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随着城乡居民不断增加,百姓出行需求更加强烈,预计2018年铁路旅客发送量达40亿人,旅客周转量将达到16000亿人,货物发送量将达42900亿吨,现在人首选铁道轨道供电专业培养目标:预计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电化率为60%,规划建设新线4.1万公里。
铁路的大发展需要更多的青年学子投入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培养目标:铁道信号的首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正安全:铁路信号装备是组织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传递行车信息,改善行车人员劳动条件的关键设备,铁道线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我国铁路系统经过今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呈现吃加速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提升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现状调查报告2013年11月15日一、调查背景当前,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飞速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城市人口在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交通需求急剧增长,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快速、舒适的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是国外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惟一途径。
城市轨道交通定义: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市轨道交通。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一般而言,广义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指以轨道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有别于道路交通),主要为城市内(有别于城际铁路,但可涵盖郊区及城市圈范围)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目的1、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历史发展概况2、了解我国城市轨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了解我国城市轨道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包括对装备制造业、就业、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等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本报告针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的影响展开调查。
调查采取从网上搜寻大量资料并进行筛选总结的方法进行。
(三)项目执行调查时间:自2013年11月12日至11月15日。
三、调查结果(一)中国各大中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即已建成通车的城轨交通)1908年,我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揭开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序幕。
随后,大连、天津、沈阳、北京、哈尔滨等城市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也在当时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旧式有轨电车行驶在道路中间,与其他车辆混行,运行速度不高,正点率低,。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道路面积明显地不够用。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开始相继拆除旧式有轨电车,到50年代末,只有大连、长春、鞍山等个别城市保留至今。
由于人口及汽车的猛增,有限的城市道路面积和无限增长的汽车数量产生了尖锐矛盾。
城市轨道交通再次进入规划者的视野。
中国的地铁始建于1965年。
1965年北京地铁中国最早的地铁线路1965年7月1日,北京的第一条地铁开工,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使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目前北京在建地铁有4、5、10、奥运支线、机场特铁,2008年长度达200公里。
2007年12月24日是北京地铁1号线和13号线缩短高峰运行间隔的第一天,地铁全网客运量突破300万,达到3018347人次,全线开行列车2306列,其中加开临客82列。
至此,北京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日客流超过300万人次的地铁系统。
1970年天津地铁198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天津规划地铁系统总长度227公里,预计到2010年将累计实现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130公里。
1990年上海地铁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始于1990年初。
截至2008年底,运营线路总长236公里,车站总计162座。
覆盖13个行政区域,线网规模位列全国之首;2008年上海轨道交通共运送乘客11亿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436.2万人次(2008年12月31日),最高换乘客流达116.7万人次。
以上海地铁1号线附近的和欣国际花园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4万平方米,12-18层时尚电梯景观小高层,从2006年1月的6937元/平方米一路增至去年6月的12252元/平方米,累计增长幅度达到76.66%。
1993年广州地铁广州地铁一号线于1993年12月28日正式动工,1997年6月28日起开始试运营。
广州是我国第4座建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1999年深圳地铁始建于1999年,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
现已投入运行的有罗宝线和龙华线,全长21.866公里,并设有19个车站。
2000年南京地铁总投资84.8亿元的南京地铁1号线于2000年12月动工,全长21.7公里,设16站,是目前国产化水平最高、造价最低的地铁项目,平均0.184元/公里的票价也为全国最低。
目前在建和即将开建地铁的城市还有西安、成都、哈尔滨、杭州、沈阳、长沙等城市2004年重庆跨座式单轨中国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是在有“山城”之称的重庆修建的。
2004年11月6日开通。
截止2013年5月,运营线路已有5条,运营里程突破140公里,日最高客运量突破百万乘次。
其中,轨道交通2号线是中国西部地区首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也是中国首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
(二)中国城轨发展现状(即正在建设及规划中的城市轨道交通)1、国内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趋势京津冀城际轨道交通网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客运专线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2、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类型➢地铁➢市郊铁路➢轻轨➢单轨➢导轨➢线性电机牵引的轨道交通➢有轨电车7种。
其中市郊铁路、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应用最广泛,线性电机牵引系统最有发展前途。
3、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2002年2月,根据轨道交通装备发展需要,国务院决定由原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分立重组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这是我国两家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国内有50多家轨道交通装备主要企业都成为这两家公司的成员单位。
在我国现行的铁路运输装备业生产和采购体制下,两大集团占据了铁道部购置的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及车辆配件中95%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中国南车具备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相关零部件自主开发、规模制造、销售、修理、租赁服务的完整体系。
以2007年新签合同总额计,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城轨地铁车辆制造商。
四个国内城轨车辆厂家中占有其三。
其主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在高速动车组领域的市场份额占80%以上。
湖南株洲轨道交通工业园➢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株洲电力机车公司➢ 株洲车辆厂➢株洲时代新材料股份公司技术中心❖ 中国北车集团公司公司经营业务范围: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工程机械、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相关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服务 业务。
该集团在铁路机车车辆和城市轨道车辆产品中占国内市场份额一半以上。
多种轨道牵引方式的铝合金、不锈钢城轨车辆系列产品,占有国内65%以上的市场份额。
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产业园规划面积为6.5平方公里,其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产品结构合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车辆研发、生产与出口基地。
4、中国城轨交通国际合作企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方面,最强的国家有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等。
在轨道交通装备供应方面,三大跨国公司占有全球市场50%以上的份额,分别为: 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占23%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占18%德国西门子公司占14%❖ 加拿大庞巴迪运输(集团)公司全球最大的铁路与轨道设备生产商,产品包括铁路客运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以及完整的运输系统,为轻型轨道车辆市场领袖。
在中国,庞巴迪已在青岛、长春、江苏分别建有三个合资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均设有办事处。
在中国主要投资生产三种铁路和城市轨道客运产品:地铁、干线车辆,以及牵引和控制设备。
目前,已与CPC 集团合作成立了江苏常牵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BCP),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生产轨道牵引传动系统。
❖ 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国际轨道交通领域最著名的跨国公司之一,其高速列车、摆式列车、电动车组等优势产品占据了全球第一的位置,在全球轨道交通牵引电机市场占有率高达50%。
在中国,阿尔斯通公司成立了11家合资企业(2家分公司在香港)并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其在中国产业转移的基本战略是通过转让技术和提供服务,进行产品本地化生产。
该公司目前与KTK 集团在车辆的内饰系列、柴油发电机组控制系列等产品上已经开展项目合作。
❖ 德国西门子交通技术集团在铁路自动化技术方面全球领先。
其业务范围包括自动化与供电,机车车辆,交钥匙工程和综合服务四大领域。
在中国,有两家合资企业,分别在西安和湖南株洲。
已成功参与了中国各地的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的铁路工业提供了配套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
CPC 集团目前已与该公司进行技术合作,成为西门子的全球供应商之一。
附表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2012年10月资料)(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1.轨道交通线网规模问题我国轨道交通在整个城市公共客运系统中承担的客运量比重较低,只占10%左右,与国外同等地位的大城市相比,轨道交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线网密度小。
我国大城市现有的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与国外大城市差距较大,如北京、上海广州的线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分别为0.09、0.09、0.07,而东京、纽约、巴黎及伦敦则分别达到0.79、0.76、0.41、0.74。
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小。
我国大城市人口密度比欧美等大城市高,交通需求也远远大于这些城市,而万人拥有的轨道线网长度却很低,北京、上海广州的万人拥有轨道线网长度分别为0.13、0.07、0.05,纽约、巴黎及伦敦分别为0.77、0.97、1.64.2.协调发展问题我国轨道交通发展不仅网络规模小,而且在场站布局、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合上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往往是针对轨道交通方式或单一的轨道交通线进行规划布局,在整体水平上没有体现布局系统化、集成化和节奏高速化。
3.国产化及标准化问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工作今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降低轨道交通造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部分轨道项目的国产化率达到了70%以上,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国产化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