧行 道区 )间 施( 工隧

异形盾构(双圆、三圆、球形) ) 施
车站和明挖轨

行区基坑施工
• 浅埋暗挖法 1986年我国开创浅埋暗挖法,修建了北京地铁
一台,座对车于站换中乘间客的流将侧会面有与很另大一的车干扰站。的加端之 部此种通换过乘换方乘式设至施少相上衔、接下两。站相交处必须
一次建成, 初期投资将增加较多。正规的十
字两换站乘的,端国部外通地过铁似换亦乘鲜设有施所相闻衔。 接, 而 且主体与换乘设施间不一定要直接或 垂直相联。
十字换乘
T形换乘
2016~2021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单位 :公里)
近10年来行业发展背景
• 当前,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道路拥挤,车辆堵 塞的现象,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市民生活质量急 剧下降。
城市化持续加深,城际通勤交通

紧缺。



低碳经济发展目标。
2007-201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
2002-2015年我国城市实有道路面积与汽车保有量 增速对比图
车 现阶段主
路 通轨 通 机





未交
能 力 强
要制式

来通


1、地铁 地铁(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是沿着地面
铁路系统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 通。主要在地下,也有在地面和高架桥上运行。1863年英国伦敦铺 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蒸气机牵引),目前,世界上拥有地 铁的城市已超过120多个,线路长度超过7000公里。
轨道交通一般分类
城市铁路
市郊铁路
按 地下铁道
线 路
轻轨交通
分 城市有轨电车

独轨铁路
新交通系统
机场联络铁路 磁浮铁路
城市群、区域经济交往 建设主流、增强城市活力




适应环境
交 通
功能升级、补充、完善
制式分类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

市 单自 磁 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轨轻 郊 轨 动 浮 线 爬
铁电轨 铁 交 导 交 电 升
交通发展较快。
停滞 • (1924~1949)战争及汽车工业发展造成城 萎缩 市轨道交通发展停滞。
再发 • (1949~1969)汽车过度增加,城市道路堵

塞,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城市生活水平,依
靠电力的城市轨道交通受到重视。
高速 • (1970至今)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城市轨 发展 道交通高速发展以适应客流。
轨枕式整体道床
• 短枕式整体道床 这种道床轨道建筑高度一般为550mm左右,轨枕下道
床厚度一般不小于160mm,一般设中心排水沟。这种道床 稳定、耐久、结构比较简单,施工方法简便,进度较快。 我国北京地铁一、二期工程大多铺设这种道床,经20多 年运营,使用状态良好。天津地铁亦铺设了这种道床。 • 长枕式整体道床
(20世纪90年代),进入90年代后国内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 地铁,由于项目多且投入大,为防止各城市地铁建设一拥而上, 199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办60号文,暂停了地铁项目的审批,同时 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制定地铁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
(1999年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地铁交通,该 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随着2015年非首轮建设规 划的审批权限由国务院审批下放到国家发改委会同住建部审批,全国 城市轨道新线规划审批也同步加快。


车辆装备

通信信号
机械、电力、通 信、交通等专业
电力监控
行车轨道
无枕式整体道床 隧道内轨道
轨枕式整体道床
近郊地面或 高架上轨道
有砟轨道 无砟轨道
无枕式整体道床
亦称整体灌注式,无枕式轨道建筑高度较小,主要 采用就地连续灌注混凝土基床或纵向承轨台。国外一些 国家修建铁路隧道时常采用这种形式,香港地铁和新建 的轻轨也采用了这种形式,简称PACT型轨道。这种形式 结构简单,减震性能也较好,但施工时需采用刚度较大 的模架,施工较为复杂。
6、自动导轨交通 自动导轨交通(Automated Guideway Transit,简称AGT)最
早出现在美国,起初主要作为一种穿梭式或环形式往返运送乘客的 短距离交通工具。
7、磁浮交通 磁悬浮交通系统(Maglev)采用直线电机牵引、磁吸或磁斥
悬浮、电磁导向,目前有多种制式,其主要技术特征差别在于:导 体材料、工作温度、直线电机类型、悬浮方式、驱动方式等。
2011-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总额
2015年各省市城轨运营线长度(公里)
呈现多种制式同步发展趋势。
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构成
主要制式功能及造价对比
2011-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
国家目前审批修建地铁的标准
人口大于 300万
国内生产 总值大于 1000亿
地方财政一 般预算收入 大于100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